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全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和傳承岐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由岐山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岐山縣文化館和岐山縣老科協棗林分會共同舉辦的“指尖匠藝 勞動筑夢”鄭宗林剪紙藝術展在縣文化館一樓展出。這次展出鄭宗林先生《吉祥之物》《十二生肖》《二十四孝》等剪紙作品90余幅,作品構圖精美,寓意豐富,在繼承剪紙藝術傳統特色的同時,又注入獨特的地域韻味和人文風格,使其作品在具古風古韻、鄉土氣息濃郁之外,別有一種文雅新穎的人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 鄭宗林,1954年生于岐山棗林鎮,小學高級教師。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三秦文化研究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席、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岐山縣老科協、老年學學會理事和棗林分會會長,岐山書畫院特聘書畫家創作員,2023年榮獲“<span style="font-size:18px;">寶雞市十大工匠”稱號</span>。其剪紙和篆刻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地剪紙藝術展,在300多家媒體登刊發表,近百幅剪紙作品被天津戲劇博物館、華夏剪紙博物館、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中國剪紙博物館、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收藏。</p><p class="ql-block"> 指尖匠藝傳非遺,勞動筑夢綻芳華。我們期望,通過此次展覽,讓您領略岐山非物質文化綻放在指尖獨具匠心的藝術光華,感受岐山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讓流傳千年的民間藝術,扎根周原沃土,代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 剪紙是岐山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流傳于岐山全境。岐山剪紙相傳起源于漢代,興盛于明清,新中國成立后,岐山剪紙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和傳承。剪紙在岐山俗語中叫“剪煙格”,包括彩色剪紙和黑白剪紙,內容有動物、花卉、人物故事等。岐山剪紙刀工既有北方民間剪紙粗獷質樸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紙細膩秀麗的風格,對比強烈,裝飾感強,民間味濃,富有韻味節律,呈現出嫵媚嬌艷、淳樸華美的藝術魅力。近年來,岐山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縣文化館大量搜集非遺作品進行陳列展出,經常性組織民間藝人開展技藝傳承和岐山剪紙進校園、進社區技藝傳承活動,使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縣老科協棗林分會報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江孜县|
鹿邑县|
额尔古纳市|
大悟县|
长治市|
万年县|
紫阳县|
金堂县|
沂源县|
昌都县|
扶余县|
合江县|
黔江区|
屏边|
无棣县|
湘潭市|
雅安市|
凤城市|
顺昌县|
喀喇|
怀来县|
武清区|
乌兰县|
屏东市|
时尚|
赤城县|
志丹县|
德钦县|
聂拉木县|
满城县|
陵川县|
文昌市|
根河市|
牟定县|
湘潭市|
尼勒克县|
宁南县|
桦甸市|
城固县|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