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巾幗丹心永耀太行<br> ——記陽泉地區第一位女共產黨員,抗日隊伍中的革命老媽媽張秀坤<br><br> 龔晉華<br> <br> ?荒窯垂暮隱星火<br><br> 太行山的風裹挾著煤灰,如同嗚咽的巨獸,在陽泉礦區上空盤旋嘶吼。石卜咀村王巖溝西坡,兩孔歪斜的土窯洞像垂暮老者深陷黃土,窯頂荒草隨狂風劇烈搖晃,破舊門簾被掀起又重重摔下,發出沉悶的“啪嗒”聲,似在訴說著無聲的苦難。這里,正是點亮陽泉礦區革命火種的起點。<br> 窯洞里住著從河北新河縣張家莊逃荒而來的母子三人。剛過不惑之年的張秀坤,灰白發絲隨意挽在腦后,眼角皺紋里嵌滿歲月刻下的溝壑。她總愛用帶著裂口的嘴唇抿出微笑,白天在礦上撿拾零星煤核,夜晚就著如豆油燈穿針引線。粗糙的手指穿梭布料,將四面漏風的窯洞織成庇護港灣,這里即將成為革命的搖籃。<br> 大兒子王鳳山曾是駐守平定的高桂滋部隊里威風凜凜的武術教官,一招一式虎虎生風。保晉公司是當時山西著名的民族資本企業,旗下的二礦是陽泉重要的煤炭生產地 ,時局動蕩,部隊兵變后,他只能背著破舊鋪蓋,灰頭土臉地來到陽泉保晉二礦,成了整日與黑黢黢煤塊打交道的礦工。1932年盛夏,蟬鳴聒噪,張秀坤牽著年幼的王鳳剛,頂著灼人烈日,跋山涉水,終于在礦井邊的破窯洞與大兒子重逢。<br> 1933年春天,王鳳山變了。往日收工后總是狼吞虎咽、倒頭就睡的他,如今常獨自坐在窯洞門口,目光空洞地望著天際;有時深夜才踩著月光歸來,褲腳沾滿露水與泥土。張秀坤多次想問,卻總被兒子躲閃的眼神和支吾的回答擋了回來。她心里隱隱猜到,兒子或許正卷入一場改變命運的風暴,只是不知這場風暴,會將他們一家帶向何方。<br> 直到某天傍晚,急促的敲門聲驟然響起。“媽,快開門!”王鳳山的聲音里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還夾雜著一絲緊張。張秀坤拉開木門,昏暗天光里,兒子身旁站著個面容清瘦的年輕人,眉眼間透著堅毅。“這是工友何英才,從太原來做工的。”王鳳山趕忙介紹。何英才伸手握住張秀坤粗糙的手,掌心的溫度驅散了她心底的不安,拉著她在土炕上坐下。<br> 恰在此時,王鳳剛收工回家。看到家中陌生面孔,他瞬間警惕起來,眼神在何英才身上來回打量,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門框。王鳳山迅速關上門窗,壓低聲音:“媽,鳳崗,小何是共產黨派來的,要在礦區建黨組織!”<br> “共產黨?”張秀坤手一抖,茶杯在炕桌上發出刺耳的刮擦聲。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這三個字意味著隨時可能降臨的殺身之禍。王鳳剛“騰”地站起身,聲音提高八度:“哥!和共產黨沾邊可是要掉腦袋的!” <br> 何英才指了指桌上那半碗能照見人影的稀粥,輕聲問:“大娘,您一天吃幾頓飯?”張秀坤苦笑著搖頭:“等孩子們回來一起吃,糧食不夠啊。”<br> “咱們拼死拼活干活,卻連肚子都填不飽,這世道公平嗎?”何英才的話如火星,點燃了壓抑已久的怒火。王鳳剛攥緊拳頭,骨節泛白:“不干就沒飯吃,能怎么辦?”<br> “沒有咱們挖煤,礦主哪來的錢?”何英才目光堅定如炬,“只要工人團結起來罷工,他們就得求著咱們!共產黨就是要帶窮人翻身,讓咱們不再受欺負!”<br> 王鳳山突然“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眼眶通紅:“媽,這些天我和小何聊了很多,我想跟著共產黨干!反正都是活不下去,不如拼一把!”<br> 張秀坤望著兒子決絕的眼神,又看向何英才充滿希望的面容。她低頭看著自己布滿老繭、傷痕累累的雙手,想起一家人忍饑挨餓的日子,一股從未有過的力量在胸腔翻涌。“干!憑啥咱們就得一輩子受窮!”