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位知青人的人生歲月(9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沈陽變壓器廠五分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筆者/盛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我把本田轎車開回到沈變五分廠廠區時,我們一行4人才忽然發現,時間過得真快,一晃離開家都快20天的時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走訪內蒙和山西客戶這段期間,廠里工作由張國權副廠長代理主持,那些天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進行。在國權廠長向我通報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時,不論在廠內、廠外都沒有傳出我所擔心的事件泄露的消息,就連國權廠長本人,對于我們4人走訪客戶時所發生的交通事故,好像也一無所知。此時此刻,我一直懸著的心總算徹底的放了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沈后,當我在第一時間向公司徐經理匯報走訪客戶的情況時,有關涉及發生交通肇事的經過只字未提。直至一周后,李書記和王建武再次重返赤峰市和寧城縣交警大隊,把所有的善后工作全部都干凈利落的處理完畢,沒有留下任何尾巴后,我才找時間,專門向徐經理把這次走訪客戶時全部歷險過程,一五一十的匯報了一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徐經理聽完后說道:“我說你們路過石家莊晚了一個多星期呢?當時我就感覺有些不對勁,可能出現了什么狀況。因為你沒有說,我也不好多問。好在一切都過去了,那就徹底的翻篇吧,以后永遠也不要再提此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沈后另外一件事,就是抓緊時間給保定微型整流器廠的張經理打電話,除再次向他表示感謝之外就是索要他們單位的賬號和聯系地址,好讓廠財務科為其辦理電匯手續(修車時向張經理的借款),可張經理一再強調不用著急,說是等哪天到五分廠辦理業務時,再一起算也不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李書記和王建武則在一周后,為此事再次重返赤峰,親自上門表達對曹廠長和王廠長在我們面臨危難之際伸出援手和守望相助的感謝之情。并親手把赤峰教育局變壓器廠的王廠長替五分廠墊付的交通肇事賠償款(5萬元現金),如數地返還給了對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他倆又帶著在沈陽專門定制的錦旗,拿著裝有5000元慰問金的信封,再返寧城縣交警大隊。見到張隊長后說明來意,并堅持邀請張隊長和與此案有關的辦案交警們吃頓飯,以表達對寧城縣交警大隊最誠摯的謝意。張隊長一看沈陽客人專程來看望他們,知道是盛情難卻(估計赤峰電業局變壓器廠的曹廠長已經提前跟他打過招呼了),在謙讓一番之后,只好半推半就的接受了邀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來建武廠長跟我講述了那天的情景,下班后交警們都換上了便裝,大家按照張隊長指定的地點,興致勃勃的集中到了寧城縣當時一家算是比較夠檔次的飯店。大家在一起一邊大塊朵頤,一邊忘情的把盞言歡,酣暢淋漓地暢飲著當地的特產寧城老窖,看上去像過小年似的那樣的開心和快樂。(可能平時他們也是太辛苦,太干渴了吧)恰巧那天是星期六,第二天休息,于是大家余興未盡,又張羅到當地的一家練歌房一展歌喉,建武廠長也非常敞亮地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沒問題,今天所有的費用我兜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上午,張隊長專程來到李書記和王建武他們的住所,特意派專人把他倆送到了車站。臨別前,除了感謝沈陽客人的盛情款待之外,順便也把五分廠小車司機趙暉的駕照完整無損地遞還給了王建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我用了三個多章節的篇幅,來龍去脈全過程地講述了一段發生在25年前,企業為了求生存,謀發展,鞏固擴大變壓器鐵心(硅鋼片加工)產品銷售市場,我和李書記、王廠長等一行4人在走訪內蒙古和山西的客戶時親身經歷和人生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段故事全面真實地還原了當時事發過程的原貌,謳歌和贊美了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同時也揭示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的人生百態。故事中所涉到的人和事,全部都是真材實料,均未有一丁點的水份和夸張虛構的成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當我回想起上個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的那段充滿火熱與激情的時光歲月,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能夠向企業員工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我親身經歷和踐行了那段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人生歷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盡管有些的難忘的曾經和刻骨銘心往事,經過20多個春秋風霜雨雪的無情沖刷和浸泡侵蝕,大多都已變得模糊不清,剩下的也只成了零散或碎片化的記憶。