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去波蘭旅游沒有去過克拉科夫,一定會非常遺憾的。而去了克拉科夫沒有參觀過維利奇卡鹽礦,那就如同到北京旅游沒有參觀過故宮、頤和園一樣,肯定是個傻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克拉科夫是波蘭最古老、最具文化底蘊的城市。從10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克拉科夫在將近700年間都是波蘭的首都。今天的克拉科夫,流經全城的維斯瓦河上的龍形云影,依舊徘徊在瓦維爾城堡的尖塔間。鵝卵石街道上,中世紀的馬車鈴聲與有軌電車的轟鳴交響,市政大廳和大教堂哥特式的建筑在老城廣場上投下的陰影,仍在傾訴著這座城市千年的榮光與傷痕。展現在游客眼前的童話般的穿越時空的美景,給人留下著心靈與視覺的極大震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克拉科夫是永遠值得一游的地方,而維利奇卡鹽礦,更以它千年積淀的歷史韻味成為克拉科夫旅游的靈魂之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穿過克拉科夫老城的喧囂,向南驅車十五分鐘左右便到達維利奇卡礦區。在游覽前,我們大多數人對鹽礦這個景區知之甚少。懵懵懂懂跟著導游走進景區大廳的大門,右側是一條通向礦區深井的步行道,邁過青銅大門,據說通向地下三層的游覽區需要走300多個臺階。也許當地的工作人員看我們是一群老人,直接將我們帶到左側的電梯間。這是一架老式的礦工用的豎井電梯,舊制的鐵框架內一次能擠下9個人。我們就這樣人貼著人,在“咔咔”的轟鳴聲中被帶到地下64米的深處。走出豎井,強烈的感官反差使人極為震驚。地下礦道寬敞、明亮、潔凈,清新的流動著的空氣中夾著一絲絲潮濕的鹽霜氣息。礦道每過一段便有一扇木制的大門,它把游客一段段隔離開。在礦道比較狹窄的地方也不覺得擁擠和喧鬧。礦壁是自然的深灰色或淺褐色,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水晶般的光澤。原來這些礦道是在巖石般的鹽巖中開掘出來的通道。礦道蜿蜒曲折、四通八達,很多路段的墻壁和頂部是用木制結構支撐著,粗壯結實的原木一根摞著一根、一根挨著一根,構建成非常壯觀的建筑結構,行走其中很容易讓人忘記這是在地下數十米至數百米深的礦井當中。行走沒多遠,就能看到深礦中一個個被開掘挑開的巨大空間。在那里可以看到13世紀以來的鹽礦采挖的工具和場景。有礦工的雕塑、有馬拉動的絞車、水轉輪、燃燒甲烷的機器,有保存完好的礦井工具和許多特殊的裝置,包括電動的通風和空調系統等等。可以看到幾個世紀以來鹽礦發展的歷史進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鹽礦工地的現場展示,而是一個鹽礦的歷史博物館,是對700多年來,歐洲礦井理論與技術的發展的獨特而完整的見證。它展示了中世紀以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展示了人類科技進步對鹽業開掘甚至對世界工業發展的深刻影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看到此處心中不免有幾分感慨。歷史不一定都是罪惡和黑暗,就看你想展示什么。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它的進程往往包含著滋養未來發展的寶貴財富和沃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順著盤旋的木梯一直往下走,從地下64米到110米,再到135米的深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第二層,令人難忘的莫過于處在礦區深處的地下鹽湖,照明燈讓深處黑暗中的鹽湖光影斑駁,湖水因高鹽度呈現奇異的綠光,恍若幻境。鹽礦內最讓人驚嘆的莫過于走廊兩側的教堂和大量用鹽巖雕刻而成的藝術品。這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來自中世紀的審美理念和對于宗教的虔誠,讓人恍如置身于華麗恢弘的歐洲宮殿之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參觀途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圣金嘉公主禮拜堂。順著木梯往下走,在101米的深處,突然看到一個巨大而精美絕倫的空間,在上方玄幻般的頂棚下,懸掛著數盞用鹽巖雕刻而成的大型吊燈,禮拜堂的鹽壁上雕刻著無數精美的宗教塑像,包括:根據達·芬奇名畫創作的鹽制浮雕《最后的晚餐》,《加利利婚宴》鹽造浮雕(AntoniWyrodek于1929年作)、約翰·保羅二世教皇鹽雕塑像(Stanis?awAnio?于1999年作)、魯爾德圣母鹽雕(JózefMarkowski于1903年作)以及題為《十二歲的耶穌在圣殿》的鹽制浮雕(AntoniWyrodek于1928年作)等等,都是為了紀念神話中給波蘭帶來鹽礦的金嘉公主而修建的。里面每一件物品,還包括墻面上的裝飾、地板、天花板、祭壇等,其精美程度都令人嘆為觀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禮拜堂高10-12米,長54米,最寬的地方有18米,其總面積不亞于一般城市中的大型教堂。而特別要強調的是:礦區內所有的雕塑和建筑都是有礦工自己完成的。圣金嘉禮拜堂竟然僅僅是由三位礦工經過60多年的辛勤雕琢而建成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據統計,在維里奇卡地下礦區總計有大小各異的教堂40多座。礦區地下總共有九層,縱深達327米,巷道總長度約270公里。目前,也許出于安全考慮,能供一般游客參觀游覽的線路只有地下三層。地下礦區內除了教堂之外,還建有博物館、溫泉療養院、大型餐廳、商場等設施。它從公元十六世紀開始就正式對外開放,是歐洲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維利奇卡和博赫尼亞鹽礦于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平均每年到此參觀旅游的人數達150多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維利奇卡景區已經不能單純用“鹽礦”二個字來概括。它是一座地下城市,也是一座地下宮殿。它是波蘭社會文明、信仰以及社會進步的反照和結晶。這座開采了700多年的地下王國,正以鹽的晶體為語言,書寫著一部關于人類文明的立體長卷。當人們在暗無天日的深處勞作時,他們仍以堅強的意志和信念創造著美與神圣的時候,地獄也被化作天堂的前廳。維利奇卡的奇跡不在于歷代統治者從地心獲取了多少白色黃金,而在于波蘭人民竟把最艱辛最黑暗的勞作之地,建成了超越時空的圣殿——每一粒鹽晶都成為凝固的史詩,每一條礦道和階梯都成為通向永恒的螺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寫于2025年5月2日 北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流經克拉科夫全城的維斯瓦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克拉科夫老城的瓦維爾城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穿梭于城中的有軌電車和馬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參觀維利奇卡鹽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地下鹽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圣金嘉禮拜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地下商店</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都昌县|
河南省|
军事|
天峨县|
玛纳斯县|
海伦市|
沈丘县|
泽州县|
丰县|
吉安县|
德江县|
忻州市|
涟水县|
赣州市|
无锡市|
舞钢市|
博客|
吴旗县|
富平县|
合作市|
海原县|
玉树县|
康乐县|
商城县|
宁远县|
商水县|
清河县|
乐山市|
阳春市|
临沂市|
连云港市|
专栏|
三都|
武胜县|
湘西|
霍邱县|
兴国县|
昌吉市|
千阳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