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克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傘,亦作“繖”,古稱“蓋”,即遮陽擋雨之用具,用時沿傘柄自下而上撐起傘骨如輻狀,傘面張開遮擋陽光或雨雪。據《六韜》曰:“天雨不張蓋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張帛避雨,謂之繖,蓋即雨傘之用,三代已有也。”古時“繖”與“傘”兩字相通,到唐朝正式為傘定名。初期的傘多以羽毛、絲綢等物料制作,后由紙代替,制成紙傘,宋時稱綠油紙傘。元代時,棉布產生后在布上涂油制成了油布傘。沈括《夢溪筆談》提道:“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宋應星《天工開物》也說:“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16世紀傳入歐洲,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受傘的啟發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個降落傘,18世紀發明的傘齒輪,也是依照傘的截面形狀而設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傘,在中國古代除了遮陽擋雨之外,還為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征物,俗稱“羅傘”。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也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尼龍和塑料還沒有普遍用于防水時,油紙或者油布是生活中最司空見慣的防水材料。說來也簡單,在強韌的厚紙上,涂上一層薄薄的桐油,就成了油紙。這種油紙是淡黃色的,半透明,質感朦朧,韌性極好。油紙上可以描繪各種圖案,常見的有龍鳳、牡丹、蘭草等,或明麗,或清雅,大多比較寫意。傘的造型無非都是圓的,傘骨一律皆為竹制,精心打磨過,散發著柔和溫潤的光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傘,對今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極普通的用具,然而在歷代詩人眼里則別有一番情趣。宋代詩人楊萬里曾經寫過一首《晚歸遇雨》曰:“略略煙痕草許低,初初雨影傘先知,”呈現出一種身在畫中的意境感;還有一首《舟過安仁》:“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透過詩人近乎白描的手法,我們看到孩子們在小船上把玩雨傘,其實天并沒有下雨,他們張開的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雨傘當帆讓船兒行進,充滿天真的童趣。大學時讀戴望舒的新體詩《雨巷》,許多人都神往“雨巷和那丁香一樣的姑娘”,而我,對其中的油紙傘特別感興趣,時常情不自禁地想起它來……</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白银市|
左权县|
穆棱市|
武安市|
嘉祥县|
长治县|
西华县|
大关县|
安图县|
长垣县|
同心县|
鞍山市|
宜丰县|
湛江市|
革吉县|
本溪|
齐齐哈尔市|
讷河市|
彰武县|
垣曲县|
张北县|
阿拉善盟|
望江县|
奉化市|
涡阳县|
秦皇岛市|
靖州|
清水县|
昭平县|
遂溪县|
庐江县|
乐亭县|
阿拉尔市|
张北县|
南郑县|
吉木乃县|
那坡县|
洪江市|
莲花县|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