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薛宏新/西葫蘆</p><p class="ql-block">西葫蘆這物件兒,擱咱豫北地界兒,鄉親們都喊它“角瓜”,也有人叫它“小瓜”,聽著就透著股子親切勁兒。這瓜啊,原是北美洲南邊兒的稀罕物,漂洋過海到咱中國,是十九世紀中葉那會兒,從歐洲引進來的。如今呢,南北地里都能見著它的影兒,跟那地里的莊稼漢似的,皮實得很,隨遇而安。</p><p class="ql-block">西葫蘆,是葫蘆科南瓜屬的蔓生草本,莖上棱棱溝溝的,摸著糙手,卻透著股子生命力。葉柄兒粗壯,跟小胳膊似的,上面還長著短剛毛,像是穿了一身刺猬衣裳,防著那小蟲子來啃。葉子呢,硬挺挺的,三角形,彎缺半圓,綠得發亮,像是剛從油缸里撈出來似的,底下那面兒顏色淺些,葉脈上糙毛密布,跟老農的手掌紋似的,藏著歲月的痕跡。</p><p class="ql-block">要說這西葫蘆的花兒,那可是真俊。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得跟小指頭似的,棱角分明,黃褐色的短剛毛密布其上,像是穿了一身盔甲。花萼裂片兒細長如針,花冠金黃,頂兒尖尖的,像是小娃娃戴的金冠。雄蕊的花絲兒長,花藥靠得緊緊的,像是一群小兄弟摟著脖子,熱熱鬧鬧的。雌花呢,也是單生,子房卵形,看著就結實,將來能結出大瓜來。</p><p class="ql-block">這瓜的果梗兒,粗壯得很,棱溝明顯,果蒂兒那兒粗些,像是個小喇叭口。果實形狀嘛,因品種而異,有的長條條的,像根大香蕉;有的圓滾滾的,像個小皮球;還有的彎彎扭扭,像是老農背上的扁擔。種子呢,卵形,白白的,約莫二十毫米長,邊緣拱起,鈍鈍的,看著就憨厚。</p><p class="ql-block">咱豫北這地界兒,種西葫蘆可是門兒清。春天一到,地解了凍,老農們就忙著翻地、施肥、下種。這西葫蘆啊,不挑地兒,肥的瘦的,沙的黏的,都能長。種下沒幾天,嫩芽兒就拱出土來,綠油油的,看著就喜人。再過些日子,秧子就爬開了,順著竹竿兒、樹枝兒往上竄,像是個小娃娃急著看外面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西葫蘆,長得快得很,一天一個樣兒。早上看,還是個小花苞;晚上瞧,花兒就開了,金黃金黃的,招得蜜蜂、蝴蝶直往跟前湊。花兒一謝,小瓜就冒出來了,起初跟小拇指似的,沒幾天就長成大個兒了。老農們看著滿架的瓜,心里頭那個美啊,就像是看著自家的娃娃長成了大小伙子。</p><p class="ql-block">說到吃西葫蘆,咱豫北人可是有講究。這瓜啊,皮薄肉厚,水靈靈的,生吃都甜絲絲的。不過呢,咱一般不生吃,都是炒著吃、燉著吃、包餃子吃。炒西葫蘆啊,得切薄片兒,跟雞蛋一塊兒炒,金黃翠綠,看著就誘人。燉西葫蘆呢,得切大塊兒,跟五花肉一塊兒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那滋味兒,美得很。包餃子吃呢,得剁碎了,跟肉餡兒拌一塊兒,包成元寶似的餃子,下鍋一煮,皮兒薄餡兒大,咬一口,湯汁兒直流,香得人直咂嘴。</p><p class="ql-block">小時候,家里窮,一年到頭吃不上幾回肉。可到了夏天,西葫蘆下來了,娘總能變著花樣兒給我們做好吃的。有時候是西葫蘆糊塌子,有時候是西葫蘆燉豆腐,有時候是西葫蘆餡兒餃子。那會兒啊,覺得西葫蘆就是天下第一美味,比那山珍海味還強。如今呢,生活好了,啥山珍海味都吃過,可總覺得少了點啥。想來想去啊,還是少了那股子家的味道,少了那股子娘的味道。</p><p class="ql-block">西葫蘆不光好吃,還營養得很。它里頭含著維生素C、葡萄糖啥的,吃了能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咱豫北人常說:“吃啥補啥。”這西葫蘆啊,吃了補身子,還補心。為啥這么說呢?你想啊,這瓜是從老遠老遠的地方來的,到了咱這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跟咱豫北人似的,皮實、堅韌、樂觀。