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作者按:臨沂城南,有一村落名喚興路口村,其名由來頗具趣味。早年間,因村中有一岔路口,故名岔路口村。后為求興盛之意,更名為興路口村。——高鵬程)</b></p> 興路口村的由來 <p class="ql-block"> 追溯至明末,此村初建,因其聚落中有一十字路口,故得名岔路口。至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與蒼山縣有同名村落,遂更名為興路口,寓意興盛繁榮。</p> 興路口村簡介 <p class="ql-block"> 興路口村,隸屬沂堂鎮龍興社區,坐落于鎮轄域東南部,距鎮政府駐地東南5.8千米。東與龍泉官莊為鄰,南接大槐樹村,西毗龍王堂村,北連柳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原村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現村委</b></p> 興路口村沿革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前,興路口村屬郯城縣。1958年,稱蒼山縣神山公社興路口大隊。1975年,從神山公社析置迷龍公社,興路口村隨之歸屬迷龍公社。1984年4月,改稱沂堂鄉興路口村。1999年12月22日,撤鄉設鎮,屬沂堂鎮。</p><p class="ql-block"> 2010年2月,蒼山縣沂堂鎮劃歸羅莊區,改稱羅莊區沂堂鎮興路口村。2013年4月,行政村規模調整村改社區時,改為沂堂鎮龍興社區興路口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文化廣場</b></p> <p class="ql-block"> 興路口村現有戶籍人口273戶、997人。村內姓氏繁多,由張、王、李、劉、趙、高、孫、侯、齊、楊、許等11姓構成。其中侯姓占28%,王姓占21%,其他姓氏占51%。各姓氏居民和諧共處,共同書寫著興路口村的繁榮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鵬程 撰文 2025.05.01)</p> <p class="ql-block"><b>『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高鵬程,男,1966年出生,臨沂高新區湖西崖東社區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舒同書法臨沂研究會會長,臨沂市書法家協會會員,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臨沂師范學校畢業,現任羅莊區文史研究員,羅莊區象棋協會名譽會長,羅莊區詩聯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臨沂市象棋協會副主席、臨沂高新區書協副主席。著有《舒同書法(楷)技法精解》、《舒同書法(行)技法精解》等。愛好廣泛,喜歡文學,尤其擅寫舒同體書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金沙县|
新巴尔虎右旗|
赤峰市|
石泉县|
东山县|
哈巴河县|
株洲县|
鹤岗市|
六枝特区|
集安市|
华坪县|
肇东市|
织金县|
勐海县|
沂南县|
凤冈县|
马公市|
营口市|
梁山县|
湄潭县|
东方市|
精河县|
杭锦旗|
临西县|
松阳县|
广饶县|
岳池县|
古浪县|
佛教|
张北县|
福海县|
报价|
禄丰县|
双峰县|
沾益县|
平凉市|
南宁市|
定安县|
汶上县|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