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七日”是一個良性的周期,“七”被概括為宇宙自然運動的周期規律,一個美妙的生命過程。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于觀察事物之始,探求事物之終,再現由始而終、由終復始的生命全過程。</p><p class="ql-block"> 生活,恰似一圈又一圈的年輪,以七日為周期,周而復始。在這循環往復之中,嶄新的周六翩然而至,林夕草堂再次與您相逢。每周六,我們于此約定,一同說古道今,置身于中華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的浩渺海洋,探尋歷史文明的神秘蹤跡,領略古圣先賢的非凡智慧,積累豐富多元的人生閱歷。</p><p class="ql-block"> 今日,為您呈上第五篇作業 ——《圓夢標識時空折疊器文化基因》。在連續六周時間里,我將逐步揭開這個歷經九年雕琢、反復打磨的“圓夢”標識背后神秘而獨特的文化密碼,探尋它究竟如何在方寸之間鐫刻文明印記、構建追夢人的文化圖騰、演繹甲骨文的夢幻詩篇、傳承時空折疊的文化基因,乃至為下一個千年書寫別樣傳奇。而這其中,斗極文明的印記也將如影隨形,貫穿始終,成為解鎖標識文化內涵的關鍵線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1《圓夢標識跨越三千年時空對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2《圓夢標識鐫刻方寸間文明印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3《圓夢標識構建追夢人文化圖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4《圓夢標識演繹甲骨文夢幻詩篇》】</span></p><p class="ql-block"><b>【6-5《圓夢標識時空折疊器文化基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6-6《圓夢標識寫給下一個千年的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一家之言 姑妄言之 絮絮叨叨 不足為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圓夢標識時空折疊器文化基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兒是耶穌誕辰紀年2025 年5月3日星期六,在黃帝開元紀年里是 4722 年四月初六,正值乙巳蛇年庚辰月壬申日。</p><p class="ql-block"> <b>緣是天意,份乃人為。</b>生命本就是一場奇妙的旅行,遇見誰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有愿才會有緣,如果無愿,即使有緣人,也會擦身而過。無論緣深緣淺,緣長緣短,得到即是造化。用寬容與豁達,去感恩和對待生命中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人生苦短,緣來不易,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p> <p class="ql-block"> “圓夢”標識堪稱中華文化基因的時空折疊器,在方寸之間,實現了甲骨文的原始基因、篆刻的藝術基因、天文的科學基因、哲學的思維基因四維重組。通過這種文化拓撲學實踐,重塑了傳統符號的現代表達,也為文物活化范式開創了新路徑。當手指撫過“圓夢”標識的紋路,感受到的是中華文明長河中綿延三千年的文化精神脈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圓夢”標識折疊文化基因</b></p><p class="ql-block"> 守護賴以生存文化基因,致力于傳統文化現代轉換。中國的文化基因,至簡至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自然和宇宙的一切法則,全在這個基因之中。它既是人世間一門圣人之治的無出其右的“絕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簡單、最平易的一門學問。簡而言之,就是伏羲易道學說的一個“陰爻”和一個“陽爻”,黃帝法道學說的一個“道”和一個“法”,老子德道學說的一個道“無”和一個德“一”。</p><p class="ql-block"> 一方小小的“圓夢”印章標識,隱藏著中國人熟悉的宇宙觀。《鬼谷子·反應》中的“如陰與陽,如圓與方”,暗合著一種規律與方法,他強調了在認識世界和處理事務時,既要遵循規律,又要靈活變通,能夠在不同的情況和環境下采取最合適的方法和態度,這種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里的“如陰與陽”是“知彼”,而“知彼”就要用“如圓與方”的方法去證實。“圓夢”標識就是通過圓和方的規賢矩圣,在演繹一個甲骨文“夢”字的過程中,通過一個“林夕草堂”牌匾將一個圓分成上下兩部分,又有機地將其融合為一個整體。在一下一上,一陰一陽中,暗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如己合,己合不如神助”,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感恩能與茫茫人海中無數人相遇,也與自己相遇,還能跟自己和解,直面他、接納他、擁抱他,那就是“真我”。