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穴位太多記不住?只需這三大萬能穴,常見的小病小痛都夠用了!</p><p class="ql-block">敦煌發布</p><p class="ql-block">穴位是我們人體自帶的天然大藥庫,每一個穴位都相當于是一味中藥。</p><p class="ql-block">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9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一共720個穴位。這么多穴位如果要全部記憶下來,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p><p class="ql-block">因此,對于普通人來說,也并不需要全記,只需要記住一些常用的就行了。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萬能穴位,只要記住這三個穴位,應對常見的小病小痛,完全夠用!</p> <p class="ql-block">止痛萬能穴:合谷穴</p><p class="ql-block">合谷穴具有鎮靜止痛的功效,它是人體自帶的萬能止痛穴,各種疼痛都可以找它來治療。</p><p class="ql-block">“經絡所過,主治所及”,合谷穴屬大腸經,因此大腸經所循行的這些部位的疼痛不適,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來緩解。</p><p class="ql-block">合谷穴是大腸經的原穴,因此它通經活絡、舒筋利節的功效十分強大,除了止痛外,還可治療大腸經循經部位的麻木、冰冷、發熱等癥狀。</p><p class="ql-block">在中醫的《四總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這樣一句話,就是說,我們頭部、面部,以及口腔里的病癥都可以用合谷穴來治療。</p><p class="ql-block">都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有過牙痛經歷的朋友們都不想經歷第二次,不僅疼痛難忍,吃飯也不香了。牙痛的時候不妨按一按合谷穴,就能夠得到快速緩解。</p><p class="ql-block">還有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頭痛也可以按摩合谷穴。</p><p class="ql-block">合谷穴不僅僅可以治療五官疼痛,像口眼歪斜、耳聾、鼻衄,也就是流鼻血,一切頭面部病癥,都能夠起到治療作用。</p><p class="ql-block">在全身數百個穴位中,合谷穴的調理范圍最為廣泛。在臨床中,它還可用于強肺、退燒、止痛、救急、疏風、解表、清熱、活血、通絡等等,具有很廣泛的作用與好處。</p><p class="ql-block">因此在中醫上,合谷穴被喻為萬能穴。</p><p class="ql-block">穴位位置</p><p class="ql-block">合谷穴別名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p><p class="ql-block">取穴時,用一只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p><p class="ql-block">或是把拇指和食指合攏,在肌肉隆起的最高點處即是合谷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內癥萬能穴:內關穴</p><p class="ql-block">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腧穴,同時也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八脈交會穴共有八個,是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脈氣相通的八個穴位。</p><p class="ql-block">八脈交會穴的治療范圍非常廣泛,因為八穴中每一個穴位都有所屬的正經,所通的奇經,又通過正經和奇經與其他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構成廣泛的聯系,所以這八穴有調節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內關穴作為其中一個八脈交會穴,屬手厥陰心包經,通陰維脈,而三焦經又與心包經互為表里,內關穴通過三條經絡可聯系于胸腔、腹腔及五臟六腑。</p><p class="ql-block">因此,內關穴能夠調理這些部位的病癥,對于幾乎所有內臟疾病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所以才有“一切內癥找內關”的這樣一種說法。</p><p class="ql-block">內關穴還被稱為“心臟保健第一穴”,它可以治療心絞痛、心律不齊等心臟疾病,對于心慌、心煩、心悸、胸悶、氣短等癥狀都有緩解作用,常按還可以起到保健心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內關穴有著寧心安神的功效,還可用于調理眩暈、失眠、癲癇、頭痛、抑郁癥、癔癥等多種神志病。</p><p class="ql-block">穴位位置</p><p class="ql-block">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p><p class="ql-block">取穴時我們可以將右手3個手指頭并拉,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間點就是內關穴。</p> <p class="ql-block">保健萬能穴:足三里穴</p><p class="ql-block">俗話說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足三里是歷代廣為運用的強身保健之要穴。</p><p class="ql-block">它也常常和其他的穴位搭配使用,廣泛用于治療多種疾病。</p><p class="ql-block">足三里之所以萬能,從中醫角度上來講,是因為它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是各種胃部問題的首選穴位。</p><p class="ql-block">足陽明胃經屬胃絡脾,胃經與脾經相表里。我們常把脾和胃合稱脾胃,因為它們之間有著非同一般的密切聯系,所以足三里對脾和胃都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p><p class="ql-block">脾胃主管消化功能,中醫認為,脾胃是人后天生存的根本,是氣血生化之源,人體所有生命活動都有賴于脾胃的運行。</p><p class="ql-block">因此,足三里是公認的“長壽保健穴”。常按足三里,能夠健脾益氣,增補后天氣血生化之源,使氣血化生源源不斷地滋養人體,提高免疫力,還能延緩人體的衰老。</p><p class="ql-block">穴位位置</p><p class="ql-block">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p><p class="ql-block">取穴時,彎腰曲膝,四指并攏,拇指與四指成約90°角,以拇指內緣按于髕骨上緣,其余四指沿髕骨外緣直指向下,中指指尖處就是足三里穴。</p><p class="ql-block">朋友們只要記住今天分享的這三個萬能穴,就相當于隨身攜帶了一個大藥箱,平時的小病小痛自己就能夠處理,沒事的時候多按按還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松潘县|
贵南县|
淮南市|
页游|
岳阳市|
温州市|
于田县|
进贤县|
宣威市|
永吉县|
赤壁市|
临夏县|
香港
|
肥西县|
奉贤区|
资阳市|
翁牛特旗|
乡城县|
凤山市|
淅川县|
清水县|
四子王旗|
临安市|
榆社县|
东台市|
壶关县|
东宁县|
林口县|
宁都县|
安平县|
嘉祥县|
平果县|
万源市|
板桥市|
阜康市|
呼伦贝尔市|
湖北省|
浦北县|
丹东市|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