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節期間,在原市水利局工會主席柯舜珊的陪同下,原潮安申報中央蘇區辦公室顧問陶永慶等四人,踏上了柯主席的故鄉——歸湖鎮高升村這片紅色土地。這里曾是革命老蘇區,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石壁頭、大溪墘、鹿湖等村便已成立農會,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成為浮鳳蘇區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烈士文衍昌,便是鹿湖村農會主席,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戰爭時期,鳳南五股地區繼東留、官頭輋之后,成為潮澄饒豐邊黨組織在鳳凰山建立的第三個游擊基地。1948年3月,原疏散至泰國的張震在香港分局參加學習班后,被派回潮澄饒豐;潮汕地委又從大南山、大北山調來領導干部。同年4月9日,原普寧縣委書記、潮汕人民抗征隊第三大隊隊長李習楷抵達鳳凰山。不久,原潮汕人民抗征隊第一大隊隊長林震(許杰)也調回鳳凰山。張震、李習楷、許杰等均參與武工委的領導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人民解放軍韓江支隊第十一團”在李工坑宣告成立,許杰任團長,張震兼任政委。6月26日,國民黨閩粵邊區剿匪總部總指揮喻英奇糾集潮安藍道立部、饒平吳大柴部和豐順林海琴部共五百余人,對官頭輋展開“圍剿”。第十一團原以鳳北官頭村及周邊為駐地的司令部、軍需處、油印組、修械所、衛生所、縫衣組等部門,先后撤往五股一帶。石古腳、雙埡、桔樹坑、鹿湖等村,由此真正成為潮澄饒豐革命的指揮中心,被譽為潮澄饒豐革命的“小延安”。</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當年革命戰士走過的山路,追尋先輩們的足跡,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p> <p class="ql-block"> 紅色遺址:歸湖石古腳村,這片土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人民解放軍韓江支隊第十一團司令部舊址,位于潮州市潮安區歸湖鎮高升村石古腳自然村10號。</p> <p class="ql-block"> 在這片土地上,當年駐軍的糧倉故址依然可見,仿佛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 當年,這里曾駐扎著七個赫赫有名的戰斗連,其中虎連的駐址故址便在此處,見證了無數英勇戰士的戰斗風采。</p> <p class="ql-block"> 修械所的舊址靜默于山間,當年革命戰士們在此修理武器,為戰斗勝利提供了堅實保障。</p> <p class="ql-block"> 縫衣所的舊址靜默于大山間,為當年革命戰士們裁制軍衣,為戰斗勝利提供了后勤保障。</p> <p class="ql-block"> 山中的印刷組舊址,記錄著革命宣傳的蓬勃力量,那一張張印刷品,曾激勵無數人心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 這條長達16公里的水渠曾譽為“紅旗渠”。</p> <p class="ql-block"> 革命烈士文衍昌的舊居隱于山中,他的事跡與精神,永遠鐫刻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激勵著后人砥礪前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通州市|
南京市|
牡丹江市|
玉田县|
德惠市|
苏尼特右旗|
曲阜市|
家居|
清河县|
永安市|
盱眙县|
固阳县|
通辽市|
固原市|
石门县|
万载县|
招远市|
尤溪县|
本溪市|
龙胜|
马边|
洛隆县|
轮台县|
江安县|
古田县|
安国市|
普兰县|
茶陵县|
哈尔滨市|
夏河县|
当阳市|
宝山区|
四川省|
五大连池市|
读书|
荣昌县|
铜山县|
南川市|
兰坪|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