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云水瑤zh <p class="ql-block">5月2日上午9:30,寶雞開往廣元的6063次列車緩緩啟動。車廂里擠滿了乘客,過道上還站著不少持站票的人,老人和孩子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透過車窗望去,秦嶺山脈層巒疊嶂,滿目翠綠,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巨型畫卷。深淺不一的綠隨著列車行進不斷變換,窗外郁郁蔥蔥,宛如綠色的波浪在天地間翻涌,讓人看不夠、賞不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想起昨晚乘坐的雙層列車,滿車大學生安靜地刷著手機,氛圍靜謐得有些沉悶。而此刻這趟列車上,嘈雜的人聲反而充滿了鮮活的煙火氣。這是一列行進在秦嶺山深處的慢火車,隨著每一個小站???,乘客陸續下車,車廂不再那么擁擠,空間也變得寬松起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途中,我看到周圍有人在補票,心中滿是疑惑:他們是怎么刷身份證上車的?不過,我還是按捺住好奇心,畢竟“好奇心害死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p><p class="ql-block">天氣格外晴朗,陽光灑在大地上,天空湛藍如寶石。列車在秦嶺山間穿梭,不停地鉆進鉆出隧道。每當舉起手機想拍下窗外美景,列車便“嗖”地一下駛入黑暗,可這絲毫沒有減少我對沿途風景的期待。我還是拍攝到了車廂窗外的風景。</p><p class="ql-block">后來我才知道,許多小站臺設施簡陋,沒有候車室、沒有售票處和檢票口,所以大家上車后便隨意找空位坐下。因而才有了車廂里不斷補票的畫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秦嶺站到了,作為穿行秦嶺的最高點,不少乘客在此下車。我座位旁的中年夫婦背著單反、挎著背包,滿臉興奮地下車去探尋秦嶺之美。趁著8分鐘的停車時間,我趕緊下車為妹妹拍了幾張與列車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列車重新啟程,窗外的景色不斷變換。干涸的河床裸露著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石頭,今年雨水稀少,少了幾分靈動,只有青山依舊蒼翠。而我乘坐的4號車廂,處處彰顯著獨特之處。每個車窗都掛著山民推銷土特產的小畫框,一幅幅色彩鮮艷的畫面,展示著山里的特色好物與山農畫面。車廂兩頭更是別具匠心:一頭,結實的不銹鋼板架替代了4排座位,架子設計得十分貼心,背簍、竹筐等放在上面穩穩當當,還方便山農隨時拿取物品;車廂另一頭是寬敞平坦的家禽放置地,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保證了家禽的放置家禽筐子的空間,整個區域通風良好,沒有絲毫異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風縣站,大批乘客下車后,車廂瞬間空了一半,空氣也清新了許多。緊接著,七八位背著大背簍的山民分車廂兩頭上了車,大大小小簍子筐子都是空的。我座位附近上來了一男一女兩位山農,周圍的乘客紛紛熱情幫忙,有的幫忙放置背簍筐子,很快就把那些背簍和筐筐穩穩當當地安置在惠農專屬鋼板上。大家相互寒暄著,詢問山里的情況,分享著生活趣事,車廂里洋溢著溫暖融洽的氛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山民們笑著告訴我妹妹,他們每天清晨帶著新鮮的胡豆、豌豆和竹筍等蔬菜,坐著這趟列車到風縣售賣,晚上在縣城住一晚,第二天下午再空著背簍乘車回家。這一趟趟的行程,不僅載著山里的物產,更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個車廂連接處,醒目的紅色“惠農”二字與充滿田園氣息的莊稼壁畫相互映襯,仿佛在訴說著這趟列車的使命。歷經約6小時,略陽站終于抵達。下車的那一刻,涼爽的風撲面而來,讓人倍感愜意。這趟公益慢火車,不僅是一趟旅程,更是連接山里山外的溫暖紐帶,承載著無數人的生活與夢想,在青山綠水間,緩緩前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南华县|
海宁市|
泸水县|
庆安县|
西平县|
宜城市|
襄垣县|
阿克苏市|
泽州县|
嵊泗县|
加查县|
浮梁县|
织金县|
保定市|
通州市|
丹巴县|
马公市|
依安县|
诸城市|
西吉县|
济源市|
长子县|
晋宁县|
静宁县|
琼中|
繁昌县|
罗源县|
万载县|
宝兴县|
榕江县|
鄄城县|
威宁|
石首市|
民乐县|
隆昌县|
靖西县|
陆川县|
于田县|
北票市|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