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追夢<br> 十四中學 初三吳妙涵<br> 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 <br> 一一 題記<br> 青春往往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熱烈的時間,人們都說現在的我們擁有青春正是奮進追夢的好時光。少年驕陽似火,明媚耀眼。<br> 夢想是個人成長的動力也是民族和國家進步的源泉。跳水界的“跳水皇后”郭晶晶在勇奪多冠退役后,為扭轉中國被裁判針對的現象,考入世界裁判隊,輔佐中國姑娘們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這一切的出現,不僅是因為郭晶晶對跳水項目的熱愛,而是他對追夢的負責。這也應了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br> 步入初中的我們學習增加了許多,可最為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政治書上的那句“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學習的增加也使我有些許的不適,最終還是在一次考試中體現出來。那天陽光明媚,可我的內心卻“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我坐在草坪上,心中久久不能平復,直到一聲“喂,小老弟”轉頭一看,竟是平日里和我不對付的同桌。“你也是來嘲笑我的嗎?”我低下頭去,無奈的問道。他卻說“這里光線不好,但空氣清新,成績不好,但心情不能差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就是一次沒考好嗎?下次好好考不就好了?”<br> 伴隨著他的話,我抬頭便看見主席臺上顯眼且明亮的大字。“青春”和“夢想”,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話,“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盡。”是啊,正值大好青春的我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正是追夢的大好時光,又有什么可放棄的呢?于是我便“付諸行動”,終于在一次大考中獲得了自己的“青春勛章”。<br> 這又怎么不算一次奪冠呢?<br> 我想說,青春是一種堅持,昭示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夢想是一種希望,帶領著我們踏出層層困境。就讓我們踏著青春的臺階,一步步走向未來,實現夢想吧!</h3> <h3> 重溫歲月的足跡<br> 十四中學 初三賈博嫣<br> 時光如梭,轉瞬即逝,歲月如同潺潺的流水,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流逝?;赝^去的歲月里,最讓我難忘的是家鄉的那條石板橋。<br> 小時候,鄉村的路大多都是土路,下雨天腳上沾滿了泥土,那條不同尋常的石板路引起了我的注意。<br> 這條石板路已經有了年月了,經過歲月的風霜洗禮。它的臉上也刻下了深深的皺紋。路肩被磨得光滑,石板的邊緣也凹凸不平,四周長滿了青苔。<br> 久經滄桑的石板路,看上去似乎安然地守著那份獨有的寧靜和沉默。亙古不變,但它的一年四季卻是各具特色。<br> 春天的石板路是柔和的,隨著萬物復蘇,花朵和小草緩緩展露新芽,給石板路增添了活力;炎熱的夏天驕陽酷暑,烈日當頭,樹枝上的蟬鳴,讓人心生煩厭煩;當你口干舌燥時,只要一走到樹蔭邊的青石板路上,就會覺得傳來陣陣涼風,將心中的煩悶與燥熱一掃而空。<br> 纏綿的秋季,我經常撐著一把小花傘同家人一起去欣賞那美麗的秋景,踏著青石板走在煙雨朦朧的老街上。秋雨后撲面而來的泥土的清香。伴隨著屋檐滴落的雨聲,組成一支歡樂的交響曲……<br> 白雪皚皚的冬天,紛紛揚揚的大雪如約而至,青石板路上像鋪上了一層毛茸茸的雪毯,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聲,雪中留下一串串的小腳印兒,給寂靜的老街帶來些許的溫馨。<br> 這條青石板路伴隨著我的成長……<br> 隨著社會的發展,故鄉的土路早已變成了水泥馬路,那條熟悉的青石板路也不見了蹤影。回望過去的歲月中,那條石板路承載了我兒時的美好的回憶,雖然它已不復存在,但那段時光為我歲月的足跡中添上了濃濃重彩的一筆,留下了我永生的回憶。</h3> <h3> 昔日的足跡<br> 匯福學校 初三吳沐晨。<br> 華北地區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我每天忙碌奔波,但身上卻永遠系著一根線兒。<br> 那根線跨越千山萬水,拴在一座溫潤如玉的古城上一一那便是我的故鄉。<br> 風箏<br> 在晴朗的日子里,沒有風箏的天空是不可設想的??纯窗?,天上掛著一輪金燦燦的太陽,溫和而穩定的散發著熱力。<br> 你看!那碧綠的護城河,張開溫暖的懷抱,將古城護得安閑舒適。像搖籃中的嬰兒那樣沉沉欲睡,這時候若是缺少幾片風箏,不免是顯得有些遺憾。<br> 在城中各處,風箏便不可避免地飛起來了,伴著孩童的笑聲,風箏如鷹如虹。青龍彩鳳,珠光寶氣,不可一世。它在天空中巡視,孩子們都在較勁,爭著搶著把風箏放的更高,飛得更遠。古城上空有無數只風箏自由翱翔。