她重重一拍大腿,驚起炕桌上的灰塵。<br> 王鳳剛上前握住母親的手,語氣堅定:“全家一起干!要死也死在一塊兒!”<br> <br> 窯火燃紅暗夜路<br> <br> 誰也不曾料到,這兩孔搖搖欲墜的窯洞,即將成為點燃革命的火種。每當夜幕籠罩礦區,四下一片漆黑,唯有窯洞內昏黃煤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王鳳山就會小心翼翼地展開藏在被褥深處的進步書籍,泛黃紙頁在光影里翻動,沙沙的翻書聲在寂靜的窯洞里格外清晰。張秀坤則守在門口,耳朵緊貼土坯墻,時刻警惕著外面的動靜,聽著遠處火車轟鳴,心中默默期盼黎明曙光。她知道,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改變命運的力量。<br> <br> 此后,窯洞的油燈常常亮到深夜。何英才帶來的進步書刊,像點點星火,照亮了母子三人的心。張秀坤漸漸明白,窮人的苦難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剝削壓迫的結果。她主動將傳單藏進針線筐,借著走家串戶的機會,在礦工家屬間傳遞希望。有時,她到鄰居家幫忙縫補衣服,一邊飛針走線,一邊嘮著家常:“大姐,您說咱們累死累活,為啥還是吃不飽穿不暖?這世道啊,得變變了……”不經意間就將革命的道理融入其中。<br> <br> 1934年6月,搖曳的燭光中,58歲的張秀坤和王鳳山莊嚴宣誓,成為保晉公司第一批共產黨員。次年,王鳳剛也接過信仰火炬。陽泉地區第一位女共產黨員誕生,這座寒窯里的星星之火,就此在暗夜中蔓延開來。<br> <br> 入黨后,張秀坤深感責任重大。王巖溝的破窯洞成了秘密聚會點,越來越多人在此聆聽革命道理。為擴大宣傳,何英才搞來小型油印機。每到夜晚,窯洞內便響起忙碌的聲音,何英才撰稿、王鳳崗刻蠟版、王鳳山印刷,一張張傳單在窯洞里誕生。<br> <br> 看著兒子們通宵達旦忙碌,張秀坤主動提出以乞討老太太身份散發傳單。“沒事,兒子們,媽媽會小心的!即便為革命犧牲了老媽這把老骨頭也值得!”她提起裝有傳單的破籃子,頭也不回地走進夜色。黑暗中,她的身影顯得格外堅定。<br> <br> 礦區反共形勢嚴峻,一旦暴露就會被拉去槍決。張秀坤將傳單藏在竹籃、懷里,一邊拾炭乞討,一邊尋找人群密集處。賽魚、二礦、四礦……所到之處,革命火種悄然播撒。礦工們開始覺醒,組織起來與資本家斗爭,煤礦當局驚慌失措,卻始終找不到線索。<br> <br> 便衣特務盯上了這位總在礦區游走的拾炭老太太。有一次,張秀坤剛準備散發傳單,就發現兩個鬼鬼祟祟的身影在不遠處張望。她的心猛地一緊,但臉上卻不動聲色,立刻蹲下身,假裝整理籃子里的雜物,把傳單塞到最底層,又掏出一塊發黑的饅頭啃起來。嘴里還嘟囔著:“這世道,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喲……”特務走近后,見她滿臉污垢,穿著破舊不堪,嘴里嘟囔著聽不懂的話,便罵罵咧咧地離開了。就這樣,張秀坤以機警與智慧一次次化險為夷,讓窯洞里燃起的星火,在黑暗中越燒越旺。<br> <br> 銀旌舞動太行春<br> <br> 1936年的陽泉礦區,寒風裹挾著抗日的怒吼呼嘯而來。時光染白了張秀坤的鬢角,卻未曾磨滅她眼中的熾熱。<br> <br> 60歲的她將銀白頭發仔細盤進灰布頭巾,腰間系著浸透汗漬的紅綢帶,雙手穩穩握住寒光閃爍的單刀。廟會上鑼鼓喧天,人頭攢動。她如同一頭蓄勢待發的母獅,身姿矯健地躍入場中,刀鋒與木棍碰撞出清脆聲響,帶起的勁風掀動衣角,引得觀眾陣陣驚呼——曾經在窯洞里傳遞火種的老媽媽,如今化作了鼓舞人心的戰斗旗幟。<br> <br> “鄉親們!東洋鬼子都打到家門口了!”她收刀抱拳,雖氣息微喘,聲音卻字字鏗鏘,“咱們礦工流的血汗,不該只喂飽黑心礦主!團結起來,練本事保家園!”