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余姚陸埠鎮袁馬村里有個浙東紅色記憶館,入選省文物局2023年浙江省第二批鄉村博物館名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注:照片視頻來源于原創自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浙東紅色記憶館,由企業廠房改造而成,總投資950萬元,由陸埠籍鄉賢、著名作家、革命后代張堅軍(筆名車弓)投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右三車弓,左二車弓夫人,左三沈季民擔任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10位學者在奉化尚田調研考察水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晴谷文創港,陸埠鎮共有八個紅色景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年3.29日早晨,寧波市慈善總會知青文化義工大隊有50位成員在寧波乘大巴車去余姚陸埠紅色旅游基地出發,首先在上午先到陸埠撞鐘山烈士陵園敬花圈紀念活動后(發表寫美篇之1),再去參觀陸埠袁馬村浙東紅色記憶館。上午10點鐘多,知青團隊到了山青水秀的袁馬村橋頭,只見筆名車弓張堅軍早就等在橋邊,他熱情地接待我們把知青們迎進館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前,該館也是已獲批的省級鄉村博物館中,占地面積最大、展陳面積最大、展出內容最豐富、功能布局最為完善的紅色主題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該館共分為三個展廳、五大板塊,第一展廳為“難忘浙東”,主要展示譚啟龍、何克希、張文碧、劉亨云、楊思一、顧德歡等浙東區黨委和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負責人簡介,喬石、張勁夫、葉飛、薛駒等領導同志對浙東地區的題詞。第二展廳為“浙東革命根據地初創、形成與重興”,該展廳較為完整全面地展示了浙東抗日根據地、浙東游擊根據地的戰斗歷程。第三展廳為“浙東魯迅學院”,展出浙東魯迅學院創辦人黃源、樓適夷生平,根據地的教育文化建設,抗戰文藝作品展示等內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陳修良和一批革命烈士的選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大板塊分別為紅色記憶展館、浙東魯迅學院講堂、浙東鄉賢文獻館(作家書屋)、老兵驛站、白鶴堂食等五個不同主題的功能分區。同時,該館還保存展出近150件文物,上千冊各類革命書籍以及若干字畫、牌匾。在展陳手段上,除圖文結合實物外,還采用多媒體視聽設備,進一步延展了展陳空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到了午餐時候,展館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農家菜。張館長夫婦十分忙碌,和工作人員一起端菜上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據去過的人說,陸埠袁馬村的浙東紀憶館,附設農家樂餐廳和住宿設施,價格實惠,今年春天有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的藝術家20人團隊一星期的釆風寫真,這樣團隊可以接待幾個,比較適合退休年齡的人去體驗生活,古村空氣清新,山明水秀,紅色遺址紀念館,袁馬村,是陸埠鎮寶藏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翠綠的草籽準備炒余姚特色水磨年糕</b></p> 海水對蝦 水庫大魚頭燉豆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顧我的美篇,在2022.6.28日,寧波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舉行會員紅色旅游活動。早晨8點在市檔案館樓下集合,一輛大巴車準時出發,目的地陸埠鎮孔岙村。 到了草茅庵題詞巨石下,會員們頂著驕陽,走了彎彎曲曲的三公里多山路,參觀“草茅庵重建四明主力武裝紀念館”,穿著紅色短袖的車弓老師,在陸埠鎮故鄉侍候病中老人,他早上早早就在那里等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車弓邊聽報告邊記筆記,我拍下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張館長開門見山,簡單介紹了這個紀念館的開館,他是經過幾年的醞釀和準備,作為一個兒子為了完成父親的多年心愿而私人出資建立的一個關于浙東革命紅色記憶的展館。由于張堅軍的父親是一名浙東游擊隊隊員,參加過革命戰爭,從小,張堅軍和兄弟姐妹們就受到父親紅色教育的熏陶。談起建立博物館的初衷,張堅軍激動的說道:“父親在世時就一直和我們提起,要在陸埠這塊紅色的熱土上建一座關于紅色文化的紀念館,這是他的心愿。父親離去前交給我39萬元積蓄,讓我一定要辦好這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這個展館里,我們知青了解到了許多以往所不為知的關于浙東地區革命故事。接著我們認真的觀看著展館里那一件件革命歲月使用過的物品,深受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卓蘭芳,又名卓祥和,字培卿,浙江奉化人,1900年3月21日生于貧苦的鄉村私塾教師家庭,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積極開展農民革命運動,1930年在杭州被捕,英勇就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朱鏡我(1901—1941),浙江省鄞縣人,原名朱德安,筆名雪純。1927年10月朱鏡我回到上海,加入創造社,主編《文化批判》月刊,192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簡稱文委)成立,朱鏡我為文委成員,參與籌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0年3月起,先后任文委書記和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長。1931年冬,朱鏡我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1933年秋,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傳部長。1938秋任新四軍政治部宣傳教育部第一任部長。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朱鏡我在突圍時壯烈犧牲,時年40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陳修良(1907年—1998年11月6日 ),女,浙江寧波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畢業于蘇聯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擔任過《少年先鋒》編輯、向警予的秘書,并在向警予介紹下入黨。20世紀40年代中期,陳修良被黨中央派往南京,擔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開展秘密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謝飛(1913年2月3日—2013年2月14日),女,廣東省文昌縣(今海南省文昌市)人,劉少奇同志第三任夫人。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謝飛同志隨中央紅軍參加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1年,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一級金盾榮譽章。最后一位參加長征的女紅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四軍歷史上,有位名叫田井的女干部,她曾深入抗日根據地,領導武工隊開展斗爭,留下“五顆子彈指揮戰斗”的傳奇故事。</b></p> 故事千千萬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喬石(1924年12月—2015年6月14日),男,原名蔣志彤,出生于上海,浙江定海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譚啟龍1913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永新縣。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參加革命工作,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張勁夫(1914年6月6日—2015年7月31日),原名張世德,男,漢族,安徽肥東人,193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參加革命,曾參加過抗日救亡運動、抗日敵后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后曾在國務院、國家部委和地方多個領導崗位任職,是中國科大的創校元老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科技和財經戰線的杰出領導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原國務委員。</b></p> 午餐后表演節目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藝節目開始首先表演大鼓</b></p> 小合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京劇清唱《紅燈記》選段《奶奶你聽我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支邊內蒙古知青王雅琴網名土木即興跳蒙古舞蹈引起大家喝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集體合影(照片由神雕,雨田、為民所拍)</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龙门县|
石林|
竹山县|
安仁县|
芦溪县|
岫岩|
武义县|
黔南|
扎兰屯市|
天水市|
开封市|
嫩江县|
涡阳县|
堆龙德庆县|
营口市|
张家界市|
玉环县|
师宗县|
长海县|
揭阳市|
扎囊县|
邯郸市|
永修县|
吴忠市|
兴城市|
莱芜市|
德清县|
黔西|
醴陵市|
哈尔滨市|
棋牌|
田阳县|
临潭县|
科技|
民乐县|
满洲里市|
育儿|
内丘县|
青阳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