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著我的童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的童年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楊慶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生于一九五五年三月。一九五九年底四歲半懂了點事,才知道了家住在遼寧省鞍山市長甸鋪區三家峪鞍鋼職工家屬大院。在我腦海清晰的記憶之中,那寬闊平坦的大院里,座落著一幢幢青磚青瓦的房子,生長著許多種類兩人手拉手才能圍抱住的茂密參天的大樹。不僅有俱樂部,有商店,有糧站,有肉菜的市場,有醫院,有學校,有托兒所,還有籃球、網球、足球場及各種健身器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晨曦,工人叔叔和阿姨們穿著潔白的帆布工裝,走路或騎自行車前往鞍鋼各大廠礦企業上班。每天黃昏時,又都興高采烈地下班歸來,在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的四季中穿梭往來,匯成了大院中一道獨特且靚麗的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是進入了夏季的黃昏,大院里更是熱鬧非凡。棵棵大樹下圍坐著乘涼的老人和懷抱嬰兒喂奶的青年婦女和做針線活計的中年婦女。老人們吸著那旱煙袋鍋,喝著茶水,談古論今;中年婦女們在嘻嘻哈哈地嘮著家常里短嗑;頑皮的兒童們在嘰嘰喳喳追逐著玩耍。然而,那不知疲憊的工人叔叔們,則奔跑在籃球場和足球場上較著勁地展示出精采的球技,爭奪著每一場的比賽輸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逢在星期六晚上,大院里都會放映露天電影,各類素材的故事片依次放映。可是,我們兒童最喜歡看的是動畫片。放映員叔叔最懂得我們的心情了,每次放映正式故事片之前,都給放一部:如《阿凡提》和《孫悟空大鬧天宮》等動畫或木偶影片。每隔半個月的時間,俱樂部都會舉行音樂晚會或二人轉演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給我印象最深刻,讓我終生銘記的:那是一九六零年三月份,我五歲生日那一天,那時的生活已經進入困難初期,父母親還是舍得招待來串門的三個姨娘到飯館吃飯。為了讓我吃足、吃好,誰都舍不得吃,往我的碗中挾肉。給我,我就吃。這下子我可就遭罪了,腸胃不消化了,晚上就開始上吐下瀉了。從此以后,我就再也不吃一口任何動物和禽類肉食品。以后,我的父母親和姨娘們時常念叨起來,都是自責不已。然而,卻造成了我一生對任何肉食都不感興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光飛逝。一九六零年初夏,大院中已經是百花盛開的時節。我也在努力地讀百位數,在七月份上學讀書時。然而,家卻搬遷到立山區雙山街一棟紅磚紅瓦一個四十平方米的房間,兩家一個廚房的住宅居住。從此,我離開了環境優雅且風景獨特的大院,離開了那獨門獨戶的套間住宅,離開了那些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小伙伴們。為此,我常在睡夢中驚醒了,捂著被子嚎啕大哭起來。母親親吻著我臉龐,父親哄勸著安慰我。漸漸我明白了父親為了節省時間上下班方便,才迫不得已離開了職工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六零年七月份,我經過了報名,進入了鞍山市立山區友誼小學讀書。這個學校非常特殊,是中國朝鮮蘇聯日本四個國家的225名兒童同在的一個學校,而中國僅有兩個班級 90 幾名學生。從此,我在這個特殊的學校里學習知識。從一年級至三年級與外國籍的同學和諧相處,加入了少年先鋒隊,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站在大操場上,高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之歌,向鮮艷的五星紅旗、少年先鋒隊隊旗,致敬少先隊禮!由此,我與三國小朋友逐漸地結下了同學之間那種親密的國際友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不同的是:中國學生僅學習中國語言文字的語文和算術。而那三國的學生們,都是雙語文化教育,不僅學習中國語言的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本國的語言文化知識。因為,那三國兒童的父母親,都是二戰勝利之后,暫時留在了中國,在鞍鋼工作的外籍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對中國的鋼鐵事業的建設與崛起,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由此,偉大的新中國也給予了外籍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不同的,四國學生同在一個學校學習,上課間操時特別的有意思,四國學生前后左右組成四個方塊,其間距離在二十米外,同是第一套體操音樂,其隊列的形式不同,各國的隊列操令采用各自本國的語言,鍛煉身體的動作,也是五花八門。至今我能回想起那逗樂的動作,除了朝鮮的那鵝式彈跳動作,但那蘇聯和日本式的體操動作?時過境遷,不好意思了,的確難以用文字形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與外國小同學四年學習期間朝夕相處很快樂。我發現這朝日俄國三國的少年都很有教養,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無論何時,只要與你或其它人見面或離開,說話中語言文明,行為舉止而典雅,非常彬彬有禮貌。