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今河南內黃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p><p class="ql-block">話說西晉統治者為了彌補勞動力的嚴重短缺,允許胡人內遷,其中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數量最多,遷居內地多年的“五胡”仍不事生產,而是以燒殺搶掠漢人為主要生存途徑,一時“<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原故族十不存三</b>”,史稱“五胡亂華”。</p><p class="ql-block">其中的羯人是“五胡亂華”時行徑最為兇殘的一支部族,其首領石勒、石虎皆是屠城盈野、殺戮無數的亂世梟雄。由石勒建立的后趙政權設置專門律令,制度化地壓迫和掠奪為數眾多的漢族民眾。同時,羯人內部斗爭也很激烈,屢屢上演宮廷政變。石勒死后,其侄子石虎殺盡其子孫,擊敗其余反對勢力,自立為王。石虎執政下的后趙政權,變本加厲地窮兵黷武、殘虐漢民,慘死于暴政下的漢人百姓何止數十百萬,民族矛盾愈發激化。</p><p class="ql-block">冉閔和父親原是石勒軍的俘虜,冉閔長大后果決驍勇,數從征伐,屢建奇功,甚得石虎看重,被收為養子,得以獨領一軍,并拜將封侯。</p> <p class="ql-block">然而,冉閔經歷了無數的事情后,終于洞悉了羯人排斥、痛恨漢人的真實面目,當遭到石氏的暗殺后,其憤而亮劍,迫不得已屠滅了石氏滿門。為了鎮壓不服氣的羯胡,<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冉閔頒發了《殺胡令》</b>,分別是“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所有漢人,凡是斬一個胡人,憑人頭加官晉爵”。可見此令是一步步推進的。得此令后,漢人和胡人的矛盾瞬間爆發,幾日之間“死者二十余萬,尸諸城外”,悉數為野犬豺狼所食。</p><p class="ql-block">之后,冉閔建立政權,自稱大魏皇帝。二年后,其兵敗前燕,被殺于遏陘山。</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冉閔趕胡族出中原,有化解北方漢人生存危機、讓胡人不敢輕視漢人的積極一面</b>,然而沒有一個朝代為其歌功頌德,主要就是其并沒有民族大義這個根本支撐。比如,冉閔任命兒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以降胡一千配為麾下”就足以說明。同時期的桓溫、祖逖、劉裕以及謝安、謝玄等才是真正“抗胡”的主要力量。這一點值得大家鑒別。</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于網絡,與文字無關;文字由艾親搜集、編輯、整理;如有侵權,敬請聯系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湖南省|
临西县|
仁怀市|
万盛区|
清水河县|
金沙县|
灵武市|
鹤庆县|
罗甸县|
黄冈市|
游戏|
威远县|
凤庆县|
乡城县|
洪雅县|
鄄城县|
孝义市|
台北县|
新化县|
济南市|
松江区|
微博|
阿拉善右旗|
长沙市|
北宁市|
永靖县|
临桂县|
景德镇市|
高青县|
蓝山县|
临海市|
库车县|
墨竹工卡县|
巫山县|
玉树县|
榕江县|
城口县|
旬邑县|
偃师市|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