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1日(第4天)陰18-23度。上午游蔣氏故居。隨后往雁蕩山,游靈巖、靈峰景區,住景區民宿。全天車程約120公里。</p><p class="ql-block">蔣氏故居位于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蔣介石出生與生活之地。抗日戰爭時期多次被日軍轟炸,新中國成立后,因毛澤東主席的指示而得到保護。</p><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了幾個主要景點。一是豐鎬房,蔣介石的主要故居。二是文昌閣,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私人別墅。三是蔣經國夫婦人居住過的小洋樓。四是玉泰鹽鋪,蔣介石出生地。</p><p class="ql-block">蔣介石故居不僅有豐富的歷史遺跡,還有剡溪的自然風光和當地特色美食。是了解民國文化和蔣介石家族歷史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溪口鎮老街東入口有一宏偉的城樓。據介紹,1930年蔣介石拆除原址的武嶺庵,興建這座武關式城樓,就是為壯溪口古鎮門面。城樓雉堞起伏,飛檐翹角,雄踞溪口鎮東,盡顯秀嶺雄關入桃源之勝狀。城門內外門額都是"武嶺"二字,外面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書,里面由蔣介石親題。</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10月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鎮。早年赴日本留學,加入同盟會,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國民黨政府總統等職務。</p><p class="ql-block">1936 年西安事變后,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1937 年至 1945 年抗日戰爭時期,領導國軍抵抗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1946 年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全面內戰,1949年1月下野回溪口居住,同年4月25日離開溪口,12月離開大陸去臺灣,1975 年 4 月 5 日在臺北士林官邸逝世,享年88歲。</p><p class="ql-block">溪口老街</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與宋美齡居住過的文昌閣。</p><p class="ql-block">文昌閣,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私人別墅,建于清雍正年間,后由蔣介石出資擴建。陳列著蔣宋當年的遺物。</p> <p class="ql-block">蔣經國與夫人蔣方良居住過的兩層小洋樓。就在剡溪河邊。面積不大,簡潔實用。</p> <p class="ql-block">1949年蔣經國夫婦隨蔣介石回鄉,就住在與文昌閣相鄰的這座小樓上。</p><p class="ql-block">這是蔣經國夫婦的臥室。</p> <p class="ql-block">中年蔣經國。</p> <p class="ql-block">溪口老街有多家照相館,不知是不是每家都有外貌與蔣介石相像的扮演者吸引游客與之合影。總之我在一小段街道就看到5個"蔣介石"。</p> <p class="ql-block">蔣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豐鎬房,是蔣氏主要故居。建于1925-1928年間,建筑面積1850平方米,內部布局嚴謹,雕梁畫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據說蔣介石曾想買下與豐鎬房相鄰的周順家以擴建,但周堅決不從,終未成功。</p> <p class="ql-block">溪口剡溪邊的彌勒像</p> <p class="ql-block">玉泰鹽鋪地處溪口武嶺路中段。是蔣介石祖父蔣玉表1871年在此開設的商鋪。</p><p class="ql-block">1887年農歷九月十五日(10月31日),蔣介石就出生樓上。1939年這里被日本軍機轟炸,1948年,蔣介石按原狀重建。保留了當年店鋪原貌及他出生時房間的相關場景。</p><p class="ql-block">玉泰鹽鋪現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出生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與母親王采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9年12月12日,侵華日軍飛機對溪口鎮進行轟炸。蔣介石原配夫人、蔣經國之母毛福梅出后門躲避,不料炸彈在鄰宅爆炸,墻倒被壓而罹難。</p> <p class="ql-block">溪口風光秀麗</p><p class="ql-block">去過許多名人故居,蔣介石絕對是親自為故居修建、保護做得最多,也是在家鄉留影、題字,留下痕跡最多的第一人。 </p> <p class="ql-block">離開蔣氏故居,乘車120公里,經奉化前往雁蕩山。下午游覽靈巖,靈峰景區。</p> <p class="ql-block">雁蕩山位于溫州市境內,有雁蕩、中雁蕩、南雁蕩三個獨立片區,總面積343.5平方公里。是中國"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歷經四次火山噴發造化出的雄奇壯麗景觀。雁蕩山引人關注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蘊深厚。</p><p class="ql-block">雁蕩山分為八大景區,其中“靈峰夜景、靈巖飛渡、龍湫飛瀑”為雁蕩三絕。</p><p class="ql-block">我們用一天半時間,游覽了靈巖、靈峰、大龍湫三個景區。以及相鄰的楠溪江美景。