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周五池州雨7/11霾,大風藍色預警,強對流黃色預警<div><br></div><div>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br>為了體驗此詩之意境,特在池州逗留。天隨人愿,前幾天晴,昨日陰,我們到達,今日雨。<br>“杏花村”三字,令人浮想聯翩。幾十年前,即被中國名酒注冊為商標。然而改革開放后,池州為開發旅游業,利用自己是此詩的原產地,爭奪“杏花村”的商標權。池州市的旅游開發公司與汾酒集團就此商標權紛爭十余載,最終由最高法判決,“杏花村”商標權一分為二,酒商標權歸汾酒集團,旅游商標權歸池州。<br>行前百度地圖查,公交車到杏花村 (百信醫院)站,百余米外即是。然而下車后一排樓房,既不見村,也不見園。過去一打聽,此處無公園,但距景區不太遠了。最終是乘8路公交車到特教學校站,下車就是景區的路口。幾口大酒缸在路邊,頗為顯眼。<br></div><div>路邊一牌,說明此處原為問酒驛:<br></div><div>古時此處有驛站,是供官府中人休息、換馬的地方。唐會昌年間,池州刺史、著名詩人杜牧行春至此,路遇牧童而問酒,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清明》詩。后人稱此驛為問酒驛。<br></div><div><br></div> 路過問酒驛 走向游客中心 <div><br></div><div>景區游客中心龜縮在路口里面百余米之外。隔著圍欄看到一輛景觀車開走了。待我們進門時提出買景交車票時,售票員告訴我們,二十分鐘之后才能發車。我們不想等,步行入園。<br></div><div><br></div> 白浦荷風 油菜花田 <div><br></div><div>這里實際叫“濕地公園”。除去一條柏油路以外,都是按原有整修過的鄉間路。</div><div>雨不大不小地下著,很少能見到游人。我想,當年的詩人雖為刺史,路過此冷落的村間,披蓑衣戴斗笠行走,也一定是這般路曠人稀的境況。否則,尋酒何須問牧童? </div><div>有水有河,有橋有田,有草有花,有舍有稼。一派田園景象。 但是,天氣是真冷啊。身上穿的比月初北京出發時還多,當地人都穿著厚防寒服。 </div><div>我不記得當年語文老師講課時是否說過,“路上行人欲斷魂”還有寒冷的原因,但此時體會到了,南方清明時節的雨除了紛紛不停,還有凍人的成份。要不然,為到目的地,走你的路就是了。反正紛紛的雨下不停,躲也不是辦法。借問酒家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喝杯酒暖暖身體,陰冷濕滑饑寒交迫是“欲斷魂”的真正原因。縱使人們能解讀到取暖的意思,那種迫切性恐怕只有到現場才能體驗到。</div><div> <br></div> 雕塑:問酒 杏花村濕地公園景色 <div><br></div><div>老伴終于熬不住了,在身后再次傳來景交車的聲音時把它喊停。景交車費是每人20元,讓它把我們拉到東門出口。下車用手機付款,老伴的手凍得連操作手機都不靈了。<br>東門出口不是主出入口,沒有售票處,但是8路公交車的起點站。8路公交車的間隔時間比較長,起點站牌子貼在一棵樹上,我們又在雨中站到發車之時。</div><div><br>盡管如此,我還是覺得不虛此行,因為體驗到了“欲斷魂”的意境。老伴見我如此之說,也有同感,也就不再埋怨了。真佩服杜牧,把個如此不堪的境地就用“欲斷魂”三個字概括,而把整首詩寫得那么美,美到千古流傳。<br>8路公交車的另一終點是池州站,池州汽車客運總站就在池州站旁。到那里問了一下,池州原有到潛山的班線車,現在取消了。只有高鐵一條路了,池州直達潛山的車次少,只好多倒次車了。<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广灵县|
虎林市|
唐山市|
德州市|
白玉县|
涿鹿县|
柘城县|
合江县|
定日县|
白水县|
苏尼特左旗|
剑川县|
崇文区|
塔河县|
平阳县|
临邑县|
贵溪市|
仙游县|
甘南县|
南汇区|
沈阳市|
乌拉特后旗|
岢岚县|
定襄县|
兴文县|
新田县|
远安县|
南平市|
永吉县|
南充市|
灵璧县|
航空|
封开县|
罗源县|
伊宁县|
鄂托克旗|
迭部县|
湘乡市|
定兴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