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向東方. 蘭亭</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4日下午2時40分離魯鎮,驅車十余公里來到蘭亭文化風景旅游區。花35元(人)附庸了一下風雅。</p><p class="ql-block">蘭亭位于紹興市區西南十三公里的蘭渚山麓,因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種蘭于此,漢代在此設有驛亭,故名蘭亭。</p><p class="ql-block">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歷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摯友四十一人在此修禊,臨流泛觴,飲酒賦詩,并即興寫下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蘭亭由此成為著名的書法圣地。</p><p class="ql-block">一千六百多年來蘭亭幾經興廢變遷,現蘭亭系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由天章寺遷建,后經清代重建,當代幾經擴建,始具今日規模。2015年春,蘭亭書法博物館建成開館。景區目前的景點有鵝池碑、蘭亭碑、曲水流筋、流觴亭、御碑亭、王右軍祠、臨池十八缸、蘭亭碑林等。</p><p class="ql-block">唐宋時期的蘭亭,風雅不減永和年間。唐開元二十年(732) 、乾元元年(758) 、廣德元年(763) 大歷四年(769) 及元和十年(815),都有文人仿效前賢在此修禊雅集。</p><p class="ql-block">南宋時,蘭亭雅集持續不斷,宋理宗甚至收集了117種版本的《蘭亭集序》。</p><p class="ql-block">元代蘭亭雅集有四次,代表人物分別為周伯琦、貢師泰、余闕和劉履。明永樂六年(1408) ,僧智謙主持重建了蘭亭天章寺,香火極盛。民國時期,許多書法家如馬公愚、鄧散木、吳玉如等仍以臨《蘭亭集序》為樂事。</p><p class="ql-block">蘭亭雅集之后,形成一種以王羲之為代表的蘭亭文化,是魏晉風度和玄學思想的核心組成,受到各朝各代士大夫以及上流社會的推崇,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個性和備受矚目的部分。歷史上包括曲水流觴在內的蘭亭文化還輻射和影響到鄰近的東亞其他漢字文化圈國家的文化發展和精神生活。1981年4月7日至9日,江、浙、滬書法家齊聚紹興,在蘭亭舉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書法盛會。</p><p class="ql-block">今天細看中發現二個有趣的現象,堪稱佳話。鵝池亭(圖4)呈三角形,內中碑上鐫“鵝池”兩字,相傳為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合筆,故肥瘦有別。</p><p class="ql-block">御碑亭(圖5)始建于清康熙年間,1983年重建,碑底為須彌座,碑冠勒云龍浮雕。碑陽鐫康熙帝所書《蘭亭集序》,碑陰刻乾隆帝游蘭亭時所寫《蘭亭即事》詩,祖孫皇帝手跡同處一碑,世所罕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安庆市|
玛曲县|
中方县|
申扎县|
隆尧县|
双柏县|
潼南县|
南投县|
镇沅|
射洪县|
呼玛县|
长葛市|
五家渠市|
房山区|
集安市|
丽水市|
监利县|
合山市|
息烽县|
定结县|
广宗县|
镇坪县|
东阳市|
拜泉县|
桦川县|
静安区|
平安县|
镇坪县|
封丘县|
永新县|
永丰县|
柳林县|
河间市|
和顺县|
万全县|
芷江|
弥勒县|
年辖:市辖区|
陇西县|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