</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塑像。</p><p class="ql-block">徐霞客曾兩次來雁蕩山,他的游記不僅詳細記錄了雁蕩山的山水之美,還對雁蕩山的地理結構和景觀特色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描述,對雁蕩山的評價滿是贊美。</p> <p class="ql-block">靈巖景區是雁蕩山的第二大景區,有奇峰、怪石、飛瀑、幽谷,是“雁蕩山之精華”。</p><p class="ql-block">靈巖寺是景區核心建筑,始建于晉代,后多次重建,建筑風格古樸典雅,香火旺盛。</p><p class="ql-block">小龍湫瀑布是靈巖景區標志性景觀之一,落差約60米,小巧玲瓏,別具韻味。</p><p class="ql-block">靈巖飛渡極具觀賞性和刺激性。表演者身系繩索從高差270米的懸巖下降,展示先民在懸巖絕壁采集中藥的艱險場景。隨后在架設于天柱峰和展旗峰兩峰之間一根長200米,離地270的鋼絲上行走,表演各種驚險動作,展現人類與自然斗爭的智慧與勇氣。</p> <p class="ql-block">極少寫詩的作家莫言被雁蕩山的美景折服,題詩:"名勝多欺客,此山親游人。奇峰幻八景。飛瀑裁九云。石疊千卷書,溪流萬斛金,雁蕩如仙境,一見傾我心"。通俗的說明了游覽雁蕩山沒有爬山的辛苦,概括了雁蕩山的美景與特點,表達了對雁蕩山的高度贊美。</p> <p class="ql-block">靈巖寺</p> <p class="ql-block">靈巖飛渡每天上、下午各表演一場。</p> <p class="ql-block">離開靈巖即到相鄰的靈峰景區。</p><p class="ql-block">靈峰景區以奇峰、異石、洞穴、瀑布等自然景觀為主,同時融合了佛教、道教文化及歷史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沿錦溪進入景區,首先看到一聳立的巖峰。峰上部一分為二,狀如指向藍天的剪刀,又如仰天的鱷魚。清代錢賓王說“百二峰形各不同,此峰變幻更無窮”。環繞此峰觀察,依次出現“剪刀”“啄木鳥”“熊巖”“桅桿”“一帆”等造型,故有移步換景,一峰多名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錦溪中的游魚格外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兩峰相對的合掌峰與藏于兩掌之中的觀音洞頗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藏于合掌峰之中,從宋朝時就開始供奉觀音菩薩。洞最高處離山腳113米,深76米,寬14米,是雁蕩山第一大洞。</p><p class="ql-block">洞內依巖構筑九層樓閣,從山腳到達頂層要爬403級石階。是我們在雁蕩山唯一需要攀登的景點,不少旅伴沒有上去。</p><p class="ql-block">頂層正殿供奉觀音菩薩,旁立十八羅漢,莊嚴肅穆。</p><p class="ql-block">在觀音洞第七層向外觀看,對面山崖據說是“一指觀音”,“側面觀音”與“地藏王”形象。</p><p class="ql-block">按照佛教慣例,沒有拍攝殿內佛象。</p><p class="ql-block">觀音洞在山下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中看對面山峰。</p> <p class="ql-block">靈峰夜景是景區重點推薦,時至黃昏,天色漸暗,原先清淅的山峰逐漸朦朧,呈現出另外一些形態,經導游提醒,還真能看出一些諸如人物、動物的特別形象。</p> <p class="ql-block">4月22日(第5天)晴19-26度。上午游大龍湫景區,隨后去"楠溪江國家風景名勝區",再到仙居"高遷古民居",晚住仙居縣城。全天車程約120公里。</p> <p class="ql-block">大龍湫景區在“雁蕩三絕”中獨占鰲頭,在宋代便天下聞名。沿溪邊徐霞客古道前行,周邊高聳入云,形態各異的巖嶂羅列,隨角度變化,形態不同,饒有趣味。剪刀峰、連云峰、千佛巖,一路奇峰絕壁,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火山噴發后形成的空心石球難得一見。</p> <p class="ql-block">流紋巖。</p> <p class="ql-block">這個巖石也有多個名稱。走一小段又是另一景象。</p> <p class="ql-block">“大龍湫瀑布”是雁蕩山是景區的核心景觀,單級落差排中國第二,達197米,飛流直下,氣勢磅礴。瀑布的下方的梅雨潭清澈見底,周圍綠樹環繞,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早在唐代就有文人墨客在大龍湫留下詩文。宋代詩人蘇軾亦留下“雁蕩經行云漠漠,龍湫宴坐雨蒙蒙。”贊美大龍湫瀑布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大龍湫瀑布</p> <p class="ql-block">10點離雁蕩山大龍湫。半小時即到達同屬雁蕩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楠溪江景區。 游覽被稱作“浙南天柱”“華夏之冠”的"石桅巖景區"。</p><p class="ql-block">沿南溪鵝卵石鋪成的步道前行約20分鐘,欣賞古詩中"赭壁桅墻峰獨峻,慣看野水逐閑鷗"美景,又乘電動木船,感受“舟行碧波 上,人在畫中游。"的秀色。</p> <p class="ql-block">離開楠溪江,前往仙居縣高遷古民居。</p><p class="ql-block">隨后的高遷古民居、神仙居、杭州行程,記錄在《大美中國.浙江山海》(三)之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平邑县|
冷水江市|
共和县|
宣恩县|
枣阳市|
报价|
南平市|
乐亭县|
赤壁市|
探索|
永济市|
青神县|
万宁市|
海兴县|
南乐县|
眉山市|
新宾|
泸州市|
竹北市|
保德县|
文登市|
盐亭县|
那坡县|
耒阳市|
雷州市|
潞西市|
通海县|
徐州市|
平乐县|
佳木斯市|
和田市|
米脂县|
衡水市|
靖宇县|
昌乐县|
道真|
温泉县|
福泉市|
淮阳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