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5年3月30日--4月11日,經由法蘭克福進出,途經德法兩國游覽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三國</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u><br></u></i></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i><u><b>美因茨,一個遠離繁囂、擁有2000多年歷史、中世紀政教合一的名城。美因茨大教堂作為天主教美因茨教區的主教座堂、神圣羅馬帝國時期7大選帝侯主教座堂,有著跨越千年的宗教文化沉淀</b></u></i></h1> <b>Holzturm塔</b>,中世紀要塞建筑城墻遺跡 <b>Eisenturm塔</b>,中世紀要塞建筑城墻遺跡 <b>小城掠影</b> <b> 美因茨市場噴泉</b>,建造于文藝復興時期 <b>釘子紀念柱</b>,一戰期間為募捐而制作的橡樹木頭柱子,捐款人購買不同大小的釘子釘在柱子上,據說當時募捐到了15萬馬克 <b>美因茨大教堂</b>,始建于975年、1239年建成,德國公認的科隆、特里爾、美因茨三座大教堂之一 二戰中大教堂多次被炸,很多地方都為重建,中殿墻壁上的繪畫,作于19世紀中期 教堂主祭壇 教堂庭院 教堂中間的塔樓重建于1875年,兩側小塔樓,依舊是10世紀留下的建筑 <b>市集廣場</b> 周邊建筑精美異常 <b> 古登堡博物館</b>,展示約翰內斯?古登堡在美因茨發明現代活版印刷術的博物館 <b>卡梅利特天主教堂</b> <b> 圣彼得教堂</b>,以其裝飾奢華的布道壇及圣壇而聞名于世 <b> 美因茨福音派基督教會</b> <b> 特奧多爾-豪斯大橋</b>,建于1882年,以西德第一任總統(1949-1959)名字命名,跨越萊茵河連接美因茨和威斯巴登兩座城市 <h1><div><br></div><i><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inherit;"><u><b>海德堡,文化古城、大學之城。內卡河畔的青山綠水;刻滿歷史滄桑的古堡殘垣;尖頂紅瓦石徑幽深的老城;文理史哲名人故居和徜徉小徑,無一不使人們流連忘返</b></u></i></div></i></h1> <b> 印刷馬</b>,希臘神話中的飛馬,象征著想象與靈感,位于海德堡印刷辦公培訓大樓前,世界最大的馬雕塑 <b> 海德堡城堡</b>,始建于13世紀,德國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性建筑,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風格,1537年和1764年兩次遭受雷擊,并在三十年戰爭和大同盟戰爭中損毀嚴重 <b> 內卡河</b>,萊茵河重要支流,發源于黑森林,經由海德堡穿城而過,青山河谷間與老橋、城堡相映相輝,組成完美畫卷 內卡河北岸高檔住宅區,有如黑格爾等海德堡大學教授曾居住于此 <b> 哲學家小路</b>,山坡半山腰上一條長約兩公里的散步小徑;歷史多有著名教授、學者和哲學家們在此散步徘徊、捕捉思想的靈感 <b>海德堡老橋</b>,建于1788年,自古羅馬時期以來同一位置上的第九座橋梁,也是海德堡地區內卡河上最古老的橋 <b> 老橋橋門</b>,最早用作收取過橋費,15世紀遺留的兩座圓塔是老橋最古老的部分 <b>銅猴</b>,15世紀時橋頭塔樓里曾有一只石猴,后在大同盟戰爭中被毀,當地人用這尊銅猴替代了傳統石猴,繼而衍生出摸摸銅鏡會帶來財富、摸摸老鼠祝福多子多孫的美好傳說 <b> 卡爾·西奧多雕像</b>,老橋建造者,普法爾茨公爵、選帝侯和巴伐利亞公爵、選帝侯,雕像下面的四位河神,象征流經德國的萊茵河、多瑙河、內卡河和摩澤爾河四條主要河流 <b> 海德堡老城</b>,海德堡最古老的城區,沿著內卡河南岸依水而建,街道、小巷和主要建筑都保留了古樸的風格 <b> 市集廣場</b>,海德堡最古老的中心廣場,廣場中央的赫拉克勒斯噴泉,建于1705年至1709年,紀念大同盟戰爭后重建的巨大努力 <b> 海德堡市政廳</b>,位于集市廣場,重建于1701年,舊市政廳1689年毀于法國軍隊之手 <b> 糧食廣場</b>,古時糧食交易場所,廣場中央建于1718年的圣母塑像,是耶穌會為了爭取更多的天主教徒而豎立 <b> 圣靈大教堂</b>,海德堡老城內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教堂,建于1344年至1441年間,現為新教教堂 教堂內部簡樸的裝飾是新教教堂的特征 <b> 學生監獄</b>,曾是違反校規的學生們禁閉之處,而學生們百無聊賴間,就以在監獄墻上涂鴉為樂,一百多年之間涂了再涂、層層疊疊,留到今日也成為一景 海德堡大學建于二十世紀初的新教學樓建筑群 <div><b> 大學廣場</b>,海德堡大學中心,附近有許多教學樓和著名學者的故居,廣場正中是老城著名的獅子噴泉</div> 老教學樓,建于1712年;海德堡大學始建于1386年,德國第一、歐洲第三古老的大學,擁有神學、法學、醫學、哲學等18個學院 <b> 圣彼得教堂</b>,建于12世紀,比海德堡1225年建城更早,今天所見的教堂是19世紀在原址重建的新哥特式教堂 最初一直是海德堡的教區教堂,1398年,隨著圣靈教堂的重建成為教區教堂,圣彼得教堂成為大學的教堂 <b> 海德堡大學圖書館</b>,建于1901年到1905年,日耳曼風格主義和新藝術風格相糅合的建筑,藏書200多萬冊,其中14世紀的手寫本極為珍貴 <b> 主街</b>,海德堡老城內最重要的街道,長1.6公里的步行街,集中了老城內主要的購物、餐飲場所,也是歐洲最長的步行街之一 主街的石板路狹窄蜿蜒,成形于中世紀,兩旁的建筑大都毀于17世紀末期的大同盟戰爭,后來修建的房屋多為巴洛克風格 <b>考古與藝術博物館</b>,展出本地區手工藝品和藝術品 <b>普羅維登斯教堂</b>,1659至1661年間由普法爾茨選帝侯卡爾·路德維希等支持修建,1693年毀于大同盟戰爭的大火,1715年重建 教堂擁有最古老的海德堡管風琴 古老的塔樓大鐘機芯 <b> 弗里德里希堡</b>,建于1861年,最早曾是座本篤會修道院,現在是海德堡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樓前雕像是化學家羅伯特·威廉·本生,光化學先驅,發明了本生燈及光譜儀等 海德堡大學翻譯及口譯研究所,大樓名為巨人之家,建于1707年,海德堡大學的知名教授和科學家都曾住過這里 不同于老城主街的熱鬧,老街背后面河一側的街區寧靜安逸 狹窄蜿蜒的小巷,那份安寧脫俗離塵,卻是真實的老城 漫步于此,有如烈日下品嘗美味的冰淇淋那般舒暢 幽深的小徑,連接起小城的喧鬧與寧靜 五彩繽紛的城市終究還是主旋律 <b> 耶穌會教堂</b>,修建于1712至1750年間,教堂正面立有基督、圣依納爵以及圣方濟雕像,海德堡老城主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 <b> 騎士之家</b>,海德堡現存最古老的民居,始建于1592年,海德堡內唯一一座在17世紀兩次戰火(三十年戰爭和奧爾良戰爭)中未被毀滅的民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br></u></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b><i>離開海德堡前往法國東部小城斯特拉斯堡和科爾馬</i></b></u></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闻喜县|
仪征市|
庆城县|
元氏县|
自治县|
墨竹工卡县|
敖汉旗|
东城区|
龙海市|
措美县|
潜山县|
勐海县|
忻州市|
博野县|
扶沟县|
商南县|
邳州市|
绥江县|
介休市|
林州市|
龙陵县|
洪雅县|
宜都市|
眉山市|
平江县|
勐海县|
威远县|
乌鲁木齐县|
日土县|
阿勒泰市|
丰原市|
迁安市|
紫云|
太仆寺旗|
界首市|
清丰县|
永顺县|
南溪县|
扶沟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