<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網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立夏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康兆妮</p><p class="ql-block"> 立夏,二十四節氣之一。“萬物至此皆長大”,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南方會呈現一種“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萬物生長,人當然也不例外。進入立夏時節,人的新陳代謝加快,按照中醫學的規律,這時節容易心腦血液供給不足,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故會在芒種夏至時節“有食懶去”的狀態。</p><p class="ql-block"> 因暑濕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疰夏”便會出現。我的家鄉也稱為“退夏”。就是夏天來了,孩子老人會因為以上原因消瘦。為了避免孩子“退夏”,家鄉有吃豆腐、蝦仁、立夏蛋、立夏飯的習俗。其中,立夏蛋給我的印象最深。</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除了生日,能吃到水煮蛋的怕是只有立夏了。</p><p class="ql-block"> 這一天,當陽光剛剛從瓦縫里漏進天井的時候,我們就被奶奶煮雞蛋的香氣熏醒,一骨碌爬起床,便跑到奶奶的房門邊偷瞄一眼,看看雞蛋是不是有大有小?心中暗暗暗祈禱,奶奶能順手給自己分一個大點的。我很好奇,奶奶的雞蛋是什么時候積攢下來的呢?十多個孫子,每人一枚,在熱氣騰騰的水中滾動,雞蛋圓溜溜的,象征生活圓滿。奶奶總是在立夏煮給我們每人一枚,希望我們夏日平安,避免疰夏,也希望一年能收獲滿滿。</p><p class="ql-block"> 奶奶并不是把煮好的雞蛋直接分給我們。而是裝在用爺爺編織的袋子里分給我們。爺爺手巧,平時種著苧麻、黃麻,用來編織捆東西的繩子。臨近立夏,他會用一把秸稈和麻線放在食用色素里浸泡成五顏六色,編織成一個個艷麗的小袋子,用來裝水煮雞蛋。</p><p class="ql-block"> 奶奶把熱氣騰騰的雞蛋裝進袋子里,分發給我們。孩子們便拿在手里,躊躇滿志地跑到曬坪上,開始“斗蛋”游戲。</p><p class="ql-block"> 我們拎著爺爺的編織袋,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個個摩拳擦掌,斗蛋的規則很簡單,蛋分兩頭,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雞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分出高低,最后的勝利者就是“蛋王”。有時候,有狡黠的伙伴耍花招,大家就會爭的臉紅脖子粗,因為“蛋王”這份榮耀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斗蛋時,我們還喜歡用鉛筆在斗蛋上涂鴉畫畫。女孩子畫兔子、紅花、小雞、小鴨,男孩子會畫老虎、獅子等猛獸,以顯示必勝的霸氣。</p><p class="ql-block"> 不論輸贏,最后都是吃蛋。誰的蛋大些,誰的蛋黃紅些,都要比劃一陣子,再小口小口地品嘗,那些吃得快的小伙伴,起初會有些懊惱,但是一轉身就做游戲去了。引得吃得慢的伙伴,來不及慢慢咽下,也趕緊的加入游戲,紅撲撲的臉上掛著細細的汗珠,宛如雨后初晴的紅桃。</p><p class="ql-block"> 萬物至此皆長大,不知是不是吃了雞蛋,我們身子結實得像頭牛犢,個頭總是在這個時候蹭蹭地長。一起長進血脈里的,還有爺爺奶奶綿長的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新野县|
泉州市|
信阳市|
大城县|
奉新县|
塔河县|
龙海市|
尖扎县|
清徐县|
肇东市|
博野县|
凭祥市|
广安市|
星子县|
桑日县|
霍州市|
美姑县|
定襄县|
黄大仙区|
璧山县|
浦江县|
麻城市|
郸城县|
玉树县|
望都县|
仙游县|
防城港市|
台州市|
巨野县|
英德市|
镇安县|
东至县|
巢湖市|
德兴市|
武平县|
博兴县|
新余市|
尉氏县|
江阴市|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