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央視選中沈陽作為去年春晚、秋晚的城市,月末的端午央視再次選中沈陽,又是沈陽!</p> <p class="ql-block">一、北尚槐樹林遍地二月藍</p> <p class="ql-block">城建北尚</p><p class="ql-block">沈陽市城建房地產開發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城建北尚作為城建地產的鼎力鉅作,以25年品牌地產開發商的實力見證其高貴品質,城建地產秉承“根植本土,用心為人”的開發理念,將城建北尚根植在沈陽最適居住的十大板塊之首陵東板塊中,極具潛力的區位優勢尊現名邸大盤。項目園區內樓與樓之間均設有不同特色的園林景觀帶。城建北尚位于城北自然環境至為優越的陵東板塊,一片面積14.54萬平方米、50余年原生槐樹林貫穿蔓延園區,槐林面積高達總園區面積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二月藍:</p><p class="ql-block">~又稱諸葛菜,是一種十字花科諸葛菜屬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特點是無毛,基生葉及下部莖生葉呈現大頭羽狀全裂,而最上方的葉片則近圓形或短卵形,邊緣有齒狀,上部葉抱莖而生。花朵的顏色有紫色、淺紅色或白色,長角果為線形,具有4棱。種子的顏色為黑棕色,表面有縱條紋。這種植物的花期通常在4月至5月間,果期則延續至5月至6月。相傳,當年諸葛亮因糧食短缺,曾命令將士們去挖野菜。其中,這種蔓菁因其易于生長且產量高而備受推崇,因此被后人命名為“諸葛菜”。</p> <p class="ql-block">二、勞動節的北陵公園</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園:</p><p class="ql-block"> 清昭陵俗稱北陵,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泰山路12號,是清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合葬陵寢。清昭陵占地面積實測為318.74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經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寢。</p><p class="ql-block">清昭陵為“前朝后寢”三進院落的建筑格局,總體分為前導和陵墓兩大部分。正紅門至隆恩門為前導部分的一進院落,在正紅門外還有下馬碑、石獅、神橋、石牌坊等裝飾性建筑。方城、隆恩門、隆恩殿為祭祀建筑區的二進院落。寶城明樓、寶頂、地宮為陵墓區的三進院落。[4]清昭陵的總體布局與單體建筑、裝飾裝修均是完整而又獨具特色的,它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寢文化,同時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點,將漢、藏、蒙等建筑文化與滿族建筑文化融為一體,形成了異于關內明、清各皇陵的獨特風格,體現了早期喪葬理念逐漸漢化時的皇陵建筑形式與格局,揭示出特定歷史階段下文化交流的社會背景。</p><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23日,清昭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中國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清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清昭陵被中國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AAAA級景區稱號。</p> <p class="ql-block">三、五一節南湖公園風景</p> <p class="ql-block">南湖公園:</p><p class="ql-block">~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南部,始建于1938年,原名長沼公園,解放后改名為南湖公園。南湖公園占地面積52公頃,其中水面12公頃。以綠地、花草、樹木、清水、小橋等為主旋律,具有較高園藝水平的公園。長廊曲橋、花草樹木、山石水體有機相連,別有情趣。1997年建的東湖綠島,景觀開闊,令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經過全面的規劃和建設,南湖公園已成為具有北方園林藝術風格的重點公園之一。南運河流經園中,波光倒影,垂柳搖曳,游船蕩漾。鄰芳園、綺芳園、群芳園、魚躍荷香園精巧秀麗,假山、雕塑、水中噴泉等景點各具特色。園內還建有溜冰場、游泳池、兒童樂園等。</p> <p class="ql-block">四、沈水灣的傍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涿鹿县|
龙游县|
比如县|
辽阳市|
天峻县|
吴桥县|
淄博市|
万盛区|
海城市|
绥中县|
屯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青铜峡市|
四会市|
莎车县|
浮梁县|
保靖县|
陵水|
奉贤区|
新津县|
蛟河市|
中方县|
亚东县|
顺义区|
沛县|
辽宁省|
闵行区|
祁东县|
沈丘县|
玉溪市|
静宁县|
商都县|
新干县|
襄樊市|
石棉县|
崇信县|
高要市|
蛟河市|
绥阳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