通過一個“圓夢”標識,反觀自己、看見自己、完善自己、接納自己,接納世界。“圓夢”給我的啟示就是本自具足,內心圓滿無缺,自愛才能愛人,自利才能利他,自渡才能渡人,這時內心世界呈現出來的全是愛,照亮他人的生命,像光一樣的存在!這就是文化基因在“圓夢”標識上的投射,也是在我內心的映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圓夢”標識折疊文明時空</b></p> <p class="ql-block"> 時空折疊,是指在理論上,時空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折疊起來,使得兩個相距遙遠的點在折疊后變得非常接近,甚至直接重合。這種現象通常與蟲洞和超空間的概念聯系在一起。蟲洞被認為是時空中的捷徑,能夠連接宇宙中相隔甚遠的兩點。而超空間則是指更高維度的空間,通過進入超空間,物體可以利用高維空間的特性來實現快速旅行。盡管這些概念在科幻作品中非常流行,但在現實中,時空折疊仍然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尚未得到實際觀測或實驗的證實。</p><p class="ql-block"> “圓夢”標識從哲學系統的梯度,進行圖形演繹和闡述的時空折疊,運用認知金字塔模型展開解讀。一是基礎層面的圓形印章,經典對應西漢趙爽《周髀算經》的“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方數為典,以方出圓。”東漢張衡《渾儀注》“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天大而地小。”契合中國古人成熟的宇宙觀、地球觀。二是進階層面的雙圓環結構,經典對應《淮南子·天文訓(下)》“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者之間“虛實相生,生生不息”,標識圖形的“設計”和“預期”,是“陽”和“陰”的屬性在標識上的映射。三是深度層面的突破框架,經典對應《周易·系辭傳》“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意思是說,窮盡數理預知未來叫做“占”;能夠通曉萬物的變化叫做“事”;陰陽二者之間看似一對矛盾,但又有著密切的關系,大規律可測,細微變化不可測,真正把握陰陽變化的規律的就是“神”。可測與不可測本身就是相對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p><p class="ql-block"> “圓夢”標識通過時空折疊算法,構建四維文化坐標軸。一是時間(X)軸,從甲骨契刻延伸到數字矢量;二是空間(Y)軸,從殷墟甲骨拓展到電腦屏幕;三是形態(Z)軸,從具象圖形演變為抽象符號;四是意義(W)軸,從占卜記錄升華為精神圖騰。還通過“圓夢”標識與《七律?圓夢》姊妹藝術,進一步強化時空折疊;通過跨媒介闡釋系統,構建多維解讀框架,視覺層的金色和中國紅色、觸覺層的細微浮雕觸感、聽覺層詩詞朗誦;以及星象密碼的微觀呈現、篆刻藝術的數字新生、宇宙觀的幾何敘事、“以字為殿”的建筑美學體系等等。</p> <p class="ql-block"> “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圓夢”標識蘊含著強大的力量與無盡的希望。它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的憧憬與渴望,強調通過努力、信念與機遇,能將虛幻夢想轉化為現實。從個人成長到集體信念,如奧運賽場上運動員追逐金牌,科研領域探索未知奧秘,“圓夢”始終是激勵人們前行的指路明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圓夢”標識折疊以字為殿</b></p><p class="ql-block"> 跨越時空的精神脈絡。在林夕草堂工作室的電腦前,一場跨越三千多年的時空合作悄然上演。作者借助電腦上的數字工具,如同現代版的刻刀,將殷墟甲骨上古老的“夢”字,一點點搬進標識的現實世界。“圓夢”標識整體造型的“圓”,與其說是在此化作了安陽殷墟遺址的宮殿宗廟,倒不如說是宛如中國傳統建筑中的藻井。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筑里的一門絕學,中國古人認為,屋頂不只有遮蔽天空的作用,它還是“技藝載道,道藝合一”的舞臺。它承載的是“井中有水,水火相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更是藝術與建筑在美學上的一種充分展現。</p><p class="ql-block"> 仰望天空一架古老藻井中,仿佛盛開出了一朵美麗善良的天花“圓夢”。《孟子·盡心下》有言:“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他的這個思想是對人文價值諸層面的偉大概括。 中國古建中的藻井,不僅是古人的一種智慧的濃縮,還凝結著古人的一種審美屬性,更是“善、信、美”的傳統倫理價值觀。孟子說,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樂正子這個人是在“善”和“信”二者中,“美”、“大”、“圣”、“神”四者之下的人。