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廬州老金</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5496714</p> <p class="ql-block"> 值此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憶童年交流天地】欄目舉辦以“萬能的手”為主題的征文比賽活動,非常應景,對現在的少年兒童也很有教育意義。我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初期,那時候家家戶戶子女多,生活都很困難,我家也不例外。全家七口人靠父親三十幾元工資,加上母親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維持正常生活都很困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小孩子便利用休息天不上學等空余時間,尋遍大街小巷、拐拐角落,撿拾一些廢品拿到城東的“收購組”去“換”些小錢,用來貼補學習生活小開銷。</p> <p class="ql-block"> 記得撿拾的廢品有:碎銅爛鐵、玻璃瓶和碎窗戶玻璃、紙盒及廢舊書報等。除了碎銅很貴每兩一角伍分外,其他都是幾分錢一斤。每次收集齊一部分廢品去“換”錢,最多收入也不會超過5角錢。就這已經非常滿足了,因為通過自己的雙手取得了“報酬”,有成就感;有了一點收入畢竟還能自己開銷,改善生活學習條件。</p> <p class="ql-block"> 除了撿拾廢品外,日常生活中還有不少東西可以收集起來“換”錢。比如刷牙用的牙膏袋,那時不像現在普遍是塑料的,而是錫、鋁制品的,錫制品的“肩部”有一道道圈,比鋁制品的稍貴;逢年過節宰殺家禽、水產品的部分器官也可“換”錢,如雞鴨鵝毛、內金,豬骨頭,老鱉殼等;連淘米水、排出的糞便都要貯存起來,有人專門上門收購。</p> <p class="ql-block"> 除此而外,我還到處找尋可以用來燒火的材料,用來彌補家庭一日三餐用火之需,節約開支。如到飯店爐膛邊扒拉燒過的炭渣,找尋其中黑色的、沒完全燒盡的炭塊,收集起來回家加水攪拌做成煤球可繼續發揮“余熱”;在荒郊野外采集枯枝、枯草可直接用來燒火;在大街小巷撿拾甘蔗頭部,擠去水份曬干也可燒火。有一次實在撿不到“柴火”了,便跑到公園里去“撿拾”樹枝、茅草,結果被管理人員抓住好好教育了一通。</p> <p class="ql-block"> 感謝黨的英明領導,感恩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國家日益富裕強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孩子們再也不用像我們兒時那樣去撿拾廢品補貼生活了;老人們撿拾廢品往往也并不是日子不好過,而是勞動慣了,有時間閑不住,混混寂寞而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革吉县|
平泉县|
竹溪县|
永昌县|
宜章县|
沧源|
通河县|
确山县|
海门市|
梅州市|
休宁县|
贡觉县|
密山市|
类乌齐县|
门源|
西林县|
崇信县|
岱山县|
江源县|
松溪县|
建瓯市|
阿拉善右旗|
蒙阴县|
广宁县|
阿拉尔市|
基隆市|
孝感市|
松阳县|
威海市|
衡阳市|
孝义市|
东丽区|
达拉特旗|
竹山县|
衡山县|
宝应县|
鄂托克前旗|
宝山区|
宁安市|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