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承恩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20號,始建于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這座占地約30畝的古剎,傳說是太監劉瑾在唐代古剎的基礎上建成的。2025年4月27日,承恩寺攜手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再次面向游客開放,為世人揭開它神秘的面紗。</p> <p class="ql-block">走進承恩寺,仿佛穿越了時空,地圖清晰地展示了館內主要展廳分布情況及參觀路線指引,讓人一目了然。沿著指引,我開始了一段探尋承恩寺奧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占地約1.9萬平方米,布局嚴謹,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四進院落,最后面的小院里有溫祥的供堂。每一步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的建筑風格莊重典雅,紅色的墻壁上裝飾著精致的彩繪花紋,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典雅。這些建筑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也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大門被茂密的銀杏樹葉遮擋,陽光透過葉片灑下斑駁光影,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這里的一切都仿佛在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它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唐武德年間(618—625年),相傳這里便有寺院存在。承恩寺的歷史悠久,許多文人在此留下詩篇,這些詩句不僅贊美了承恩寺的美景,也記錄了它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前立有三石碑:一為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敕賜《承恩寺碑》,一為乾隆年間(1736—1795年)重修碑,一為道光年間(1821—1850年)《重修承恩寺碑》。這些石碑記錄了承恩寺的歷史,是研究其歷史的重要資料。</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滿了漢字,背景是一座紅色建筑與藍天相映成趣,這些石碑不僅記錄了承恩寺的歷史,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宏大壯麗,由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主要殿堂所組成。整座廟宇呈南北略長的“回”字形,這種獨特的布局在全國范圍內都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建筑模型俯視圖展示了一個四合院布局的設計方案;庭院中央有一片草坪,周圍環繞著多個房屋結構,并通過小路連接各個部分。整個設計注重對稱性和空間利用,體現了古代建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法堂北是一處6000平方米面積平地,不栽花兒,不種樹,據說是操練場。寺中現有古樹數十株,其中寺院北墻處有一人字柏,是北京城內外罕見之物。這些古樹見證了承恩寺的滄桑歲月。</p> <p class="ql-block">明正德五年(1510年)春,在舊基建“新剎一區”,取“圣恩承浩大”之意,明武宗賜額承恩寺。正德八年(1513年),承恩寺落成,大學士李東陽撰有碑記。承恩寺的歷史不僅記錄在石碑上,也鐫刻在每一寸土地中。</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取義“承天恩澤”、由明武宗朱厚照賜名,至今仍保留著明代建筑的風格,是研究明代建筑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每一處建筑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的建筑布局介紹包括回形格局、鐘鼓樓以及四角碉樓等特色結構設計說明。這些獨特的設計不僅體現了古代建筑的智慧,也增添了承恩寺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展覽介紹牌匾詳細介紹了寺廟的歷史背景及其文化價值等內容;文字清晰可見并配有英文翻譯說明其重要性與意義所在。這些介紹不僅讓游客了解承恩寺的歷史,也讓他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展示牌說明承恩寺碑拓的歷史意義,并配有放大鏡效果顯示碑文。這些碑文不僅記錄了承恩寺的歷史,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的歷史悠久,許多文人在此留下詩篇;展示屏上展示了與寺廟相關的詩句及背景介紹。這些詩句不僅贊美了承恩寺的美景,也記錄了它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在天王殿內,至今完整保存著明代壁畫。殿內東西兩側,分別繪有青、白、黃、綠四條巨龍,完全按照傳統布局左青龍、右白龍、上黃龍、下綠龍而畫。北墻上的北門兩側的兩幅壁畫,內容和藝術水平不可多得。這些壁畫不僅展現了明代的藝術成就,也增添了承恩寺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2010年,承恩寺引進燕京八絕,在寺內建起燕京八絕藝術館,成為非物質文化的展示平臺。這些藝術品不僅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掃描二維碼,可以聽到展品介紹。</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隨著寺內的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開館,承恩寺首次對外開放。2023年5月,閉館修繕。2025年4月27日,承恩寺攜手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面向游客開放。壁畫展廳首次完整展出了天王殿明代壁畫高精度復制品。這些舉措不僅讓承恩寺的歷史得以傳承,也讓更多的游客能夠感受到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有五絕,即壁畫、碉樓、鐘鼓樓、人字柏和下(上)馬石。這些獨特的景觀不僅增添了承恩寺的神秘色彩,也展現了古代建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承恩寺建寺后明清兩代均保持了“三不”,不受香火,不作道場,不開廟。這種獨特的規定不僅體現了承恩寺的神秘,也讓人們對它的歷史充滿了好奇。</p> <p class="ql-block">宗永,山東充州人,承恩寺第一代住持。承恩寺竣工之后,宗永任僧錄司左覺義全押管事兼承恩寺住持。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九月廿九日,七十六歲的宗永圓寂,葬承恩寺老塔院。這位第一代住持的故事,也為承恩寺的歷史增添了更多的傳奇色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江川县|
新津县|
江油市|
百色市|
定结县|
汝城县|
裕民县|
怀宁县|
台前县|
新沂市|
雷波县|
常山县|
武陟县|
岚皋县|
巨鹿县|
师宗县|
新绛县|
合肥市|
鄢陵县|
岳池县|
梁河县|
麦盖提县|
长乐市|
新安县|
益阳市|
色达县|
安康市|
宝坻区|
香格里拉县|
治县。|
湖州市|
云和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大余县|
饶平县|
昆明市|
昭通市|
高密市|
缙云县|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