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中國的長城在歷史上因防御需求和朝代更迭,形成了多道防線,其中“外長城”與“內長城”是明代為加強北方邊防而修筑的兩道重要防線。 明朝初期,為了抵御蒙古韃靼部的侵略,明政府在邊境地區設立了九個軍事重鎮,即遼東鎮、薊州鎮、昌平鎮、宣府鎮、大同鎮、榆林鎮、寧夏鎮、甘肅鎮和太原鎮,統稱“九邊”,它們主要分布在明朝的北部邊疆地區,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九邊”鎮守邊疆,除了倚仗軍隊,還有在當時被稱作“邊墻”的長城。明代在河北境內修建了兩條長城。一條是自山海關老龍頭開始向西延伸的外長城(第一道防線),另一條則是起自懷來陳家堡、由北向南縱貫冀西山區的內長城(第二道防線)。河北境內的內長城和外長城一起,構成了當時守衛北京的重要防線。 在明王朝存續的270多年間,與漠南、漠北蒙古的戰爭幾乎沒有中斷過。與之相對應,在明朝統治的大部分時期,對長城的修筑和加固也幾乎未停。明代長城到底有多長?數據顯示: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墻體的長度為6259.6公里,稱其為“萬里長城”可謂實至名歸。 河北境內的明長城主要有兩條:一條從山海關老龍頭開始,先向東北,在與遼東長城交會后折而向西,經秦皇島、唐山、天津、承德、北京、張家口,直到山西邊界,即外長城;另一條從懷來陳家堡起始,自北向南,經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臺至邯鄲,縱貫冀西山區,進入山西境內,即內長城。 石窩長城是河北省淶源縣境內明代內長城的重要段落,以保存完好、與奇石相融的獨特景觀著稱,被譽為“石頭最多的長城”?。 石窩長城蜿蜒在白石山正北方,東臨白石口,西接插箭嶺,仿佛一條巨龍巧妙地穿梭在形態各異花崗巖奇石之間。由花崗巖石塊壘砌的墻體堅固而質樸,敵樓的底座由條石穩固支撐,上部則覆蓋著城磚,彰顯著古老而獨特的建筑藝術。石窩長城的最大特色在于它與周圍花崗巖山峰相伴,構成了一幅獨一無二的長城畫卷。石窩長城是因為它的北側離石窩村最近而得名。 2025年4月29日,我隨晉善晉美攝影俱樂部來到了河北省淶源縣白石山鎮,坐車從石窩村來到長城腳下前來探訪石窩明長城。 石窩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那時這里曾是長城防御體系的一部分。村民們為了生存,與自然環境進行著不懈的斗爭,他們用石頭建造房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些石頭房不僅堅固耐用,還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站在石窩村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遠處雄偉的長城,它像一條巨龍般盤旋在山巒之間,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 ? 資料介紹:石窩長城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584年),屬內長城體系,是明朝為防御北方侵擾而建,全長122.5公里,淶源段保存完好率達57.8%。 石窩長城以其獨特的石頭構造而聞名,墻體全部以當地花崗巖毛石壘砌,敵樓底座為條石,上部為城磚,結構堅固。現存較完好城墻60公里、敵樓264座(142座主體完好)。 ?石窩長城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長城之一。現保存完好的城墻有60公里,敵樓264個,其中142個主體完好,保存完好率為57.8%?。石窩長城的敵樓是其重要的防御建筑,具有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價值。?這些敵樓全部用毛石砌筑,底座為條石,上部為城磚,展現了高超的建筑技藝和歷史價值?。 石窩長城的敵樓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排列密集,形成了烽火連樓的壯麗景象。這里的山體多產花崗巖,因此長城的建造采用了因石制險的方法,巨石串聯起城墻,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這些敵樓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是研究明代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實物資料。 石窩長城蜿蜒于怪石嶙峋的山間,與巨石相擁,形成“長城與自然共生”的壯美畫卷。 站在石窩長城敵樓頂上俯瞰周圍的景象,是一幅壯麗而震撼的畫面。?在群峰之上,長城蜿蜒盤旋,猶如一條巨龍俯臥,氣勢磅礴,雄偉壯麗?。 從敵樓頂上俯瞰,可以看到石窩長城在群山之中穿梭,城墻依山勢而建,陡峭處幾乎與山體垂直,磚石壘砌的階梯如同天梯般直插云霄;平緩處,城墻如波浪般連綿起伏,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遠處的山峰在陽光下顯得更加雄偉,仿佛與長城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 石窩長城的敵樓和城墻在歲月的侵蝕下略顯斑駁,但不失其雄偉本色。狂風呼嘯而過時,長城發出低沉的怒吼,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的不朽。 站在高處極目遠眺,可以看到周圍的山巒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大氣磅礴的天然景致,彰顯出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完美融合?。 在這里,還可以看到群山連綿,云霧繚繞,長城宛如一條巨龍穿梭其間,氣勢磅礴,令人心曠神怡。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照耀在長城古老而斑駁的墻面上,光影交錯間,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音,在心中激蕩起無盡的遐想?。 夕陽下的長城更顯寧靜與莊重,仿佛一幅動人的畫卷,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影友們情不自禁的在這里拍照留念,感受著大自然的壯美與歷史的厚重,流連忘返?。 在夕陽的照耀下,長城的石磚泛著金色的光輝,仿佛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輝煌。 蜿蜒的長城于山巒之巔,宛如一條巨龍穿梭在云霧之間,展現出無盡的雄渾與壯美,與周圍的青山綠樹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面。 金色的陽光逐漸灑在長城上,整個世界都被染成了橙紅色。長城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壯觀和古樸。城墻上的磚石在夕陽的余暉中仿佛被鋪上了一層金紗,每一塊磚石都承載著千年的風霜與歷史的厚重?。 ? 我站在長城之上,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長城如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變遷,磚石的斑駁是歲月留下的印記,見證了無數英雄豪杰的傳奇故事?。 盡管歷經風雨的侵蝕,長城依然堅韌不拔,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感受?。 <p class="ql-block"> 天色逐漸的暗了下來,我們不得不告別了石窩長城,但是我內心深處深感震撼和對古人的敬畏,心潮久久不能平靜……。??在此,讓我們衷心祝愿石窩長城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研究和保護措施,讓這座歷史遺跡能夠長久地保存下來,繼續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勇氣。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親自來到這里,感受長城的雄偉和歷史的厚重,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永城市|
宜阳县|
德钦县|
民勤县|
浙江省|
泰州市|
商河县|
大城县|
南通市|
达孜县|
宜昌市|
新田县|
蕉岭县|
吉林市|
丘北县|
赤峰市|
安陆市|
高雄县|
南丰县|
阳曲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阳市|
靖西县|
尖扎县|
定州市|
仁怀市|
余干县|
临沧市|
闽清县|
志丹县|
丰原市|
盘山县|
若尔盖县|
黄石市|
保山市|
栾川县|
衡水市|
兴海县|
玛多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