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樂土</p><p class="ql-block">攝影:藏品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編號:440990117</p> <p class="ql-block"> 這只清代乾隆德化窯青花菊花紋長頸瓶,是2010年左右在上海中福古玩城購得。瓶高11.5厘米,上口直徑3.2厘米,圈足直徑3.2厘米。瓶身修長,頸部較細,瓶口外撇,鼓腹飽滿,胎白堅細。釉色薄亮,胎體透光性好。瓶身以白色為底,繪青花菊花紋,搭配園點裝飾。菊花線條細膩,青花濃淡和諧,整體風格清新雅致。</p> <p class="ql-block"> 此瓶由三部分粘接而成。用手輕輕觸摸,感覺鼓腹處和長頸處有粘接痕跡。瓶雖小,但制作可不簡單。三處粘合在一起達到銜接流暢、曲線優美,確實需要一定功力才行。</p><p class="ql-block"> 仔細觀察此瓶的制作工藝,發現其修足很有特點。一般而言,其他瓷器修足,往往采用挖削工藝,用修坯刀挖削修足,使足端(圈足與臺面的接觸面)順暢光滑。而此瓶內壁與瓶底夾角呈園型,估計是用園墊餅摁壓修足,因而造成圈足較淺,足端似有撐裂紋。盡管查遍圈足制作工藝也不見摁壓修足工藝,但我還是覺得摁壓修足還是有可能的。不然,足端怎么會有撐裂痕跡?當然,這是一家之言。</p> <p class="ql-block"> 德化窯正式創燒于宋代,窯址在今福建省德化縣。今年2月我曾去德化參觀了德化陶瓷博物館,對德化窯有了進一步了解。明朝開始德化窯生產象牙白瓷,其質如玉,色如象牙,晶瑩溫潤,在當時就備受推崇。德化白瓷也在明代達到了鼎盛時期。</p><p class="ql-block"> 德化瓷的特點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胎質細密,透光性好,胎、釉結合緊密。最為出名的當屬“豬油白”、“象牙白”。明代瓷塑大師何朝宗的人物瓷塑神態安詳、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因而何朝宗被稱之為“瓷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明代德化窯窯工對窯式結構進行了改進,變龍窯為階梯窯。分割多窯室串聯并燒,各窯室有各自的火門、火堂。改進后,溫度控制更加穩定,產品數量、質量也提高了。到了明代中晚期,德化窯開始生產青花瓷,清代前期德化瓷外銷到東南亞、歐洲等多個國家,影響巨大。</span></p> <p class="ql-block"> “千錘百煉冰心在,換得人間玉一枝。” 清代德化文人鄭兼才在其《窯工》詩中,盛贊德化白瓷如“玉樹枝”般潔白溫潤。德化白瓷凝脂如玉,“中國白”之稱的確名副其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晋中市|
永和县|
连平县|
平乐县|
隆化县|
资源县|
龙胜|
横峰县|
乌拉特后旗|
全南县|
昭苏县|
柳林县|
武冈市|
彭阳县|
历史|
黑山县|
中牟县|
凭祥市|
庄浪县|
曲阳县|
灌云县|
定州市|
福建省|
修水县|
湘潭县|
荣成市|
杨浦区|
嘉荫县|
饶阳县|
海宁市|
专栏|
元阳县|
酉阳|
宜兰县|
广宗县|
阳高县|
桃源县|
阳泉市|
枣阳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