即使我們中國兒童欺負了他們,打了他們,他們即不罵,也不還手。我記得有一次晚上,我和家住在前后房的四國男同學去立山和平電影院看電影時。電影散場后人多而擁擠,我那個日本小男同學把一個不認識的中國男孩子的鞋踩掉了。于是,他趕緊彎腰拾起,雙手托鞋恭敬地遞給男孩子,可男孩子卻掄拳把他鼻子打出了血。我的中國小同學看不慣了,出手欲要去打,卻被這個日本同學伸出手攔住了說:“不要打人家,都是我的不好,把人家的鞋踩掉了,人家氣憤,也是理所當然的”。通過這件事,我很敬佩他人格大度。要是換了我,非要把那小子打個鼻青臉腫不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不論是中午或下午,只要在放學之后,我們四國幾個要好的男女小同學都會在一起寫作業。寫完作業后就去玩耍兒,男孩子玩什么彈玻璃球兒,扇大鬧天宮圖像圓紙殼牌;女孩子跳皮筋,跳方格。玩高興了,大家伙嘻嘻哈哈的樂呵。為爭輸贏而玩惱了,他會氣乎乎罵著:“癩皮狗,你玩癩……”。我也會回罵著:“癩皮鬼,輸不起……”。但,罵過了一會兒,仍然還是好朋友。說句心里話,三國小朋友的父母親對我非常好,不僅和藹親切,還真心實意款待。那可是在三年國內經濟特別困難的時期,有好吃的食物,都舍得拿出來讓我盡情吃。朝鮮特色的“砸糕”和“酸辣大白菜”及“狗寶咸菜”加之“大醬湯”。日本的“壽司”和生魚片。”蘇聯的“粗細糧混合的列巴”,我都能吃到。所以,在那饑餓的年月里,還真是少挨了些餓肚子的日子,至今想起了,還著實感激他們的付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在我剛剛進入了小學的一個月之后,我的父親意外地出了工傷事故,燒傷了左側少半個頭部,處在生命的垂危之中。我母親守著我父親,顧不了我,我時常沒有飯吃,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中朝蘇日的鄰居們幫助我度過了生存的難關。我家發生的不幸遭遇,也得到了雷鋒叔叔的關心,他從僅 6 元的軍貼費中,拿出了2.80元錢支助了我書本費。然而,這也成為了我人生永遠都難以回報的恩情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作為人要知道感恩。不論大事情或小事情,只要是涉及到幫助了你的事都要銘記。在我家不幸遭遇發生后,我的生活困難重重,生存的壓力幾乎讓我絕望。在這種情況下,是朝鮮、蘇聯、日本的小同學幫助了我。不僅送給我學習的文具,并時時安慰著鼓勵說:“相信毛主席,相信你的祖國,一定會治好你父親的傷勢”。我記得一九六一年的冬天,大雪紛飛特別冷。加之家中沒有取暖的煤炭,屋里是個冰窖,窗玻璃結了厚厚的霜花,土炕哇涼哇涼的。我凍病了,發了高燒,沒有去上學。我那幾個要好的朝鮮、蘇聯、日本小同學知道了,報告給學校老師,把我送進了立山醫院,同學們輪番陪護著我四天四夜病床,直到我痊愈出了醫院。蘇聯小同學個子大,給我挑水;日本小同學送來他家里的引柴和煤炭;朝鮮小同學把他的棉衣棉褲棉鞋送給了我,讓我抵御了嚴寒。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什么是雪中送炭?這就是雪中送炭!什么是真心實意?這就是真心實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歲月,生活雖然艱難困苦。但是,讓我深刻地懂得了人生的哲理,世界上還是善良的好人多啊!由于黨和國家的關懷,冶金工業部部長,鞍山鋼鐵公司王鶴壽總經理的關心,從上海調來了著名的外科燒傷專家參與治療,把我的父親從死亡邊緣搶救了回來。這是燒傷學的先例,這是枯木逢春啊!只有在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才能真正實現醫學上的奇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經過了兩年多的治療,一年半在鞍鋼千山療養院療養著,我父親痊愈康復了。并且得到鞍鋼特殊的工作安排,調進了舊堡東鞍山鐵礦紅樓職工食堂從事炊事員工作。工作輕松了,身體上得到了營養。我父親的身體也一天天好起來了,家中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我也從驚恐的夢魘里,恢復了平靜。從此,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然而,時間真快呀,一晃到了一九六四年秋末,我父親響應了黨和國家支援三線建設的號召,報名參加支援白銀建設。于是,一九六五年的春天,我們全家來到了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區。從此后,我這一生在銅城白銀徹底扎實了根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在白銀市退休十五年了。回憶起童年的往事,情不自禁,熱淚盈眶。不僅回想起了在鞍山市生活的環境,而且心中更是想念當年外籍在華的同學小伙伴,也時常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言自語說:“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身體是否健康啊?晚年的生活幸福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奈曼旗|
阿克陶县|
崇义县|
株洲县|
土默特左旗|
临汾市|
贡觉县|
浦县|
利津县|
洛浦县|
平阳县|
娱乐|
舞钢市|
革吉县|
扶风县|
扶余县|
郯城县|
喜德县|
彭水|
如东县|
乐昌市|
镇原县|
富锦市|
南通市|
淮南市|
淮阳县|
荔浦县|
湄潭县|
衢州市|
石狮市|
义马市|
五华县|
宁国市|
吴桥县|
灵丘县|
汉沽区|
岢岚县|
泽普县|
东安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