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莊中國營造學社舊址,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上壩村月亮田,占地面積約14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49平方米。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是清代晚期四合院式民居建筑,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國營造學社遷于此。梁思成、林徽因在此寫作完成《中國建筑史》《國象中國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領域經典著作。中國營造學社舊址為兩個相連的小院,穿斗串架結構,青瓦白墻花格窗,座北朝南,主體建筑大致成“L”形走向布局。包括學社辦公室、梁思成先生辦公室、臥室及莫宗江、劉致平、羅哲文等人的居室。中國營造學社舊址見證和記錄了中國營造學社在李莊的經歷,對研究中國建筑史和抗戰文化史,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中國營造學社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中國營造學社舊址原為張家大院,建于清代同治年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侵華日軍占領北平后,營造學社,成員離散,營造學社成員在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帶領下輾轉武漢、長沙、昆明等地,于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遷來李莊,租住在中國營造學社舊址,開始了為期6年的相對安定的古建筑學術研究工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因為資金問題,中國營造學社解散。</p><p class="ql-block"> 中國營造學社舊址,為兩個相連的小院,北側即“L”形的短臂主要是住宅部分。走廊入口的南北兩側分別是是林母(林徽因先生的母親)的房間和梁再冰、梁從誡的房間,沿著走廊自西向東依次是起居室和梁思成、林徽因臥室。“L”形的長臂則是學社當年主要的工作區域。從朝西的大門進入學社要先穿過門廳,門廳南側的若干小房間便是當年年輕學員的臨時宿舍,羅哲文、盧繩、葉仲璣、王世襄等先生都曾先后居住于此。門廳前是寬敞的繪圖室,三開間的寬度,沿東側的窗下有一排繪圖桌,是當年學社成員繪圖、工作的地方;圖桌的對面墻下是一排書架,其間也布置幾組小些的桌椅供臨時的學員使用;繪圖室北側是梁思成先生的辦公室,當年梁先生就是在這里完成了第一部中國人自己編寫的《中國建筑史》;繪圖室的南側曾經是劉敦楨先生一家的住宅,劉先生一家在剛到李莊時曾居住于此(與梁先生家相對),后來改為辦公室兼總務、會計室使用。</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鄂尔多斯市|
外汇|
车致|
章丘市|
南澳县|
温宿县|
郓城县|
五莲县|
华池县|
白城市|
民县|
正安县|
会昌县|
忻城县|
大庆市|
武陟县|
贺州市|
左贡县|
石景山区|
墨竹工卡县|
兴和县|
宿州市|
蕲春县|
三穗县|
前郭尔|
红桥区|
新营市|
自贡市|
渝北区|
蒙山县|
花垣县|
株洲市|
灵璧县|
高阳县|
峨山|
景洪市|
广汉市|
北海市|
岑巩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