<br> 巷子<br> 巷子是古城的象征,必不可少的。只有踏進滴著水珠的巷子,你才算是真正來到古城巷子,巷子是古城的血管與經脈,彌漫出最濃郁的人間的煙火氣,鄰居間的親密,巷子里小販們的吆喝聲,聲聲入耳……<br> 小院里的各種蔬菜,掛著露珠,在晨風中搖曳著……一叢叢的小草小花的香氣彌漫在巷子里;一樹樹金黃的銀杏樹在巷子里似乎當了衛兵,巷子里人與人之間安靜而親密……<br> 方言<br> 如果說巷子是古城的血管兒,那么方言便是古城的魂靈,因為大家都說著同樣的方言。鄰里間也就沒有那么生硬的冷漠,反而充滿了溫情與愛戴。<br> 依稀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從家里偷偷跑出來玩,在巷子里迷失了方向。這時有一位老婆婆將我安全地送回家中。<br> 我與故鄉有一線之連,那是思念凝成的“線”,線的那頭拴著`故鄉,這頭兒便拴著我的心。離家越遠,線就系得越緊,我的身后總拖著一縷濃濃的思念,且越發深重,這便是昔日的足跡。</h3> <h3> 心隨境轉,所見各異<br> 燕郊中學初二姬崧赫<br>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給人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說明了因人而異,所見不同的道理。<br> 同樣的有人喜歡站在最高處,享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磅礴氣勢;有人喜歡看海面濺起驚濤駭浪,洶涌熱烈的激情;也有人喜歡探索密林深處的冒險精神與青樹萃蔓之景;更有人喜歡小石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帶給他的寧靜與美好……<br> 蘇軾的一生行走在數次被貶官的路上。然而他卻總是保持一種十分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這告訴我們,哪怕你的人生支離破碎,只要你有一顆樂觀的心,你就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哪怕你前途一片黑暗,只要有一顆豁達的心,他就會為你點亮前方的路。<br> 然而心處悲哀的人,總是以悲觀的角度去看世界。就像秋天到了,悲觀者的第一印象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心中滿是悲涼與無奈;而樂觀者則是“我言秋日勝春朝”。他們總能發現生活中的“晴空一鶴排云上”的美好,且將自己置于秋季豐收的喜悅當中。<br> 如果生活給我一場晴天霹靂,我將會視它為人生中最美麗的煙花;如果生活帶給我許多煩惱,我會將它化為我努力奮進的動力;如果生活像一把刻刀,用它雕刻出更完美的人生。<br> 因人而異,所見不同,讓我們帶著會當凌絕頂的志向和洪波涌起的激情,與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心態,去闖蕩出更美好的人生吧!</h3> <h3> 因人而異,所見不同<br> 燕新學校 初二姜維昊<br> 有人說美的風景在高處,有人說更誘人的景致在少有人去的小路上,還有人說最壯麗的景觀還沒看到,說法不同,原來是每個人的體驗和心里感受不一樣罷了。<br> 面對相同的情景時,悲觀者可能會報怨當時的情景,而樂觀者面對景觀都萬分欣喜。在不同人們的眼中,往往呈現不同的模樣,正應了“因人而異.所見不同”那句話!因為人們的生活中背景,環境,經驗都有所不同,于是各自有了異樣的思考與見解,人生道路上每一處風界都是美麗可觀。因為人們盡有所好,各有所求,猶如畫家在畫布上揮毫潑墨、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畫卷上揮灑自己喜歡的景色,塑造出獨一無二的色彩與線條在浩瀚的宇宙中,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一的星辰,人與人的存在狀態各具不同,各顯特色,生活中每一個人,猶如獨特的筆墨風景,給人留下不同的感慨。在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景,我們要學會欣賞這千姿百態的人生風,這就是我們人生旅程中最寶貴的一道財富。<br> 無論世界給予我們什么樣的遭遇,我們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便能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景色,領略更絢麗多彩的風景。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學會欣賞。這樣我們才能在差異中尋到共識,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景。</h3> <h3> 因人而異,所見不同<br> 潤德學校 初二田翃宇<br> 觀察一件物品時,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心境也同樣主導著你對這件事物的看法,如同沙漠中的半杯水,悲觀者認為這空了半杯;而樂觀者卻認為這是個滿杯。<br> 一本好書或一篇好的作品,需要作者懷有正確的世界觀,細細的品讀,方能品出書中內容的滋味,例如《堂吉訶德》中的唐吉歌德,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呢?