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哲學玄談錄:性命中的天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七章鏡中讖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日后,秋楓書院的講學堂里,龔先生正在為弟子們講解《周易》的變爻之理。窗外的楓葉已紅透半邊天,時有幾片飄落進講堂,在青磚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影子。“變爻者,吉兇悔吝之樞機也。”龔先生執(zhí)起蓍草演示卦象,忽覺指尖一滯。面前的銅錢卦盤竟自行轉(zhuǎn)動起來,六枚銅錢在虛空中排成北斗七星之象。眾弟子皆感驚異,龔先生卻盯著卦盤中央的太極圖出神。那陰陽魚的眼位突然射出兩道金光,在講堂后壁投射出一行血字:“七日之內(nèi),鏡湖有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八章 鏡湖詭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日后,龔先生來到湘黔交界處的鏡湖。時值深秋,湖面霧氣彌漫,湖心的島嶼若隱若現(xiàn)。他踏上擺渡小船時,艄公突然劇烈咳嗽,咳出的黑血在船板上凝成《推背圖》的卦象。“先生可是龔半仙?”艄公沙啞的聲音里帶著詭異,“三日前有個戴青銅面具的人也問過同樣的話,他說要找‘鏡中讖’。”行至湖心時,水面突然沸騰翻涌。龔先生懷中的《鏡心錄》自動飛出,書頁間射出萬道金光。湖底升起十二座血色祭壇,每座祭壇上都刻著龔家歷代掌門的生辰八字。</p> <p class="ql-block">湖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橋連接著岸邊的人群與遠處的山巒。橋梁旁點綴著盛開的花朵,樹木郁郁蔥蔥地生長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生機勃勃。背景中的塔樓高聳入云,仿佛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龔先生站在橋上,望著遠處的塔樓,心中思索著鏡湖的變故與家族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九章本命劫數(sh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鏡心錄懸浮空中,書頁上浮現(xiàn)出祖父的字跡:“每代龔家傳人需經(jīng)歷三次本命劫,唯有以命魂獻祭鏡心錄,方能延續(xù)命理真?zhèn)鳌!饼徬壬D悟,自己已歷兩次大劫:幼年鏡湖溺水、中年血手人屠之厄。正思忖間,湖中突然伸出無數(shù)慘白手臂,掌心皆刻著“逆天改命”的朱砂咒文。“鏡湖怨靈!”龔先生認出這是被邪術(shù)禁錮的枉死魂靈。他咬破指尖,在虛空中畫出先天八卦,卻見卦象被某種力量吞噬,化作血色漩渦將小船卷入湖底。</p> <p class="ql-block">畫面前景是一簇繁盛綻放的白色櫻花樹,枝條輕盈地垂落下來,映襯出背后的建筑輪廓清晰可見。這些建筑風格典雅莊重,并被綠植環(huán)繞其中,展現(xiàn)出一種和諧之美。龔先生在櫻花樹下,看著鏡湖的水面,心中感慨著命運的無常與家族的重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十章 幽冥問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墜入湖底的瞬間,龔先生被一道金芒護住。眼前浮現(xiàn)出水晶宮闕,朱漆大門上懸著“龔系派”的鎏金牌匾——正是祖父當年失蹤前提及的"水府洞天"。“半仙可算來了。”老龜丞相從珊瑚礁后轉(zhuǎn)出,龜甲上刻滿《周易》爻辭,“三百年前令祖與鏡湖龍王歃血為盟,約定每甲子由龔家傳人鎮(zhèn)守幽冥入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龔先生隨老龜丞相進入水晶宮,忽見殿中石棺內(nèi)躺著位戴青銅面具的女子。掀開面具的剎那,他驚覺女子容貌竟與自己年輕時的母親一模一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十一章 天理循環(huá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是你姑祖母,”老龜丞相嘆息道,“五十年前為破本命劫,自愿成為幽冥入口的守護者。”此時,水晶宮深處傳來嬰兒啼哭。龔先生循聲望去,見血手人屠正將青銅匕首刺向龍子心口。匕首上刻著的生辰八字,赫然是他自己的命盤。“逆天改命者,必遭天譴!”龔先生大喝一聲,將《鏡心錄》拋向空中。書頁間射出萬道金光,將血手人屠困在先天八卦陣中。妖人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命魂正被鏡湖水吸走,化作嬰兒啼哭回蕩在水晶宮中。</p> <p class="ql-block">粉白色的櫻花靜靜綻放于枝頭,花瓣輕盈地垂掛著,周圍點綴著嫩綠色的新葉,整個場景充滿了春天的氣息。龔先生在櫻花樹下,心中思索著命運的輪回與家族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十二章 楓火長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日后,鏡湖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龔先生站在湖邊,將《鏡心錄》交給老龜丞相:“煩請轉(zhuǎn)交給龔家后人,真正的天機不在書中,而在每個人的選擇。”他轉(zhuǎn)身離去時,一片火紅的楓葉落在肩頭。抬頭望去,對岸的楓林深處,一位身著青衫的年輕人正朝他微笑——那分明是年輕時的自己。“記住,”風中傳來祖父的聲音,“命理之道不在占卜吉兇,而在明心見性。真正的天機,永遠藏在自己心中。”龔先生微笑著點點頭,繼續(xù)踏上他的濟世之旅。鏡湖的水面上,一片楓葉隨波逐流,宛如一顆永不熄滅的火種,將他的傳奇故事帶向更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 楊建良,1958年出生于江蘇江陰,從小愛好文學,熟讀經(jīng)典國學名著,是中國當代著名佛學家、國學大師,中國科學管理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華夏國學院江陰分院院長,周易國學文化高級傳承師,儒釋道文化高級研究員,客座教授,乾坤國學院傳承大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國學傳播大使,作家,詩人,傳統(tǒng)文化國家傳承人,江陰蟠龍山寺樂善助緣總召集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台北市|
云林县|
德阳市|
高平市|
确山县|
阳曲县|
汉源县|
和静县|
赤城县|
南安市|
安宁市|
潼南县|
遂平县|
勃利县|
朝阳区|
神木县|
牟定县|
衡山县|
大田县|
桃园县|
夏津县|
隆尧县|
中方县|
彰武县|
页游|
定兴县|
大同市|
武威市|
英山县|
靖安县|
海晏县|
金沙县|
乌拉特前旗|
鹿邑县|
安龙县|
灵武市|
额济纳旗|
炎陵县|
桑日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