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央視一檔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黃綺珊的一首《定風波》直擊觀眾心靈——何時起飛/何時落定/每一步都云淡風輕/一直尋找/一雙眼睛/能看清歲月的身影/都說生命是一次旅行/總在穿越自己的心靈/夢有多遠/愛有多深/原來只是一道風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歌的高潮處,高亢激越,但要詠嘆的恰恰是蘇東坡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里對自己跌宕人生通透、豁達的感悟和恬淡、平靜的釋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蘇東坡對人生哲學的深刻闡述。無論人生道路上遇到多少風雨,都能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任其自然而然地發生和消逝。這種態度體現了他對人生無常的深刻理解和對命運的坦然接受。在他看來,人生就像一場旅行,風雨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是如何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去經受和感悟這個過程。這一理念,對于現代人來說,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蘇東坡一生命運多舛。有與胞弟(蘇轍)同榜高中進士的春風得意,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報國之志,有而立之年失去愛妻“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斷腸之痛,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無奈感慨,有因“烏臺詩案”的命懸一線及隨后一再被貶的顛沛流離。可謂飽嘗宦海浮沉、世態炎涼。一連串的不幸、不公都沒把他擊倒,反讓他以更加從容冷靜的心態,去體察民情、洞察人生。正是一生的不幸、無常,成就了他的不朽。他深邃的思想和崇高、悲憫的人文情懷,豐盈了我們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的我們普遍以欣賞、贊美的角度去面對蘇東坡,從他那里,我們得到歡愉,得到性情的陶冶和滋養,得到人生真諦的教誨。若他在天之靈有知,當倍感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個問題深深困惑著我。蘇東坡的一生大起大落,大開大合,高開低走,幾乎沒有任何的反彈,艱辛和坎坷陪伴了他的一生,與自己最初的志向和理想愈行愈遠。他的內心是孤獨的、蒼涼的,但始終沒有沉淪。人生,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個輕松的話題,他卻舉重若輕,做出那么清醒超然的詮釋。這內在的邏輯到底在哪里?是他廣博的心胸永遠深藏著一個真正的人間大愛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蓑煙雨任平生”至今仍有強烈的現實關照。作家賈平凹和著名學者王學泰分別把自己的一本文集用這7個字來命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最確定的就是它的無常,它的不確定。“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一種灑脫、一種境界、一種理想,我更想把它當做一種信仰。在它的指引下,坦然地接受和面對一切,從容地過好自己的余生。把太多塵世間虛無縹緲甚至原本就不屬于自己的名和利放下,與自己和解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者本人翻唱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新河县|
永清县|
清新县|
子长县|
托克托县|
赤水市|
西城区|
灯塔市|
永福县|
琼结县|
宁蒗|
武城县|
随州市|
盐亭县|
栾城县|
赤城县|
宜都市|
枣阳市|
长汀县|
寿宁县|
阜城县|
金塔县|
永胜县|
雷波县|
海南省|
钟祥市|
哈尔滨市|
芜湖县|
昌图县|
聂荣县|
河池市|
原阳县|
海林市|
曲阳县|
马山县|
泰宁县|
容城县|
京山县|
邯郸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