有人說他是一個被理性放棄的人,有人說他是一位感性的神。唐吉訶德將感受放在感覺上,同一事物眼中是不一樣的,如從那個被認作巨人的風車。唐吉訶德用不同的眼光,看見了巨人,并向他沖鋒。<br> 心境也隨著我們的變化而改變的。<br> 我剛看這本書時,主人公的愚昧在我腦海中扎了根;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再讀此書時,這位感性的神似乎不再瘋癲,他如同我的童年一樣,扮掩著只屬于他與仆人桑丘的騎士。<br> 因為人的心境不同,導致價值觀也不同,導致價值觀各異。<br> 觀察需要有一雙慧眼,更重要的是要調節我們的心境,然后才能讓我們看到正確的世界觀,正確地看待這個獨特的世界,這就是真正的因人而異所見不同。</h3> <h3> 因人而異,所見不同<br> 十四中學 初一李雨涵<br> 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認為有半杯是空的,而樂觀的人會認為杯子里有滿杯水。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所以感受也不同。<br> 有人說美麗的風光在高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壯闊;有人說更誘人的風景在少有人走的小路上,“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幽靜;還有人說最壯麗的景觀還沒有看到。因人而異,所見不同。<br> 美麗的風光在高處,正如蘇東坡的樂觀豁達的心態。蘇東坡多次被貶,卻依然能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蘇東坡在和幾個朋友說說笑笑的時候,突然下雨,幾個朋友都慌慌張張的找地方避雨,蘇東坡卻坦然寫下《定風波》。<br> 更誘人的景致在少有人走的小路上,正如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清幽。<br> 人們通常會因為獨自在一個地方而感到孤獨,但王維卻認為明月可以與自己作伴,所以并不感到孤獨,并且能夠發現這其中的美好。<br> 面對同一件事,每個人看待它的想法、態度不同,所以感受也不一樣了。悲觀的人通常只能看到事情壞的一面;而樂觀的人卻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能以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br> 這便是:因人而異,所見不同。</h3> <h3> 水月無痕 <br> 十四中學 初一高赫梓 <br> 水月無痕,亦有痕。憶水月,憶水月橋,又憶家鄉。我們的村子是上了年紀的百歲老人,老舊式的裝修,精細的工藝,龍門頭,竹瓦房,一應俱全。雖然偶爾有黃鼠狼找雞拜年,但大家都毫不吝嗇。<br> 最憶水月橋的韻味 <br>快夜晚的時候,夕陽西下,樹上棲息著點點雀鴉,百鳥歸巢,余輝盡情的灑在它們身上湖水照映著水月橋,偶爾有幾個大雁從橋上方飛過被湖水照映,也頗有一番韻味。<br> 最憶水月橋的水。<br> 水月橋上方有一條小瀑布,流下來的水甘甜,回味無窮,讓人喝完一杯還想喝一杯,村里有老人,小孩生病都會有人家在取上一瓢喝雖然他們知道這是迷信但都只是對水月橋的信仰罷了,聽村里老人說,從前有個老人來取上一瓢身體好了不少,他還給將要枯死的搖錢樹取上一瓢,誰知遙錢樹竟然枯木逢春活了過來,這也是村里不少人深信河水的傳說。<br> 最憶水月橋的節日<br> 每年過春節時,家家張燈結彩,可能是怕“年”這個怪物的擾亂,大家把水月橋也扮成了個“花”姑娘,為什么這么說?是因為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買來一展燈籠掛在嬌上,小孩子在橋上畫上:新看快樂”的字樣,好似橋也過了個“好年”。<br> 在元宵節的夜晚,每個人家都會出來給已故的親人放花燈,乞求親人在那邊過的好一點,不用擔心,請他們安心,聽說水月橋也會幫忙保佑親人的平安,每每看見水月橋的水波,就會以為是親人來給我們送信了。<br> 最憶水月橋的人<br> 團結,有愛是這個村里的標配,村里的老人會一直堅守水月橋,年輕人會帶著水月橋的夢想走出村莊,小孩會把童年最美好的記憶留在水月橋,讓水月橋保留兒時最美好的純真,就這樣一代又代的傳下去,這就是水月橋的人,在我的記憶里是那樣質樸,純真。<br> 如今的水月橋似乎被我們弄棄了,當我每年又到老家看望這個老人,它的身上不再華麗布滿的只是一層層的廣告衣服,小瀑布也不復生機,便成了一潭死水,它永遠的消失了,水月無痕,但水目橋的一切是不會被遺忘的。<br> 水月無痕,亦有痕。</h3> <h3> 閱讀有感<br> 匯福學校 初一陳瑞麒<br>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能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但我還是愿意用我手中的筆,來創造出我自己所做的故事,筆中可以流露出真情實感,很多作家都創作出屬于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物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品質。