吃著這瓜啊,就像是吃著咱豫北人的精神頭兒,心里頭就踏實、就亮堂。</p><p class="ql-block">記得有一年夏天,俺家菜園子里的西葫蘆長得格外好。那瓜啊,一個挨著一個,掛滿了架,像是一串串的小燈籠。俺娘看著滿架的瓜,笑得合不攏嘴,說:“今年這瓜啊,長得真喜人,咱家有口福了。”俺呢,也跟著樂,心里頭想著:這瓜啊,不光是吃的,還是看的,是樂的。它陪著俺度過了那個夏天,陪著俺度過了那段快樂的童年時光。</p> <p class="ql-block">如今呢,俺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菜園子。每年春天,俺都種上幾棵西葫蘆。看著那秧子爬架、開花、結果,俺就覺得心里頭踏實。俺知道,這瓜,不光是俺奶奶留給俺的念想兒,還是俺留給孩子的念想兒。等俺老了,走不動了,俺就坐在菜園子邊上,看著那滿架的瓜,跟孩子們講俺小時候的故事,講俺奶奶的故事,講這西葫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這西葫蘆,還跟咱豫北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誰家要是辦喜事兒、請客吃飯,餐桌上總少不了這道菜。為啥呢?因為這瓜啊,寓意著團圓、美滿、幸福。吃了這瓜啊,就像是吃了顆定心丸,啥煩心事兒都沒了。有時候,俺覺得這瓜,就像是個小神仙,能給人帶來好運、帶來福氣。</p><p class="ql-block">咱豫北這地界兒,還有一種說法:說這西葫蘆,是土地爺的寶貝。為啥這么說呢?因為這瓜,好活得很,不挑地兒、不挑肥、不挑水。你把它種在哪兒,它都能長。而且,它還能跟別的莊稼和睦相處,不爭地、不搶肥、不搶水。這土地爺,看著這瓜這么懂事兒、這么乖巧,就把它當成了自己的寶貝,護著它、寵著它。所以,咱豫北人種這瓜啊,總是順順當當的,一年到頭都能有個好收成。</p><p class="ql-block">這西葫蘆,還跟咱豫北人的性格似的。咱豫北人啊,皮實、堅韌、樂觀。不管遇到啥難事兒、啥坎兒啊,都能挺過去、跨過去。就像這西葫蘆似的,不管種在啥地界兒啊,都能長起來、結出瓜來。這種精神頭兒啊,是咱豫北人的魂兒、是咱豫北人的根兒。</p><p class="ql-block">有時候,俺站在菜園子邊上,看著那滿架的西葫蘆啊,就覺得自己也成了這瓜的一部分。俺跟這瓜啊,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俺知道啊,這瓜啊,不光是俺的念想兒、俺的根兒啊,還是俺的魂兒、俺的魄兒。它陪著俺走過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啊,陪著俺度過了那些個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這西葫蘆,還跟咱豫北人的文化似的。它承載著咱豫北人的歷史、咱豫北人的記憶、咱豫北人的情感。每當俺吃著這瓜啊,就覺得自己在跟歷史對話、在跟記憶重逢、在跟情感交融。這種滋味兒啊,是別的啥都替代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俺也老了,頭發白了、腰也彎了。可俺對這西葫蘆的感情,卻越來越深了。因為俺知道,這瓜,會一直陪著俺、陪著俺的孩子、陪著俺的孫子孫女們,一代一代傳下去。就像咱豫北人的文化似的、咱豫北人的精神似的、咱豫北人的魂兒似的,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不會磨滅。</p><p class="ql-block">這西葫蘆,在咱豫北人的心里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蔬菜了。它是一種念想兒、一種根兒、一種魂兒、一種魄兒。它陪著咱豫北人走過了千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咱豫北人的興衰榮辱。它,就是咱豫北人的寶貝兒、咱豫北人的驕傲、咱豫北人的象征。