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是回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div>早餐后,我們一行人離開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途徑馬里布爾市及匈牙利的希歐福克市。最后回到布達佩斯。</div><div><br></div><div>馬里博爾是斯洛文尼亞東北部城市,也是斯洛文尼亞第二大城市,她是斯洛文尼亞重要的旅游和工業中心。始建于1254年,<br></div><div>一直處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之下。<br></div><div>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才回到南斯拉夫王國控制中,直到南斯拉夫聯盟解體后,成立了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因此,她是歐洲最年輕的國家。</div><div><br></div><div>出了停車場,前方就看到馬里博爾方濟會教堂。</div><div>時間定格在中午十一點,我們開始游覽活動。</div> 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教堂。 教堂主體為長方形巴西利卡布局,正面有高聳的鐘樓。頂部巴洛克式尖頂象征神圣升華,據說鐘樓內保存著17世紀鑄造的青銅鐘。 只要是教堂,我都會推門進去看看,除非大門關閉。 教堂靜悄悄的,沒有信徒。<div><br></div><div>馬里博爾方濟會教堂是斯洛文尼亞東北部城市馬里博爾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但現存建筑主體形成于17世紀。<br>最早的方濟會修道院于1236年由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批準建立,旨在傳播天主教信仰并服務當地居民。修道院最初為哥特式風格,后因戰亂損毀。<br>1646年,方濟會修士啟動重建工程,至1660年完成現存主體建筑。新教堂采用巴洛克早期風格,以紅色砂巖砌成,外觀莊重典雅,內部裝飾融合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元素。<br></div> 教堂主祭壇。<div>由意大利雕塑家弗朗切斯科·羅巴設計,二側壁畫則出自斯洛文尼亞印象派畫家馬蒂·斯特恩之手,展現了宗教敘事與本土藝術的結合。一般教堂都是寫實油畫,確實不一般。<br></div> 主祭壇以鍍金雕像和花卉紋飾為主,兩側壁畫描繪圣方濟各生平及《圣經》場景。 穹頂壁畫以“圣母領報”為主題,通過明暗對比強化光影效果,體現巴洛克藝術的戲劇性。<div>門廳上方的管風琴與彩色窗戶搭配非常協調。</div> 精美的“圣壇講臺” “圣壇講臺”的樓梯。<div>對面墻上的印象派宗教畫清晰可見。</div> 教堂二側小祭臺風格不一,非常精美。 懺悔室。 門廳。 用手機大廣角拍攝三張教堂內景。 教堂背面景像。 后面三層樓房是修道院。<div>修道院建筑群包含回廊、圖書館及中世紀藥草園,曾是歐洲第三古老藥房所在地,現為文化遺產保護單位。</div> 離方濟會教堂不遠處,就是馬里博爾民族解放戰爭紀念碑及自由廣場。<div>民族解放戰爭紀念碑位于廣場中央。<br></div><div>今天周六后面遮陽棚下都是集市貿易。</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 紀念碑主體為一個光滑的銅鑄圓球,直徑約3米,表面刻有抽象人臉線條,象征戰爭中消逝的無辜生命。 1941-1945年間,馬里博爾因軍火工業成為納粹重點打擊目標,超過600名抵抗者在此被處決, 廣場中央的鼠疫紀念柱(17世紀)與民族解放紀念碑形成時空對話,前者紀念1680年鼠疫結束,后者象征反法西斯斗爭,共同體現城市對災難與抗爭的記憶。 這位父親帶著孩子買蜂蜜。 攤主在推銷化妝品,邊上是她自己形象的廣告牌。 集市隨拍。 一對情侶。 馬里博爾地區博物館。 博物館,自由廣場及紀念碑。 博物館正面圖。 二個小女孩在聊天呢。 這棟建筑最初是城堡,幾經改造用途現在是馬里博爾地區博物館。 哥特式鐘樓。 這位就是魯道夫·梅斯特,是他帶領軍隊脫離奧匈帝國統治。 魯道夫·梅斯特的槍支展覽。 圖畫展示斯洛文尼亞歷史。 這個木頭可能是來自馬里博爾的母親河--德拉瓦河上的橋梁。 馬里博爾市標。 一組掃街圖片。可以看到周六時分,市民們悠悠的生活場景。 老人,你發現了什么? 寵物狗不愿走路? 主人只能抱著它了。呵呵! 老夫老妻愛到永遠! 哈哈,我也拍到他們遛狗的照片呢。 有點風度! 拍攝于2024年5月1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南川市|
万州区|
交城县|
淳安县|
孝义市|
尚义县|
文登市|
兴仁县|
木里|
灌云县|
潢川县|
蓬安县|
四会市|
当阳市|
新泰市|
金湖县|
金平|
丹寨县|
大新县|
通城县|
福安市|
太仓市|
黔西|
四川省|
鄂州市|
新竹市|
越西县|
岐山县|
铜鼓县|
娄烦县|
波密县|
德钦县|
万安县|
青田县|
门源|
白玉县|
德兴市|
岑巩县|
长子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