<br> 魯迅先生,他棄醫從文,拿起筆桿子,寫出了《朝花夕拾》,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出了童年的快樂;巜藤野先生》描繪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面貌。批判、諷刺了人們精神麻木的狀態,為了拯救中國他決定棄醫從文。<br> 老舍的《駱駝祥子》通過祥子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施耐庵的《水滸傳》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走上反抗的道路,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敗及罪惡,官逼民反。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br> 及時雨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智多星吳用足智多謀、沉著冷靜、講信重義;豹子頭林沖,武藝高強、有情有義、顧全大局。<br>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仁義重情、胸懷大志、禮賢下士;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曹操生性多疑,陰險毒辣。<br> 閱讀滋潤了我的心田,開闊了我的視野;閱讀豐富了我的知識,學會了做人的道理;閱讀是我的朋友,陪伴我戰勝了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與坎坷。</h3> <h3> 總有一種向往<br> 十四中學 初一關淼<br> 總有一種向往,是人民之希望;總有一種向往,是光明之永恒;這永恒的光照射世界之絢爛,照射出時代之美好。<br> 總有一種向往,向往盛世之繁華;總有一種繁華,需要有人去照亮。拿起古卷,濃煙滾滾,戰火連綿,君王暴政,民不聊生。從不停歇的戰火,戰死沙場的士兵,食不果腹的百姓,這一個個畫面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黑暗所覆蓋,偏偏君王不覺,依舊花天酒地,百姓苦不能言,使著黑暗不斷蔓延??蛇@黑暗又不夠黑,吞不盡人民的向往,吞不盡人們的希望,吞不盡世界之光,正因人性不被黑暗所吞噬,所以才能有陳勝、吳廣的起義,才能有人們的支持。<br> 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希望不敗,向往不敗,雖然人少,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即便是這樣,微弱的光亮也能引起人民的共鳴,也能點亮這黑暗的時代,這是他們以血肉點亮的燈,照亮了他們的向往。<br> 總有一種向往,向往時代之和平;總有一種和平,需要用生命所書寫。<br> 書一頁頁的翻,翻開了那世界的割裂,戰士的犧牲,人民的麻木,這個時代是金黑色的,黑暗不止吞噬了人心,也使人們變得貪婪,人們沉迷于歌舞升平,迷了眼,便看不見窗外同胞的鮮血。這個世界仿佛被蟲子啃食過的蘋果,可這里卻出現了一群人,以生命為歌的人,他們組成了一個組織--中國共產黨。留學回國的魯迅棄醫從文決定拿起筆桿喚醒沉迷于夢境的中國人,他們用生命書寫,用鮮血點亮了明燈,驅散了黑暗,喚醒了時代,喚醒了人民向往,點亮了他們的向往。<br> 總有一種向往,以生命為歌;總有一種向往,以人民為光,這種光是永恒的,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只要向往不滅,希望不滅,燈火便不滅,現如今,我們最為新時代青年,應作為下一個點燈人,化為點點星火,點亮時代,點亮我們的向往。</h3> <h3> 那是一次成功的嘗試<br> 燕新學校 初一金晶<br> 生活中沒有對新知的渴望和嘗試是索然無味的,要去不斷發現突破自我,這樣才能感到生活的樂趣。<br> 當看到其他孩子品嘗著自己制作的美食,我就感到十分羞愧,因我手笨,連煮方便面都做不好,所以我對燒水做飯一直都有陰影。<br> 有一次媽媽要出門辦事留我自己在家,可我不會做飯啊,只能依靠手機點外賣,媽媽一看這樣可不行,于是媽媽決定教我做飯。<br> 開始媽媽讓我先洗雞蛋和西紅柿,她決定教我做西紅柿炒雞蛋,洗食材時還很順利,可在打雞蛋時困難就出現了,我總是把雞蛋殼打進碗里,媽媽讓我力氣再大一點,果然碗里就沒有雞蛋殼了,把西紅柿切完和雞蛋一起炒,再加點鹽,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好了。<br> 品嘗時我發現菜有點咸,經過不斷的調整,終于一道美味的菜就做好了。<br> 除此之外,媽媽還教我如何做其他菜,終于我不用再羨慕別人會做菜,我也擁有一道自己的拿手菜,可以自己做一道美味的菜肴,一次次的嘗試使我與新的事物接觸,這樣才能體會到新知帶來的快樂。</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鹤庆县|
仲巴县|
德州市|
屯昌县|
中西区|
开封县|
云南省|
吴江市|
永寿县|
顺昌县|
防城港市|
高邑县|
惠安县|
惠来县|
亳州市|
商丘市|
平武县|
安宁市|
越西县|
新竹县|
清苑县|
饶阳县|
兴和县|
建德市|
永丰县|
青田县|
中阳县|
涞源县|
马关县|
自贡市|
德庆县|
将乐县|
都兰县|
都江堰市|
分宜县|
合肥市|
平塘县|
金山区|
镇宁|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