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威海里口山,晨霧如輕紗般纏繞在蒼翠的林間,潺潺溪流叮咚作響,奏響大自然的樂章。在博雅軒水邊,一抹靈動的藍綠色身影突然從眼前掠過,那絢麗的色彩如同一道閃電,瞬間抓住了我的目光。定睛細看,原來是一對翠鳥。它們身姿小巧玲瓏,約15厘米長,渾身散發著寶石般璀璨的光澤。頭頂藍黑相間的羽毛,宛如戴著一頂精致的小禮帽;腹部橙紅色的絨毛,恰似系著一條溫暖的圍巾;而那長長的、尖如匕首的喙,透著一股靈動與銳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對翠鳥正立于溪邊的枯枝之上,彼此親昵地挨著,時不時用喙輕柔地觸碰對方的羽毛,發出清脆悅耳的“嘰嘰”聲,仿佛在互訴衷腸。漸漸地,只見雌鳥微微下蹲,尾羽翹起,雄鳥則小心翼翼地跳到雌鳥背上,站穩后,展開雙翅保持平衡,這便是鳥類繁殖期特有的“踩蛋”行為,也像是它們神圣而甜蜜的“婚典”儀式。它們緊緊依偎,動作雖然略顯笨拙,卻充滿了愛意與溫情。大約持續了十幾秒后,雄鳥輕盈地躍下,似乎在為這場“儀式”慶祝。真幸運,有緣見證了翠鳥的繁殖瞬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靜謐的山林一角,我與小翠不期而遇,目睹了生命繁衍的美好瞬間。這份驚喜與感動,如同里口山的溪水,緩緩流淌在心底,也讓我更加珍視這片充滿生機的自然天地,期待未來還能在這里發現更多生命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翠鳥(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學名:Alcedo atthis),是佛法僧目翠鳥科翠鳥屬的鳥類。俗名: 翠鳥、魚狗、打魚郎、釣魚郎、刁魚郎、小翠,又名翠鳥、魚狗、打魚郎等。體型小巧,上體藍綠色,中央有一條藍色帶紋,下體橙棕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通翠鳥體長16-18厘米,體重23-45克(雄鳥),30-35克(雌鳥)。雄鳥具有橘紅色眉紋、黑色眼紋、橘紅色耳羽,白色頸帶,上體和尾部亮湛藍色,翅膀暗綠帶淺藍斑點,下體橘紅色;喙黑色,基部紅色;虹膜深褐色;腿和腳橙紅色。雌鳥與雄鳥相似,但下頜橙紅色,頂端黑色。幼鳥較成鳥暗淡,背部更綠,腹部顏色較淺,胸部有灰暗條紋,喙黑色,腿和腳黑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繁殖期3月至8月,筑巢于河岸、采石場、沙坑等地的垂直土壁,隧道長50-90厘米,終室寬9-17厘米。每窩產3-10枚光滑白蛋,平均6-7枚。雙親白天輪流孵卵,夜間由雌鳥孵卵,孵化期19-21天。幼鳥孵化后24-25天離巢,每年可育1-2窩,有時3-4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西充县|
古丈县|
三原县|
双江|
海安县|
澄迈县|
开平市|
江华|
达孜县|
明水县|
斗六市|
平度市|
青冈县|
奉贤区|
建瓯市|
中牟县|
通化市|
南雄市|
梨树县|
玉树县|
阳山县|
枣强县|
桐梓县|
商水县|
古交市|
苍溪县|
宁海县|
比如县|
宿松县|
泾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封丘县|
广平县|
福贡县|
上犹县|
九龙城区|
桂林市|
沁源县|
沅陵县|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