人群中,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熱淚——誰能想到,這位在刀光劍影中穿梭的老人,竟是陽泉最早的女共產黨員。<br> <br> 自陽泉礦工武術團成立,張秀坤就成了最特別的“武器”。每逢傳統佳節,她總在武術表演后,拉著圍觀婦女嘮家常。布滿老繭的手比劃著,將抗日救國道理編成通俗歌謠:“鬼子兇,礦主惡,窮人抱團才有活……”歌聲隨著廟會煙火,飄進百姓心里。她不再只是藏傳單的老嫗,更成為了高舉旗幟、喚醒民眾的先鋒。<br> <br> 在一次廟會上,她剛表演完武術,就被一群婦女圍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傾訴生活的艱難。張秀坤拉著一位大嫂的手,目光堅定地說:“咱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只要咱們擰成一股繩,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在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了解抗日救亡的道理。<br> <br>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戰火染紅華北天空。何英才、王鳳山率領工人游擊隊向太行山深處轉移時,張秀坤將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衫下擺一掖,毫不猶豫跟上隊伍。翻山越嶺時,山路崎嶇難行,她把省下的口糧塞進傷員行囊;宿營時,用布滿裂口的手為戰士縫補軍裝。<br> <br> 同志們勸她留在后方,她笑著搖頭:“我的刀還能砍鬼子,針線還能補紅旗,哪能歇著?”在一次轉移途中,隊伍遭遇敵人襲擊,子彈像雨點般掃射過來。一名小戰士腿部受傷,無法行走,情況萬分危急。張秀坤二話不說,背起小戰士就走。山路崎嶇泥濘,她的布鞋陷進泥里,就光著腳繼續前進,荊棘劃破了她的雙腿,鮮血直流,但她咬緊牙關,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了十幾里,終于擺脫了敵人的追擊。<br> <br> “革命的老媽媽”這稱呼,在槍林彈雨中漸漸傳開。太行根據地的戰士們記得,那個總在火堆旁教大家識字、唱革命歌曲的銀發身影,即便背著傷員翻越陡峭山梁,腳步也從未踉蹌。1942年,她終于抵達延安,窯洞燈光下,她親手繡制的黨旗,映照著欣慰的笑容——這面旗幟,正是她一生信仰的寫照。<br> <br> 1944年,張秀坤隨兒子奔赴東北。途經山西靈丘時,病魔突襲。臨終前,她緊攥著褪色黨證,氣若游絲卻字字堅定:“告訴組織……我的刀……我的心……都交給黨了……”靈丘文廟右側,黨旗覆蓋著她的棺槨,“共產黨員張秀坤之墓”的碑文,在風中矗立成不朽的精神豐碑。曾經在寒窯中燃起的星火,早已化作太行山上獵獵舞動的銀旌,永遠閃耀在革命的長卷中,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br><br> 2025年5月2日</h3> <h3>華陽集團新材納谷集團大廈</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库伦旗|
若羌县|
平罗县|
桃江县|
德化县|
龙川县|
弥勒县|
家居|
乌拉特后旗|
万山特区|
武鸣县|
麻阳|
繁峙县|
谢通门县|
吴堡县|
林周县|
类乌齐县|
靖宇县|
宁安市|
临清市|
鱼台县|
电白县|
漯河市|
菏泽市|
沧州市|
鸡泽县|
西藏|
同德县|
札达县|
封开县|
泗阳县|
洪洞县|
时尚|
阳春市|
东乌珠穆沁旗|
瑞安市|
焉耆|
鲁甸县|
云浮市|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