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婺源方言中,“坑”指小溪、小水溝,沿溪而建的村莊,往往名中帶“坑”。浙源鄉的山后坑和廬坑兩村就是如此,均有一條小溪從村中流過。</p> <p class="ql-block">山后坑與廬坑之間隔著一條山脈,山后坑位于山北面的山腰處,廬坑則在山南面山腳。兩村之間有一條山間小道連接,公路開通后,因無人行走今已是荒蕪難行了。</p> <p class="ql-block">去山后坑村的盤山公路很陡,部分路段有近30度的坡,不是老司機,還是徒步安全。由虹關新村去山后坑約1公里,途中還有美麗的梯田風光。3月油菜花開,是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不是親身登臨,決想不到在這群山坳里還有這樣一個大村莊。</p><p class="ql-block">山后坑村由程姓建村,全村只有一個姓,鼎盛時有300多村民,七八十戶。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村子兩次遭受火災,如今的房屋大多是新建。</p> <p class="ql-block">走進村子,巷弄幽深,老者閑話,怡然自樂,頗有世外桃源之風。</p> <p class="ql-block">村中間還有一處月池,方便洗涮。村旁是山澗,由山頂一直流至山底。</p> <p class="ql-block">這是原來的進村古道,如今還可通往山腳的田地。</p> <p class="ql-block">廬坑人是幸福的,他們的祖先找到了一處宜居之地。這里是山區中一塊難得的平曠地,一條小河從田野中流過,村民沿河而居,有山有水有田,還愁什么?</p><p class="ql-block">春天的廬坑,妥妥的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廬坑詹姓為主,村中新建了“中華詹氏大宗祠”,每年一次,分處四面八方的詹氏子孫匯聚一堂,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詹天佑便是從這里走出去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村中還有座“世天官第”,是明代吏部尚書詹同的祖居。吏部尚書又稱“天官”,詹任天官經三代,被踢“世天官第”。</p> <p class="ql-block">太史第,曾經的村中豪宅,抗戰時,婺源教育史上著名的黃隱中學選這里作校址。</p> <p class="ql-block">青翠掩映下的獨拱石橋——龍川橋。</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山村,無論它身處何地,都是桃源,都是水墨畫,都是美麗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大埔区|
盐源县|
岑溪市|
如东县|
文水县|
渝北区|
武汉市|
峨眉山市|
镇赉县|
固原市|
万载县|
揭东县|
拉萨市|
安丘市|
都昌县|
蒙山县|
安西县|
邹城市|
黑水县|
托里县|
武汉市|
邛崃市|
定安县|
民权县|
凌海市|
左贡县|
永顺县|
长垣县|
克东县|
聊城市|
吴旗县|
双城市|
云南省|
当阳市|
和林格尔县|
江口县|
宁都县|
岳池县|
丰县|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