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9日,風(fēng)和日麗,天朗氣清,這是今年春天難得的好天氣。我坐公交車去雙塔公園觀看牡丹,去赴這場一年一度的視覺盛宴。</p> <p class="ql-block"> 永祚寺,出自《詩經(jīng).大雅》 “永錫祚胤”取“永遠(yuǎn)傳流,萬世不竭”之意。</p> <p class="ql-block"> “永祚寺”又稱“雙塔寺”,東南方向的是文峰塔,西北方向的稱宣文佛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人譽(yù)為“雙塔凌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雙塔是永柞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古往今來太原地標(biāo)性建筑,更</span>是我國磚塔成雙組合形制中最完善、規(guī)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永柞寺依山而建,雙塔地勢最高,大雄寶殿、三圣閣位置居中,環(huán)繞的是寶賢堂和國色天香的牡丹園。</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永祚寺內(nèi)現(xiàn)有各色各類品種牡丹 六千 余株,紅、粉、黃、橙、青、白、紫、綠、墨,九色齊全。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shí)節(jié)動(dòng)龍城。寺內(nèi)各種牡丹爭奇斗艷,姹紫嫣紅,她們熱烈地綻放著,那碩大的花朵宛如朝陽般明艷,層層疊疊的花瓣恰似精美的綢緞,相互簇?fù)怼<t得似火在燃燒,粉得如霞般絢爛,每一眼都美得驚心動(dòng)魄,每一朵都散發(fā)著獨(dú)特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 明代牡丹“紫霞仙”,花大如缽,紫冠黃蕊。花期長,葉深綠,獨(dú)具風(fēng)姿。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寺院牡丹。</p> <p class="ql-block"> 寶賢堂前院展覽的是《寶賢堂集古法帖》,此貼是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晉莊王朱鐘鉉之子晉世子朱奇源以宋《淳化閣帖》《絳帖》《大觀帖》和《寶晉齋帖》為底本集刻而成。在這里我看到了五百年前明朝人收錄的王羲之、蘇東坡、歐陽詢、柳公權(quán)、顏真卿、懷素、黃庭堅(jiān)、米芾等歷代大家的碑帖石刻,群賢畢至,是中國書法史上的書林瑰寶。</p> <p class="ql-block"> 后院展覽的為《古寶賢堂法帖》,是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 ),由太原知府李清鑰選唐褚遂良,宋蘇東坡、黃庭堅(jiān)、朱熹、元趙孟頫,明唐寅、文征明以及清初傅山、王鐸等名家墨寶摹勒上石,并以明朱奇源書齋之名——“寶賢堂”,為新法帖之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到這么多的名人碑刻,這是一場書法的視覺盛宴讓我目不暇接。這些石碑讓我感受到了平面與立體的維度之差,很清晰地看到了筆鋒的入石深度,你瞬間覺得“錐畫沙”不僅是筆法的比喻,更是真實(shí)的物理痕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學(xué)習(xí)書法需要那種全景的視覺沖擊。</span>這里看到的碑都是部分的,一塊一塊的。不過這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書法作品的空間構(gòu)成,字與字忽密忽疏,大小錯(cuò)落,也能感受到行氣的貫注和塊面節(jié)奏。碑帖現(xiàn)場就象鏡子,照見了我們平時(shí)臨帖時(shí)看不見的盲區(qū)。</p> <p class="ql-block"> 這是部分明碑損壞后補(bǔ)的現(xiàn)代碑,少了些古拙、滄桑,但更逼真。真正做到纖毫畢現(xià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從去年在山西展覽館看到十三屆書法國展后我就深深體會(huì)到,</span>書房磨的是技法,行路練得是眼界。所以呢既要靜守一硯的孤寂,也要敢于走出門去,讓曠野的風(fēng)穿過碑廊,吹散你紙上的匠氣,留下天地的清氣。</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個(gè)人跑來看牡丹,雖然很累,卻收獲滿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凤山市|
黔南|
永宁县|
淮安市|
开封县|
奎屯市|
成安县|
简阳市|
阿坝|
辽中县|
夹江县|
若羌县|
虞城县|
秦皇岛市|
新绛县|
平阴县|
山丹县|
图们市|
广德县|
华宁县|
交口县|
湘潭县|
班玛县|
邢台市|
旬阳县|
凌云县|
湖州市|
平陆县|
平凉市|
崇左市|
芒康县|
郑州市|
克东县|
灵丘县|
惠水县|
靖西县|
舟山市|
浑源县|
应用必备|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