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3月27日,是我們三峽國旅巴東旅行社閩粵贛三省之旅的第四天。上午,我們終于登上了魂牽夢繞的廈門鼓浪嶼。這座素有“琴島”之稱的島嶼,承載著我童年的向往。三個多小時里,我穿梭在“萬國建筑博覽群”中,聽濤聲與琴韻交織,兒時憧憬的畫面化作眼前鮮活的實景,令人沉醉。午后,我們乘坐旅游大巴,穿過我國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載著我們跨海駛向東南方向的大嶝島。隨著車輪駛出隧道,我們正式踏入英雄三島,開啟對這片承載特殊歷史記憶的海防前哨的深度探秘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翔安隧道,這座長達數公里的海底巨龍,是我從未體驗過的奇觀。當車輛緩緩駛入隧道,一種緊張與不安的情緒悄然涌上心頭。畢竟這是我第一次經歷如此漫長的海底隧道,燈光在黑暗中閃爍,仿佛是穿越時空的通道。隨著車輛的前行,我的心情也逐漸平靜下來,開始欣賞這獨特的景觀。未曾想,這竟也成了此次旅行中一份獨特而珍貴的收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英雄三島,由大嶝島、小嶝島、角嶼三個島嶼組成,它們是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地方,最近處僅一千多米,肉眼可見。這里曾是1958年“八·二三”炮戰的重要戰場,歷經戰火洗禮,一度變為戰爭的廢墟。平均每平方米土地落下1.5顆炮彈,土地被炸得焦黑,然而,英勇的三島人民卻寸土未讓,因此被贊譽為“英雄三島”。在漫長的戰斗歲月里,三島人民共同締造了無數令人動容、威震敵膽的英雄事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首先來到大嶝島原金門縣政府舊址,這座始建于1938年的建筑,原為金門縣政府總部大樓,抗戰時期金門淪陷,金門縣政府內遷至此,1945年遷回金門。它是福建省唯一的“國保”級涉臺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政治意義。走進舊址,仿佛穿越回了那個動蕩的年代,古老的建筑、珍貴的文物和照片,都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當地導游詳細地為我們講解著每一個細節,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參觀結束后,我們紛紛在舊址前合影留念,想要留住這珍貴的瞬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著,我們參觀了大嶝島的“福樹”,這棵古榕樹樹齡超過800年,根須飄逸、枝干纏繞,枝葉茂密可遮天蔽日,是大嶝島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一。其獨特的形態和生命力使其成為當地的地標。在1958年至1979年的炮擊時,大嶝島多數區域遭炮火破壞,唯獨這棵榕樹未被擊中,當地人認為其受神靈庇佑,稱其為“福樹”。如今,這里逐漸成為許愿圣地,大家都在這里許下美好的心愿。聽完導游介紹后,我們也在這棵充滿傳奇色彩的樹前留影,希望能沾沾福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后,我們乘上當地的電瓶觀光車,電瓶車司機兼導游,帶著我們從大嶝島登上小嶝島。一路上,我們欣賞著海島漁村的美麗風光,感受著海風的吹拂,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到達小嶝島后,我們穿梭在村上,參觀了漁民家中的特色建筑,這些建筑全是臺灣風格建造,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村上還遺留有戰爭遺址,炮位、碉堡隨處可見,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年戰爭的殘酷。我們還參觀了閩中鐵樹王,這棵樹已600多年樹齡,每年都開花,被視為吉祥物,是小嶝島標志性景觀。大家紛紛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也對這座島嶼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天我們運氣很好,上小嶝島后剛好退潮,當地漁民及電瓶車司機帶我們去趕海。在他們的指導下,我們紛紛拿起工具,尋找著藏在沙灘里的螃蟹和貝殼。不管男女,都沉浸在趕海的樂趣之中。經過一番努力,我們收獲頗豐,抓了不少海鮮。晚上,這些海鮮在大嶝島餐廳加工后,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大家一邊品嘗著鮮美的海鮮,一邊分享著趕海的快樂,歡聲笑語回蕩在餐廳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趕完海后,電瓶車司機將我們帶到海邊的觀景臺,指著海中間的那個小島,給我們介紹道:這個小島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英雄三島中最小的一個島叫角嶼島。因環境惡劣,沒有淡水,空氣潮濕。角嶼島上沒有居民居住。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里被喻為“海上上甘嶺”,島上流傳著“風唱歌,沙跳舞,馬尾松拉二胡”的順口溜。角嶼島與金門島一衣帶水,最近點僅相距1700米,是大陸離金門最近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角嶼島,這座屹立于祖國東南沿海的戰略要地,宛如一柄鋒利的寶劍,牢牢守護著祖國的海疆門戶。自1949年10月15日宣告解放以來,它始終作為海防前沿陣地,承載著厚重的使命。歲月流轉,一代又一代守島官兵以礁石般堅毅的信念扎根于此,任憑烈日炙烤、海風肆虐,他們用青春熱血澆筑起鋼鐵防線。晨曦微露時,他們踏浪巡邏;夜幕降臨時,他們守望星辰。每一次執勤、每一回堅守,都詮釋著對祖國最純粹的忠誠,默默履行著鎮守東南大門的神圣職責。聽著司機飽含敬意的講述,那些堅毅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與熾熱的愛國情懷,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講解結束后,電瓶車司機緩緩將手指向對岸,那里,便是金門。在陽光的映照下,對岸的輪廓清晰可見。司機介紹道,角嶼島與金門島最近處僅1000多米的距離,一衣帶水。他笑著說,島上不少居民都有親戚在金門,多年來,兩岸漁民在碧波之上相遇時,總會熱情地交換著各自的土特產品,一來一往間,承載的是濃濃的同胞情誼,更是割舍不斷的血脈相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同根同源,無論相隔多遠都無法割舍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看著那近在咫尺的對岸,我的眼眶不禁微微濕潤,因為我的親人叔伯爺爺還在那里。記憶如潮水般涌來,九十年代初,爺爺第一次回家探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只要大陸發展得勝過臺灣,兩岸就一定能統一。”如今,歲月流轉,爺爺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回響,而今我們的發展已遠遠超過臺灣。相信不久的將來兩岸統一定能實現,我們能夠自由地跨越臺灣海峽,去感受臺灣的風土人情,去擁抱那片美麗的土地。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讓兩岸同胞攜手共進,共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總書記指出,廈門有英雄三島精神,英雄三島是對臺前沿陣地。此次廈門英雄三島之行,讓我收獲滿滿。漫步其間,我不僅沉醉于碧海藍天、椰影婆娑的自然風光,更在戰地遺址、英雄事跡陳列中,觸摸到厚重的歷史脈絡,感受到濃烈的愛國情懷。這些用熱血鑄就的精神豐碑,時刻提醒著和平的珍貴。這段難忘的旅程,將化作心中的力量,激勵我以更飽滿的熱情,珍惜當下,勇擔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span></p> 感謝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阿瓦提县|
菏泽市|
宜章县|
江门市|
南丹县|
海淀区|
浮山县|
宁晋县|
威信县|
延吉市|
开化县|
石渠县|
曲麻莱县|
铁岭市|
安仁县|
射阳县|
嘉荫县|
建湖县|
延吉市|
和田县|
霍城县|
嵩明县|
永川市|
万安县|
通化县|
前郭尔|
华坪县|
葫芦岛市|
铜梁县|
武川县|
炎陵县|
缙云县|
综艺|
玉门市|
江陵县|
鄂伦春自治旗|
伊川县|
秦皇岛市|
潼关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