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翠湖公園,是昆明有名的公園,也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公園。最早是在汪曾祺的散文《翠湖心影》里知道了這一魅力所在,汪曾祺在西南聯大讀書時,經常會去翠湖,翠湖有圖書館,經常會去看書;有茶館,也經常去喝茶。</p><p class="ql-block">數年前第一次去昆明,去看了汪曾祺常去的大觀樓,遺憾沒有到訪翠湖,這次預留出時間給翠湖。</p> <p class="ql-block">翠湖,就在講武堂的對面,它們是一個景區。不過不知道對著講武堂的是翠湖的哪個方向的門。從講武堂出來,過馬路即是翠湖。</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翠湖了!好美的一個湖名</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談翠湖與昆明的關系?:</p><p class="ql-block">“昆明和翠湖分不開……翠湖可不能挪開。沒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為昆明了。”</p><p class="ql-block">作者用“眼睛”比喻翠湖對昆明的重要性:“只能說: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辦法呢,因為它非常貼切。”</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正月十八,昆明已是春色滿園,春光無限。滿眼都是綠色,滿眼都是花開爛漫。</p> <p class="ql-block">在公園里咖啡廳,品一杯咖啡,欣賞窗外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公園里到處是美景入眼,到處是鮮花盛開。</p> <p class="ql-block">還有盆景園??</p> <p class="ql-block">園中園不少,這是公園里的茶花園</p> <p class="ql-block">柳色新綠襯虹橋</p> <p class="ql-block">有許多漂亮的古建筑,想到汪曾祺先生讀書時,從這個門走過嗎?</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談翠湖的日常景象?:</p><p class="ql-block">?功能與氛圍?:翠湖既是湖,也是一條貫通南北的捷徑。行人穿過時,“從喧囂擾攘的鬧市……一進了翠湖,即刻就會覺得渾身輕松下來”,成為精神療養之地。</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觀?:堤邊垂柳“綠得好像要滴下來”,湖水極清且常年盈滿,水浮蓮“開著一望無際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紅魚“見人不驚,悠然地浮沉游動”。</p> <p class="ql-block">恰逢周六,天氣又這樣好,花開的正是時候,市民紛紛來踏青、賞花。這個建筑看起來很有歷史</p> <p class="ql-block">游人如織。你也成了風景</p> <p class="ql-block">公園里美麗的建筑???不知道汪曾祺游湖時是否有了</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寫道:</p><p class="ql-block">路東伸進湖水,有一個半島。半島上有一個兩層的樓閣。閣上是個茶館。茶館的地勢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閣子上喝茶,很涼快。這家茶館,夏天,是到了晚上還賣茶的(昆明的茶館都是這樣,收市很晚),我們有時會一直坐到十點多鐘。茶館賣蓋碗茶,還賣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裝在一個白鐵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館計賬的方法有點特別:瓜子、花生,都是一個價錢,按碟算。</p> <p class="ql-block">喝完了茶,“收茶錢!”堂倌走過來,數一數碟子,就報出個錢數。我們的同學有時臨窗飲茶,嗑完一碟瓜子,隨手把鐵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進了水里。堂倌算賬,還是照碟算。這些堂倌們晚上清點時,自然會發現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會知道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收茶錢時因此和顧客吵起來過;并且在提著大銅壺用“鳳凰三點頭”手法為客人續水時,也從不拿眼睛“賊”著客人。把瓜子碟扔進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過堂倌不那么斤斤計較的風度卻是很可佩服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到昆明圖書館看書,喝茶,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到翠湖去“窮遛”。這“窮遛”有兩層意思,一是不名一錢地遛,一是無窮無盡地遛。“園日涉以成趣”,我們遛翠湖沒有個夠的時候。尤其是晚上,踏著斑駁的月光樹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幾圈。一面走,一面海闊天空,高談闊論。我們那時都是二十歲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可說,我們都說了些什么呢?我現在一句都記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游湖的年代,這個海心亭應該就在這里吧</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當年汪曾祺喝茶的茶館是否還在?看書的圖書館是否還在?時間匆匆,也沒有按照汪曾祺先生的描寫去一一尋覓。</p><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恐怕也難尋舊跡了。</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關于圖書館的記憶:</p><p class="ql-block">1939年作者在昆明備考時,常去翠湖圖書館——“形制像道觀”的安靜場所。管理員以撥動停擺的掛鐘計時,館內白茶花“安安靜靜地開著”,讀者可隨意借閱從《南詔國志》到福爾摩斯的書籍。</p> <p class="ql-block">少數民族同胞帶著孩子休閑</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楊麗萍服飾店</p> <p class="ql-block">賞郁金香的季節</p> <p class="ql-block">真的是翠湖</p> <p class="ql-block">翠湖竹影</p> <p class="ql-block">竹影</p> <p class="ql-block">翠湖,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美景拍不盡</p> <p class="ql-block">走出汪曾祺的翠湖,昆明人的翠湖,覺得意猶未盡,總覺得遺漏了什么沒有沒有找到、看到,是汪曾祺先生喝的那碗茶嗎?是春城人的閑適時光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松潘县|
望江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彭山县|
金平|
双鸭山市|
陵水|
汝南县|
浪卡子县|
满城县|
奇台县|
青海省|
武胜县|
长沙市|
渑池县|
达拉特旗|
肇州县|
巴彦淖尔市|
沁水县|
读书|
南木林县|
宁陵县|
杭锦旗|
石泉县|
凯里市|
大洼县|
酒泉市|
武陟县|
清水河县|
大英县|
嵊泗县|
甘谷县|
呼玛县|
阜康市|
玉环县|
从江县|
井陉县|
丰顺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