但每當我回想那段工作經歷時,內心世界仍然不由自主的心潮跌宕起伏,熱血沸騰賁張,而久久的不能平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表面文字上看,我所書寫回憶錄可能是刻畫具體的某一個人或抽像的描述某一件事,但襯托出來的卻是在改革開放征途前半場老沈變人的精神風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沈變五分廠做為沈變廠的一個再平淡不過,其貌不揚的基層單位,它的創業發展的歷程也僅僅算是老沈變整個大家庭的冰山一角,是當年老沈變嚴、謹、細、實,勇爭一流的企業精神風貌的一個縮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是嗎?一個廠辦集體性質的小微型企業,在殘酷無情的市場競爭中,是多么不易和艱辛。企業猶如一只航行在江河海洋中的小船,而我們作為企業的領路人則更像是駕馭著這條小船的水手,雖然身單力薄,可在風起云涌,濁浪濤天的改革的大潮中,面對著上下顛簸,左右搖擺,隨時隨地都可能傾覆在浪潮中,仍然是劈波斬浪,初心如一的砥礪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了使企業能夠在你死我活激烈競爭的市場站穩腳跟,為了使企業能夠在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后,走的更遠,生存的時間更長,我們不知付出多少汗水和勞動,不知有多少危險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也不知有多少讓人聽起來就后怕的兇險,就在我們的頭頂高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企業為了能夠簽訂到一筆合同,哪怕是只有很小利潤的訂單,我們也不嫌棄,知難而進,甚至可能冒著上當受騙的風險也在所不辭;為了企業合法權益和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不惜冒著受到恐嚇和人身威脅的風險,同“老賴”們打官司告狀,決不心慈手軟,更不后退半步;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為了清理長期不在崗而且企業還要為其交納“三險一金”的有前科劣跡職工,盡管他們身后有著這樣的背景或那樣的關系,編織各式各樣的關系群和人情網,我們也要堅持原則,堅守底線,擺平各種人際關系,勇于面對來自各方的挑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總之,雖然我們無法左右外部的大環境,也無法支配和把控社會的大市場,但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做更好的自己,這就足夠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談了一段人生感受之后,還得續上段之前言,書歸正傳。在前面的幾個章節中講述了一段沈變五分廠為鞏固和擴大傳統產品——硅鋼片市場,對內所采取的配套改革舉措,對外則根據市場不斷變化的新形勢,企業如何與時俱進地調整制定營銷策略的具體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著重回顧一下沈變五分廠在具備和完善了變壓器的生產制造能力之后,是如何面對如同一張白紙似的變壓器市場,企業是怎樣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個訂單、一筆合同做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關于沈變五分廠變壓器項目開發的市場調研,科學評估到決定立項;從廠區的規劃,廠房的重建到關鍵專業設備的安裝調試到位,以及變壓器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截止到1995年年底,沈變五分廠無論在硬件設施的投入還是軟件設施的引入,已經全面具備生產制造容量在50000KVA,電壓在110KV等級的變壓器生產能力。所有這些我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作了詳細的闡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最關鍵、最棘手的問題也隨之紛至踏來,隨著近300萬元的資金注入,企業已全面具備了生產條件,一批熟悉變壓器設計、制造、試驗的行家里手也陸續的各就各位。可合同呢?大家都在等米下鍋呢,有老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飲啊。大家總不能坐在寬敞明亮的大廠房里大眼瞪小眼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毋庸置疑,那時變壓器的市場開發,已成為企業迫在眉睫和壓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知道對于那時的我和主管變壓器市場開發的張國權副廠長,肩上的壓力和面對的挑戰是難以想象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為變壓器的設計制造與單純的硅鋼片加工相比較,屬于相對技術密集型的產品,沒有受到過這方面專業知識培訓和從事過這方面實踐的銷售人員,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而那時沈變五分廠的銷售科的全部工作職能,實際上只屬于硅鋼片加工營銷范疇的,而要去開發變壓器市場,與客戶談合同,原有銷售科的人員是無法有人勝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辦事能力,提升集體企業各項工作的管理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務。