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諸子百家,是先秦時期對各個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p><p class="ql-block">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發展成學派。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中國先民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中國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p><p class="ql-block">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幾經周折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時期全面上位;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b>法 家</b>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故稱之為法家。</p><p class="ql-block">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傳統法治文化中,齊國的法治思想獨樹一幟,被稱為東方法家或齊法家。</p><p class="ql-block">齊國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太公的封國,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輔佐虞舜,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創立始禮法并用的制度。太公封齊,簡禮從俗,法立令行,禮法并用成為齊國傳承不廢的治國之道。</p><p class="ql-block">管仲輔佐齊桓公治齊,一方面將禮義廉恥作為維系國家的擎天之柱,張揚禮義廉恥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強調以法治國,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以法治國的人。</p><p class="ql-block">至戰國時期,齊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和百家爭鳴的策源地,繼承弘揚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學派。管仲學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為先秦法家學派的最高成就。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深受齊文化熏陶的荀子,還培養出韓非和李斯兩位法家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先秦法家主要分為齊法家和秦晉法家兩大陣營。秦晉法家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齊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教兼重;秦晉法家奉法、術、勢為至尊與圭臬,齊法家既重術、勢,又重法、教。</p><p class="ql-block">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于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蕩的主要統治手段。</p><p class="ql-block">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于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法家主張“以法治國”,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后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后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p><p class="ql-block">法家重視法律,反對儒家的“禮”,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干授予官職。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件的所有權。“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并戰爭的勝利。</p><p class="ql-block">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集法家大成,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p><p class="ql-block">《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隋書·經籍志》列出的法家經典有《管子》十九卷、《商君書》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韓非子》二十卷、《新書》三卷、《正論》六卷、《法論》十卷、《政論》五卷、《阮子正論》、《世要論》十二卷、《陳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難論》五卷。</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zqZkLGIx4kNjzXkKev0aw"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开阳县|
阳高县|
秭归县|
纳雍县|
乐平市|
平昌县|
镇平县|
五河县|
临沂市|
安塞县|
科技|
墨江|
墨玉县|
宁化县|
河南省|
荆州市|
普洱|
安溪县|
南部县|
吉首市|
松原市|
孟连|
蓝田县|
墨脱县|
景德镇市|
连州市|
朝阳县|
延川县|
康定县|
开原市|
义乌市|
罗山县|
和田县|
泾阳县|
崇仁县|
建德市|
贵溪市|
松原市|
肇东市|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