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向勞動者致敬</p><p class="ql-block">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太陽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照亮夢想的天空。尊重每一份職業(yè),也感謝每一次堅守。五一勞動節(jié)到了,向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1956年,北京“女師傅”。照片中的兩位女師傅,一個名叫吳慧云(左),一個名叫曹菊培(右),她們正在用機床生產(chǎn)著什么,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據(jù)說她們每個月的1月24日基本就可以把當月的配額完成,可以說是骨干級別了。</p> <p class="ql-block">大慶油田工人王進喜</p> <p class="ql-block">天津市勞動模范、塘沽新港引水員施學良</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70年代,蘭州煉油廠在駐廠解放軍的幫助下,遵照毛主席“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yè)發(fā)展的道路”的偉大教導,組成了以工人為主體的三結(jié)合技術革新小組,有力地推動了全廠技術革新運動的發(fā)展,工人,干部和技術人員正在安裝新改進的煉油裝置。</p> <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軍河南省信陽軍分區(qū)機務站站長,共產(chǎn)黨員張花是勞動積極分子,這是張花在電線桿上檢修線路的照片。當年的婦女能頂半邊天不光是嘴上說說,婦女們干起活來絲毫不是給男的。像這樣的高空作業(yè),婦女照樣能干。</p> <p class="ql-block">全國勞動模范郝建秀。1951年,年僅17歲的青島國棉六廠工人郝建秀不斷摸索實踐,創(chuàng)造出一套棉紡細紗擋車工工作法,這套“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國推廣后,興起了當時行業(yè)生產(chǎn)技術革新的熱潮。</p> <p class="ql-block">遼寧撫順撫順每個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日產(chǎn)量都超過了國家規(guī)定的大面積高額豐產(chǎn)的標準。這是老虎臺煤礦六區(qū)一班的采煤工人在作業(yè)。</p> <p class="ql-block">首都鋼鐵廠的生產(chǎn)車間,來自上海鋼鐵廠的工人在指導工作。</p> <p class="ql-block">20世紀70年代初,上海港的碼頭工人</p> <p class="ql-block">“石姑娘”隊員徐柏芝【石姑娘隊,輝縣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nóng)村姑娘的典型代表,她們把心和根扎根太行,在輝縣劈山造田、興修水利的戰(zhàn)斗中,掄錘打釬、開山點炮、轉(zhuǎn)戰(zhàn)山嶺,發(fā)揮了颯爽英姿的“半邊天”作用,為改變家鄉(xiāng)面貌作出了巨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1972年,廣州電業(yè)局的年輕女工人在高壓線上工作。</p> <p class="ql-block">“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而勞動是奮斗永遠不變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任丘縣(今任丘市)左各莊人民公社社員喜收抗災勝利稻。</p> <p class="ql-block">1969年 吉林延邊 朝鮮族女社員在田間勞動</p> <p class="ql-block">甘肅武山縣的勞動模范黎保緒和妻子鄧粉琴</p> <p class="ql-block">韶山大隊黨支部書記毛澤仁與社員們一起積極參加勞動,在勞動休息時和社員們一起談心交流。黨支部書記帶領當?shù)厣鐔T搞好生產(chǎn)建設身先士卒。</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平順縣西溝大隊隊長李順達(右2)到昔陽縣向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陳永貴(右1)學習增產(chǎn)糧食的經(jīng)驗。這是當年大賽大隊的玉米豐收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醫(yī)療隊的同志來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他們身后是毛主席當年住過的窯洞,醫(yī)療隊的同志正在聽棗園大隊老貧農(nóng)講述毛主席的偉大革命事跡。