鑒于企業目前處于這種真實的客觀狀況,企業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國營企業的經營模式,四平八穩地組建相應的組織機構,再按步就班的開展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是企業內懂變壓器的,隨時隨地都可充當沈變五分廠變壓器產品的銷售員和業務員。那時張國權與孟慶宏、金向合、張艷、劉榮華、曲英賢、石連寶等人一起,對內各自負責一攤工作之外,對外則以銷售員的身份,積極捕捉各種訂貨信息,努力開發、開拓變壓器產品的銷售市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別是分管變壓器技術和市場開發的張國權副廠長,為了使新開發的變壓器項目盡快形成量產規模,為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范圍,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經濟效益,幾乎動用了全部資源和人脈關系,為己所用,為企業所用,其做出的貢獻五分廠員工是有口皆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他通過其妹夫張曉軍在東北輸變電集團實業公司下屬電器公司兼任經理的關系,促成了該公司率先與五分簽定了合作備忘錄。凡該公司對外簽訂變壓器訂貨合同,首先要委托五分廠進行生產制造,之后該公司或按比例收取一定的銷售費或雙方進行利潤分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五分廠第一桶金,就是通過張曉軍他們公司與五分廠一同合作的,是為盤錦電業局修理一臺50000KVA變壓器時開始的。當時張曉軍經理決定把這臺產品轉交到五分廠的時候,他手下的一名姓翟的業務主管因擔心五分廠生產能力和其他別的原因,還略有“微詞”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國權廠長還利用其弟與當時沈變廠總設計師蔣總之間特殊的關系,通過蔣總所施加的影響,全密封變壓器廠的變壓器鐵心外協加工任務全部改由五分廠來協作配套。直至多年之后,該企業自己上馬了鐵心加工生產線,具備了內部自我配套能力時為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那時全密封變壓器廠剛剛起步不久,企業的生產車間還不具備生產31500kVA這樣容量變壓器的條件,全密封變壓器廠便向五分廠求援,租用五分廠的廠房進行變壓器總裝和產品出廠試驗。而五分自然從中收取一定數額的租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沈變配件公司出臺的文件明文規定,給各分廠級領導按標準購房時,其原房要上交企業的,并由企業進行二次分配。鑒于國權廠長對企業開發變壓器產品所做出的貢獻,經廠職工代表小組討論和公司批準,國權廠長的原來住房則不需要上交給單位。這也算是對國權廠長在沈變五分廠勤勉工作所做出的付出和貢獻是一種褒獎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促使新產品變壓器制造盡快產生出規模效益,除了挖掘企業內部現有的潛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創造性之外。企業還因地、因時制宜,制定適合市場需求的經營政策,并以靈活多樣營銷手段,積極尋找銷售代理。同時為了擴大企業的宣傳和影響,提高企業在變壓器市場的知名度,千方百計的動腦筋想辦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在1996年底,企業開始與沈陽路政廣告公司接觸,商談為沈變五分廠代理廣告業務相關事宜。最終雙方商定在沈陽一環路即崇山東路的望花立交橋上的西側設立廣告牌。可廣告牌上寫什么樣的內容呢?路政廣告公司的工作人員提示我說,如果你們企業的廣告,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內容,廣告費用按規定可酌情減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正好距離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倒計時還有大半年的時間,一洗百年恥辱看今朝,香港將回歸母親懷抱,已成為那時全社會最熱門的話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五分廠為湖北黃石市一家變電所生產的SZ9-10000/110KV變壓器,在現場安裝調試驗收后,我在現場留影)</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宁阳县|
华坪县|
五华县|
铁岭市|
湄潭县|
龙江县|
五家渠市|
扬州市|
高台县|
林口县|
黔西县|
石嘴山市|
芜湖市|
荥阳市|
舟曲县|
河西区|
昔阳县|
宜兴市|
宝丰县|
宁明县|
西昌市|
灵台县|
都匀市|
沙湾县|
海原县|
泸水县|
古浪县|
巴彦淖尔市|
安徽省|
大田县|
凤庆县|
鲜城|
宁波市|
菏泽市|
云林县|
峨眉山市|
娄底市|
嵩明县|
林州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