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崔建井</p><p class="ql-block">圖/網絡</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童年</p> <p class="ql-block"> 蕭縣記憶:老家童年捉知了猴</p><p class="ql-block"> 蕭縣黃河故道位于安徽省蕭縣的最北部,與江蘇徐州銅山縣接壤。這里有一種爬行蟲子,當地人叫知了猴,可以食用,皮可以入藥。</p><p class="ql-block"> 黃河故道兩岸是沙質土壤,種植了大面積蘋果、葡萄、梨等,這給知了猴生長與繁殖創造了很好的條件。</p><p class="ql-block"> 7月地溫逐漸升高,雨水也多了起來,在晚上天剛剛黑下來時,是知了猴出土、上樹、蛻變的時候。</p><p class="ql-block"> 在70年代農村生活單調,沒有什么娛樂活動,而去樹林、果園捉知了猴,便成了村民必做的事情。每逢下雨打雷,是知了猴出土的最好時候,村民三三兩兩拿著手電筒,帶著棍子,拎著小桶,到樹林、果園里捉知了猴。</p><p class="ql-block"> 帶棍子作用一是防身,農田里有時會出現蛇等。二是知了猴爬到樹上較高的地方,可以用棍子輔助把它挑下來。</p><p class="ql-block"> 捉知了猴要掌握好時間,如果時間早了知了猴還沒有出土,它會潛伏在泥土里,并在上面開一個小觀察孔,等待天黑時才破土而出,所以這時候要仔細尋找。如果發現地上有松動小孔,可能就是知了猴準備出土,這時要小心翼翼把孔開大些,再用小棍或手指引誘它向上爬出,如果動作大了驚動它,可能就會縮回孔里,這時就很麻煩、很費時間。</p><p class="ql-block"> 如果捉知了猴的時間晚了,知了猴已經爬到樹上很高的地方,只能望猴興嘆了。</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最瘋狂的捉知了的辦法,就是在樹下生起一堆火,人員爬到樹上,晃動樹枝,知了由于驚嚇,只有向有火光的地方飛去,知了遇到火苗蟬翼燒掉,無法再飛起,只有被活捉,這樣一晚上能捉到半盆知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還有兩種捉知了的辦法,一是用一根長棍子幫上面筋粘知了;二是用一根棍子,幫上塑料袋套知了,不過這個辦法效率很低。當然捉知了不在于多少,主要是享受這個快樂過程。</p><p class="ql-block"> 捉知了猴是一個辛苦而又快樂的事情,而吃知了猴是一個享受的事情。把捉到的知了猴洗干凈放在盆里,撒上鹽防止脫皮。第二天中午先用麥秸生火,把鍋底火苗燒起來,鐵鍋很快就會被燒熱,鍋里加上自家做的豆油,等鐵鍋里油熱時,把蝶了猴放進鍋,頓時鍋里吱吱作響,熱氣升騰,香氣撲鼻。</p><p class="ql-block"> 還有就是用鐵奧子做烙饃,用洛饃卷起香噴噴的油炸知了猴,味道美極了,這在七、八十年代算是一道上等佳肴。</p><p class="ql-block"> 童年捉知了猴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還有就是勇敢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聽老人說,知了從產卵到樹枝掉落到泥土里,才能生長成知了猴,這個繁殖過程需要很長時間,當時擔心如果知了猴被捉完了怎么辦呢?可是知了猴還沒有被捉完,我已經長大了,并離開了生我養我的家鄉。</p><p class="ql-block"> 歲月就像家鄉的故黃河一樣源遠流長,它見證了歲月的輪回更迭與變遷,也見證了童年捉知了猴的快樂。</p><p class="ql-block"> 羅大佑歌曲《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聽著這首歌仿佛又回到了快樂的童年,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仿佛又聞到了那油炸知了猴的濃濃香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根據資料:蟬有著像針一樣中空的嘴,可以刺入樹體,吸食樹液,是一種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蟲。蟬交配前會發出求偶聲,卵產在木質組織內,若蟲一孵出即鉆入地下,棲息于土中,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經5次蛻皮,需幾年才能成熟。當蟬蛹的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時,就開始蛻皮,整個過程大約1小時左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蟬脫下的殼可入藥,中醫稱“蟬衣”、“蟬蛻”,其性涼,味甘、咸,歸肺、肝經,可宣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用于治療風疹瘙癢,疥癬。</p> <p class="ql-block"> 馬燈、風箱、土灶臺</p><p class="ql-block">文:建井</p><p class="ql-block">圖:圖片選自網絡</p><p class="ql-block">原創作品,敬請欣賞。</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建井,蕭縣人,1964.11 ,二級建造師,礦建工程師,爆破工程師,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技術論文65篇,在《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攝影文章近百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詩人,只是一個有18年農村生活經歷的農家弟子,后來又從事煤礦工作礦工。我熱愛我的家鄉和家鄉山山水水,我喜歡旅游攝影,喜歡記錄一些感受。我的文章受到朋友的關注,特別是一些真摯感人的留言讓我感動,謝謝你們的支持與厚愛。</p><p class="ql-block"> 由于水平有限,可能有些詞不達意或有謬誤之處敬請諒解。希望我的文章能對你們有所啟發,有所幫助。</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的文章能夠讓你喜歡或能夠與你產生共鳴,敬請您關注、點贊加評論,再次表示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称多县|
双桥区|
五台县|
利川市|
新龙县|
科技|
鄢陵县|
鹤庆县|
城步|
乡宁县|
二连浩特市|
安龙县|
砚山县|
会宁县|
汽车|
南投县|
漾濞|
安西县|
剑川县|
河南省|
嘉祥县|
枞阳县|
榆树市|
平山县|
肃南|
茂名市|
上饶市|
普兰店市|
疏勒县|
阆中市|
峡江县|
原平市|
英山县|
临猗县|
大渡口区|
庆安县|
永宁县|
宜州市|
阿拉善左旗|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