</p><p class="ql-block">這西葫蘆,在咱豫北人的心里頭,扎的根兒比老槐樹還深。它不似那牡丹富貴艷麗,惹得滿城人追捧;也不像那寒梅傲雪凌霜,獨占文人墨客的筆墨,可它樸實、溫厚,就像咱豫北土地上祖祖輩輩的老農,守著這一方水土,年復一年,安安生生地過活。</p><p class="ql-block">我常覺著,這瓜秧子是有靈性的。它順著竹架子攀爬,一路向上,像是要把咱豫北人的日子也拉扯得愈發敞亮。那金黃的花兒,一朵挨著一朵,開得熱熱鬧鬧,好似要把咱莊戶人家的喜氣都攢到一塊兒。等花兒謝了,小瓜探出頭,嫩生生的,怯生生打量著這世界,恰似新生的娃娃,叫人滿心歡喜,忍不住多瞅上幾眼。</p><p class="ql-block">逢年過節,或是家里來了遠客,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盤西葫蘆炒肉片。那翠綠的瓜片,裹著油光,與紅亮的肉片相互映襯,光瞧著就讓人食指大動。夾一筷子送進嘴里,瓜的清甜與肉的醇厚在舌尖上交融,滋味兒直往心里鉆。這時候,一家人圍坐一處,邊吃邊嘮,家長里短,歡聲笑語,這西葫蘆便成了這溫馨時刻里最實在的見證。</p><p class="ql-block">孩子們大了,像那離巢的鳥兒,紛紛飛出這豫北的小村莊,到城里去闖蕩。可每逢瓜熟蒂落的時節,他們總會抽空回來,到菜園子里轉轉,看看那滿架的西葫蘆。他們說,一瞧見這瓜,心里就踏實,就覺著還是這方土地親,還是家里人暖。</p> <p class="ql-block">我也老了,身子骨不如從前硬朗,可還是放不下這菜園子,放不下這一架架的西葫蘆。每日清晨,我總要拄著拐棍兒,慢悠悠踱到園子里,摸摸這瓜,看看那葉,跟它們嘮嘮嗑兒。我仿佛能聽懂它們生長的聲音,那是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是對生活的執著與熱愛。</p><p class="ql-block">有時候,我會想起小時候,奶奶在園子里侍弄西葫蘆的模樣。她彎著腰,細心地除草、澆水,汗水濕透了衣衫,臉上卻始終掛著笑。那時候,我不懂奶奶為啥對這瓜這般上心,如今才明白,這瓜里藏著的是對生活的期盼,是對家人的深情。</p><p class="ql-block">這西葫蘆,它見證了咱豫北人的悲歡離合,承載著咱豫北人的喜怒哀樂。它從遙遠的北美洲南部漂洋過海而來,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與咱豫北人的生活緊緊纏繞在一起,再也分不開。它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一頭連著過去,一頭系著未來,把咱豫北人的故事,一樁樁、一件件,都編織進了那翠綠的瓜蔓里。</p><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余暉灑在菜園子里,給那滿架的西葫蘆鍍上了一層金邊。我靜靜地站在園子中央,望著這些瓜,心中滿是寧靜與滿足。我知道,只要這瓜還在長,咱豫北人的日子就會一直這么實實在在地過下去,就像這瓜秧子,不管經歷多少風雨,總能向著陽光,一路瘋長。這西葫蘆啊,是咱豫北人永遠的念想,是咱心底最柔軟、最溫暖的那一抹鄉愁,生生不息,歲歲年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宜昌市|
泗水县|
晋中市|
南岸区|
莆田市|
齐齐哈尔市|
崇礼县|
牟定县|
枣阳市|
贞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凌云县|
左权县|
梁平县|
临城县|
正蓝旗|
富宁县|
莲花县|
玛纳斯县|
定州市|
启东市|
玉树县|
开封市|
五指山市|
上饶县|
工布江达县|
启东市|
北海市|
永和县|
临澧县|
浮山县|
东辽县|
兰考县|
普安县|
蓝田县|
宁城县|
商丘市|
巩留县|
浦东新区|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