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方塔園,位于常熟古城東端,是在宋代古跡舊址上新建的古典園林,總占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因園內有方塔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方塔全名“崇教興福寺塔”,四面九層,為古城常熟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方塔與宋代古井、古銀杏并稱為“園中三寶”。 方塔園建筑均為仿宋形制,既絢麗大氣,皇家園林的文脈神韻,又采用江南園林曲折多變的手法,曲橋亭臺、軒廊水榭、山石花木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方塔園內東北部有“碧水琴川”廉政文化主題公園,北部有常熟市碑刻博物館、常熟名人館。</p> <p class="ql-block"> <b>《題方塔園》</b></p><p class="ql-block"> 宋時寶剎鎮龍淵,</p><p class="ql-block"> 九級浮圖入碧天。</p><p class="ql-block"> 銀杏鎏金秋染徑,</p><p class="ql-block"> 煙廊點翠墨洇箋。</p><p class="ql-block"> ——DS 作詩</p><p class="ql-block"> 注:此詩以方塔園"三寶"為核心意象。首句追述方塔初建之由,相傳南宋僧人文用為平衡虞山與古城風水,建塔以"鎮龍脈","寶剎"既指佛寺遺韻,亦喻其人文厚重;次句"九級浮圖"呼應方塔四面九層、高67米的形制特征,"入碧天"突顯塔勢凌云。轉句聚焦800年古銀杏,以"鎏金"描摹秋日黃葉鋪徑的絢爛景致,結句"煙廊"既指園內曲廊掩映的朦朧意境,亦暗喻廊間碑刻墨跡與廉政格言的文化浸潤,"墨洇箋"將園林景致與歷史文脈交織為詩意畫卷。全詩通過時空疊映,展現方塔園集建筑奇觀、生態美學與廉政文化于一體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方塔原名“崇教興福寺塔”,又名崇教寶塔。方塔雖建于宋代,仍沿襲唐代磚木樓閣式形制,高67米,因其四面九級形方,勻稱俊俏,所以俗稱方塔?!奥劰潘L鈴,思千古幽情”,登塔拾級而上(為了保護還是其他原因,現在塔登不了了),古城風貌盡收眼底。方塔與宋代古井、古銀杏并稱為“園中三寶”。方塔翹楚江南,是古建筑中瑰寶,歷經800余年風雨滄桑,依然偉岸雋秀,靈光四射,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常熟的古城標志。 </p> <p class="ql-block"> 進東大門右行,順著廉廊向廉池前行,廊內建有常熟歷代名人的廉政警言格句木刻。</p> <p class="ql-block"> 古銀杏樹,這棵古銀杏樹高20米,主干胸徑粗2米多。據《常熟市志》古樹名木欄記載,樹齡已有800多年。是這公園里宋代遺下的“三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桂花樹蔭下,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品茗、聊天、玩手機、打撲克、閉目養神……</p> <p class="ql-block"> 問泉堂前有口古井,古井的井磚形制與部分塔基用磚相同,可以證明井為宋代之物。上部井徑0.52米,測深5.7米,井欄以一巨大青石雕成,成八角形,甚為獨特。</p> <p class="ql-block"> 園中的常熟市碑刻博物館是收藏、陳列歷代碑刻及拓片資料的專題博物館。全館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采用江南古典園林格局而建,碑廊全長500米,共展出唐、宋、元、明、清各類石碑800余方,館內有崇蘭草堂、景賢亭、翰墨亭、塔影潭、清遠樓、雅雨居等景點,與方塔前后呼應,回廊曲折,環境典雅。</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塔,百年老樹,紅欄白墻的仿古建筑,造型多姿的小橋和藍天白云,在這水中組成的一幅幅畫面更是別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園里到處會遇到可愛的貓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城固县|
新泰市|
咸丰县|
磴口县|
陇南市|
噶尔县|
台中市|
渝中区|
金平|
临安市|
旅游|
晋城|
方城县|
马关县|
永昌县|
九江县|
获嘉县|
景洪市|
西和县|
文山县|
武山县|
鹤庆县|
德格县|
彭州市|
邹城市|
清水县|
宁化县|
凌源市|
沽源县|
师宗县|
黔南|
宜君县|
澄迈县|
延寿县|
遂溪县|
图们市|
杨浦区|
本溪市|
丽江市|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