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周四平潭晴11/17;福州晴9/21<div><br></div><div>上午從平潭到福州。住在晉安湖畔的香開新城,還是民宿。價格不高,條件不錯,吃飯、交通都方便。 </div><div>下午參觀三坊七巷。<br>三坊七巷縱754米,橫773米,在秦代以前尚淹沒于水域之中,漢代以后漸次淤積而成。 </div><div>三坊七巷之名,最早見于清嘉慶林楓的文字和道光年間的進土劉心香詩:“七巷三坊記舊游,晚涼聲喑賣花柔。紫菱丹荔黃皮果,一路香風引灑樓。”,又因民國名詩人陳衍之詩句聲名益顯。</div><div> <br></div> 到站打卡 南后街——三坊七巷主要出入口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銅制印章 印身造型 <div><br></div><div>印章為漢朝風格,由黃銅整體澆筑而成,長寬高皆為一米,重約一噸。印面書寫著名詩人陳衍名句“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兩側印有中英銘文。印身花邊由大篆體”州”字演變而來,象征福州三山和閩江;印身刻有五只蝙蝠,諧音“福”字,與花邊組合出”福州"二字,同時亦有五福臨門之寓意。此印章由書法篆刻家鄧定劍捐贈。<br></div><div><br></div> 福州日曬雨淋,這樣的游廊很實用 塔巷入口 黃巷街道 黃家大院大門正對小黃樓 <div><br></div><div>重點參觀了黃巷中的小黃樓。</div><div>小黃樓位于三坊七巷中塔巷之南的黃巷新36號 (舊19號)。黃巷與衣錦坊相對,全長306米。永嘉衣冠南渡,中原黃氏人入閩聚居此巷,故而得名。乾符六年,黃巢入福州后至黃璞之居,下令:“這是個有學問人的家,把火滅掉,別燒了房子”,黃巷聲名益顯。小黃樓即為黃璞故居。后來又有梁章鉅、趙新、鄭奕奏、梁守槃等著名人物在此居住過。<br>梁章鉅:楹聯學開山之祖;官至廣西巡撫、江蘇巡撫;積極配合林則徐禁煙。<br>趙新:清代最后一位琉球冊封使。<br>鄭奕奏:閩劇旦角表演藝術家,被譽為“福建梅蘭芳”。<br>梁守槃: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專家。 </div><div>現在看到的小黃樓已經過修復。小黃樓的主體結構屬于宋遼時期的減柱造形式。宋遼之際,在保證建筑左右平面對稱的情況下有時會減去或移動部分內柱,以獲得更開闊的空間,這種手法被稱為減柱法或移柱法,又稱減柱造。在進行小黃樓主體修復工作時,采用了同樣的古法為建筑主體重塑筋骨,以保證建筑原有結構不變。<br></div><div><br></div> 馬鞍墻 <div><br></div><div>馬鞍墻是閩派建筑的特點。出檐形式也與其它建筑不同。馬鞍墻是沿襲唐末分段筑墻傳統的產物,是閩派建筑的標志性元素。墻體一般是兩側對稱,墻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多為高、厚磚或土筑,隨屋架的起伏做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墻。江南建筑中,馬鞍墻絕大多數是成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的山墻,惟獨在福州三坊七巷建筑中呈曲線形,為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墻頭風貌。<br>馬鞍墻的主要作用為分割空間和御風防火。同時,墻頭翹腳處雕刻有龍、鳳、麒麟、半獅半鷲等灰塑怪獸用以祈福鎮邪。<br>灰塑就是用灰制成的雕塑。<br></div><div><br></div> 灰塑 彩繪灰塑 <div><br></div><div>福州傳統建筑上的灰塑,都是貝殼灰做的,通常一頭小獅子大概要消耗10公斤貝殼。福州灰塑的制作流程中,貝殼灰是將貝殼晾干后先用火燒,再磨成粉并添加一些細沙子、白醋、鹽攪拌均勻,最后加上麻氈。加鹽會讓貝殼灰做成的灰塑加快變硬;而麻氈則能防止灰塑開裂。此外,灰塑上的彩繪是用帶有顏色的石頭磨成粉,加入骨膠制成的;還要在糯米漿里放入雞蛋清和白灰,這些彩繪才能夠經得起風雨的沖刷。<br></div><div><br></div> 雪洞 一進雪洞就明顯感覺溫度低了一些 <div><br></div><div>雪洞是福州明清時期典型的民居特點,主要用糯米、紅糖、石灰等調制材料筑成的。雪洞可作為日常通道來使用,又因其冬暖夏涼,故夏天還有避暑之宜。<br></div><div><br></div> 如意形美人靠斜撐 小院 雪洞 院中園 <div><br></div><div>離開小黃樓已近華燈初上之時。<br></div><div><br></div> 這棵樹的心結樹冠是三坊七巷的特色 壽山會館中長見識 <div><br></div><div>參觀壽山會館后才知道,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壽山石就分布在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以壽山鄉為中心。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就在壽山石的分布區域內。<br></div><div><br></div> 已近夜市時段 燈亮起 <div><br></div><div>閩派建筑高大氣派,進深尺度要比徽派建筑更大。因而房間也更大。這一點在南后街牌坊旁邊的林覺民、冰心舊居也充分體現出來。<br></div><div><br></div> 故居大門與南后街牌坊比肩而立 <div><br></div><div>林覺民烈士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少年之時,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家后十幾天,于1911年4月24日寫下令人讀來蕩氣回腸的《與妻書》后,毅然與族親林尹民、林文,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了三天后的辛亥廣州起義。</div><div>革命黨人手持簡陋武器攻打下兩廣總督署,入門時已人去樓空。在與巡防營的激烈巷戰中,林覺民中彈被捕。受審中痛陳時事,怒斥兩廣總督張鳴岐及水師提督李準。數天后,英勇就義。<br>辛亥廣州起義后,同盟會檢收到烈士遺骸七十二具,營葬于白云山麓黃花崗(原名紅花崗)。因此,世人又稱該起義為“黃花崗起義”。起義中犧牲的福州籍志士除列名于黃花崗碑刻的十九人外,還有郭大旺、郭天才、郭細官、林麻麻四人,共計二十三人。其中林文、方聲洞、林覺民、陳與燊、林尹民、陳可鈞、馮超驤、劉元棟、劉六符、陳更新,被稱為“福建十杰”。 <br>林覺民遇難后,林家變賣住宅離開,由冰心的祖父購得。<br><br>冰心 1900年出生在福州南后街隆普營內。1901年隨家移居上海,1903年遷居山東煙臺,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前舉家回遷福州,住進了這里。但實際上,她一生在這里住過的時間很短暫。</div><div><br></div>前天中午、昨天晚上兩頓海鮮粥吃下來,舌頭上起了個泡,說明這么多高蛋白吃下去,身體吸收不了,今天中、晚飯主要吃蔬菜,些微輔以肉食。<br><div>福州的公交車同樣對65歲以上老人免費,上車只需給司機看一下身份證即可。 <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都江堰市|
安新县|
朝阳县|
革吉县|
五大连池市|
民乐县|
威海市|
渭源县|
亳州市|
抚顺县|
五大连池市|
扶余县|
静安区|
黑龙江省|
日土县|
威宁|
冀州市|
阳高县|
肃宁县|
英吉沙县|
佛教|
恭城|
普兰县|
宁远县|
鄂州市|
辉县市|
高密市|
仁化县|
定远县|
调兵山市|
镇巴县|
万宁市|
洪湖市|
鱼台县|
固阳县|
于田县|
阳西县|
湖口县|
新竹市|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