作者認為“善、信、美”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底線,但還要追求更高的理想標準,那就是孟子提出的更高希望和要求,“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p><p class="ql-block"> 中國的古建筑就像是一幅中國畫長卷,所有構件都十分講究,正是因為這些考究的部件,古建筑才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民間素有“四梁八柱”之說,四梁八柱主要是代表結構的意思。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種主要結構形式,在建筑物的四個角落以及中間的東西南北方向各有一根梁,一共四根梁,負責支撐整個建筑的屋頂和部分結構。在現代漢語中往往被用作形象的比喻,強調某種事物或組織需要有一個堅實的基本架構,才能穩固發展。</p> <p class="ql-block"> “圓夢”標識,總體結構近似古代建筑堅實穩固的基本架構,標識中的“圓”形構圖,猶如古建中巨大的宮殿;甲骨文“夢”字的“床榻”,近乎古建結構中的四梁八柱,“床榻”主體像是古建中巨大的“梁枋”向兩端延展;“床腿”,如同古建中粗壯的金柱和柱礎,兩個“床腿”縱向豎筆挺立。在“圓夢”標識中心,構建起甲骨文“夢”字的立體架構,宛若一座宏大的宮殿建筑結構,不僅彰顯了建筑造型的整體穩固性和安全性,也體現了傳統建筑的對稱性和平衡感,整體結構呈現出了一種和諧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這種創作不僅是文化符號設計在漢字建筑學上的探索,也是漢字建筑美學一次敘事實踐。這種 以字為殿”的設計理念,是平面設計向空間建筑轉化新范式的有益嘗試。當古老的“夢”意境在電腦顯示屏上重現時,它復活的不僅是文字,更是對先民未知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b>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b>“圓夢”標識作為林夕草堂工作室的文化圖騰,通過時空折疊的表達和詮釋,展現出了一座連接歷史與現代的橋梁。它以甲骨文為根基,深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以印章為形態,彰顯莊重與承諾;以哲學思想為內涵,傳遞天地人和諧共生的期許。通過這一標識,讓我感受到了對古老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感受到激勵人心力量的意義所在。在未來,我希望“圓夢”標識能夠持續綻放光芒,傳播獨特文化魅力與積極向上的精神,成為文化交流與傳承的生動符號,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夢想不懈奮斗。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益明。每個人都能用文化賦能自己的方法論,創造出美好的幸福生活,也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大力量。</p><p class="ql-block"> 好了,今天給您交上的作業就是這樣,我和您相約下個周六,咱們還在林夕草堂見。下周六交上的作業題目是《圓夢標識寫給下一個千年的信》,您可別忘了來喲,我在這兒恭候您,期待能聽到您真知灼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黃帝開元紀年4722 年乙巳年四月初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耶穌誕辰紀年2025 年5月3日星期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資料恐有虛傳謬誤 敬請知情不吝賜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林夕草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蛇圓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祈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圓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鐘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螢窗】</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海丰县|
荥阳市|
琼中|
襄垣县|
根河市|
临夏县|
瑞丽市|
黄大仙区|
修武县|
垣曲县|
福州市|
常山县|
佛学|
青冈县|
西峡县|
买车|
秭归县|
镇平县|
什邡市|
富平县|
怀宁县|
鄱阳县|
浪卡子县|
蕉岭县|
榆树市|
长春市|
临澧县|
苗栗市|
务川|
邮箱|
阳原县|
克什克腾旗|
禹城市|
辉县市|
神池县|
福建省|
墨脱县|
元阳县|
阜阳市|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