</p> <p class="ql-block">這幅照片是永春的小型水電站,這個水電站全部是當?shù)氐纳鐔T靠雙手和簡單的工具建設起來的。工地上社員們忙得熱火朝天,干勁十足。他們?yōu)樾轮袊ㄔO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宜黃縣縣長郝生箴(前左二)插隊落戶后,主動搶干重活。干部帶頭做表率,社員積極性更高了。</p> <p class="ql-block">永春縣桂陽人民公社的社員在高山上修建水電站。他們不怕辛苦,不怕危險,用自己手中的鐵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修建水電站,造福后代。</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70年代,干部、教師、醫(yī)務人員、知識青年組織起來集體插隊落戶,這是在江西省宜黃縣落戶的醫(yī)務人員冒雪出診,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nóng)服務。</p> <p class="ql-block">建設北大荒的知識青年在農(nóng)場果園摘水果。</p> <p class="ql-block">20世紀60年代,海南黎族的農(nóng)民在水田中勞動</p> <p class="ql-block">60年代的大連,農(nóng)場果園里的女知青。</p> <p class="ql-block">1970年,云南峨山黎族自治縣,知識青年與農(nóng)民一起挑著擔子、扛著鋤頭下地勞動</p> <p class="ql-block">20世紀60年代后期,毛主席提出建設農(nóng)村開展“合作醫(yī)療”,讓農(nóng)民在本地培訓醫(yī)護人員,解決農(nóng)村缺醫(yī)少藥的情況,這些醫(yī)護人員稱為“赤腳醫(yī)生”。圖中是新疆維吾爾族的“赤腳醫(yī)生”</p> <p class="ql-block">70年代,海南興隆華僑農(nóng)場的割膠能手袁碧蓮【興隆華僑農(nóng)場是全國最大的華僑農(nóng)場,位于海南島東南部萬寧市境內(nèi)美麗的太陽河畔。】</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修水庫的工地,社員們就是這樣靠著手里的原始工具,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偉大的工程。這是曼丹水庫,團結(jié)寨的各族社員們正在忙碌的工地上</p> <p class="ql-block">1958年,大連獐子島,以文淑珍為代表的幾位女性沖破傳統(tǒng)觀念,毅然出海捕魚。她們努力學習航海技術,取得了出眾的業(yè)績。1962年,她們的漁船被命名為“三八”號,文淑珍成為當?shù)氐牡谝晃慌L。1971年“三八”號在海上捕蝦</p> <p class="ql-block">1971年大連碼頭,“三八”號漁船的船員正在搬運捕獲的魚蝦。</p> <p class="ql-block">董彩寶和公社的干部們一起研究公社水庫建設規(guī)劃。董彩寶是浙江安吉人,上世紀50年代初,董彩寶率先組織互助組,支援國家建設。1959年,出席全國軍屬模范代表大會。</p> <p class="ql-block">位于太行山南段的河南省輝縣是全國”農(nóng)業(yè)學大寨“的典型。1973年,輝縣組織人力開山采石,建水庫</p> <p class="ql-block">1967年 吉林舒蘭 大興基本農(nóng)田建設</p> <p class="ql-block">全國勞動模范21路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右一)。</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70年代,杭州車輛段的工人認真檢查車輛,保證了行車的安全和整點發(fā)車,這是他們在進行學習。</p> <p class="ql-block">全連的指戰(zhàn)員戰(zhàn)士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活動。</p> <p class="ql-block">軍民協(xié)同,一起勞動。體現(xiàn)了軍民一家親。</p> <p class="ql-block">1977年,陳景潤埋頭研究哥德巴赫猜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桐梓县|
社旗县|
青铜峡市|
新巴尔虎左旗|
枝江市|
石河子市|
固阳县|
凉山|
东乡族自治县|
东至县|
锦州市|
牡丹江市|
时尚|
青阳县|
罗定市|
镇宁|
郯城县|
剑河县|
左权县|
弥勒县|
广平县|
安乡县|
台中市|
磐石市|
宁都县|
禄劝|
河源市|
西藏|
景宁|
黎城县|
新兴县|
信丰县|
霍山县|
远安县|
汨罗市|
青川县|
东乡县|
松潘县|
乐业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