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宋 歐陽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譯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離去的時候梅萼還是剛剛凝粉,眼見小桃花開都被風吹損,梨花開得最晚也凋零了,為什么歸期沒有個定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欄桿都倚遍了又來憑欄遠望,眼淚偷偷地沾濕了紅袖。蜘蛛與喜鵲多么誤人,像這樣沒有憑據怎么值得相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樓春:詞牌名。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梅萼(è):梅花的蓓蕾。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綠色小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凝粉:指花蕾剛開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現出雛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桃:桃花的一種,元宵前后即著花,狀如垂絲海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凋(diāo)零:泛指花的凋謝,零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事:為何,何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闌(lán)干:同“欄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憑:依靠。讀去聲,義與讀平聲者相同。嚴格地說,此處“憑”字失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淚粉”句:拭淚故粉痕漬袖。“偷“字有避人垂淚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蜘蛛:這里指一種小蜘蛛,俗稱“喜蛛”。古人也視為喜事之瑞,如同喜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喜鵲:俗傳能報喜訊,有“喜鵲登枝”之說。《西京雜記》卷三引陸賈對樊噲語:“干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足信:怎么值得相信。安,哪里,怎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詞牌解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詞牌詳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歸朝歡令”“呈纖手”“春曉曲”“惜春容”等。其調名源自《花間集》顧夐詞“月照玉樓春漏促”及“柳映玉樓春日晚”句,《尊前集》歐陽炯詞“春早玉樓煙雨夜”及“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色寢”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調為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正體以顧夐《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為代表。《玉樓春》與《木蘭花》在體制上皆為七言八句之仄韻,但《玉樓春》前后段起句為仄起式,《木蘭花》為平起式。不過自李煜《玉樓春》前后段起句為平起式后,兩調在體制上有所混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詞牌因仄聲韻較密,且有四個仄起律句,聲情較為沉重壓抑,適于表達沉悶、惆悵、感懷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體詞牌格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樓春的正體格律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品簡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詞寫閨中女子離別之恨。上片通過物候變遷寫思婦盼望行人歸來,埋怨行人歸期不準;下片緊承上片詞意,寫思婦頻頻登樓遠眺,不見游子歸來而埋怨喜鵲與喜蛛。全詞以淺近質樸之語,反映思婦心神之不寧,曲折地表現思婦的幽怨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創作背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是一首春閨離恨之詞,是以代言體形式表達閨中思婦離情別恨的作品,當為歐陽修早期所作,具體創作時間未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歐陽修早期的創作風格多受當時詞壇風氣影響,以寫男女之情、閨怨之思等題材為主。這首詞中,詞人通過描寫閨中思婦對遠行之人的思念與埋怨,展現了思婦內心的細膩情感。在古代,男子常常因仕途、征戰、游學等原因離家遠行,導致夫妻或戀人分離,由此產生了大量的閨怨詩詞。歐陽修此詞也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創作而成,反映了當時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離別相思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p> <p class="ql-block">品讀賞析:</p><p class="ql-block">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閨中情思的婉轉訴說</p><p class="ql-block">歐陽修,作為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其詩詞作品風格多樣,情感真摯。《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便是一首別具韻味的閨情詞,以細膩的筆觸、委婉的情感,展現了閨中女子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思念與離恨,雖無華麗辭藻堆砌,卻憑借質樸自然的語言直擊人心。</p><p class="ql-block">上闋:時光流轉,盼君歸期</p><p class="ql-block">“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開篇便點明時間線索,從離人離去時寫起。那時,梅花剛剛開始孕育花蕾,粉嫩的花萼包裹著初綻的希望 ,宛如女子心中對愛人歸來的期待。然而,時光匆匆,不經意間,桃花已在風中凋零,被風力損傷,花瓣飄落,繁華不再。“不覺”二字,生動地體現出時光流逝之快,女子在等待中渾然不覺,卻驚覺季節已悄然變換,暗示著她在漫長等待中的心不在焉與滿心惆悵。</p><p class="ql-block">“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梨花花期較晚,本應在春日的尾聲中綻放最后的絢爛,可如今也已凋零殆盡 。這一景象將時間的推移再次拉長,從梅花開至梨花謝,漫長的時光里,女子望眼欲穿,卻始終等不到愛人歸來。她不禁發出質問:究竟是為何事耽擱,歸期如此沒有定準?這一問,飽含著女子的哀怨、委屈與深深的思念,將她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上闋通過梅花、小桃、梨花的依次凋零,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寫出了時光的流逝,也烘托出女子閨思的與日俱增,從最初的期待到后來的焦慮,情感愈發濃烈。</p><p class="ql-block">下闋:望眼欲穿,相思成怨</p><p class="ql-block">“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下闋緊承上闋,描繪女子在漫長等待中的行為與情感。她無數次登上高樓,倚遍欄桿,一次次地向遠方眺望,渴望能看到愛人歸來的身影 。“闌干倚遍”四個字,將女子登高盼歸的次數之多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而“重來憑”則進一步強調了她的執著與不舍,即便一次次失望,卻仍心存希望 。“淚粉偷將紅袖印”,女子在無人處偷偷落淚,擦拭眼淚時,脂粉沾染在紅袖之上。一個“偷”字,將女子害羞、含蓄的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 ,她不愿讓人看到自己的脆弱與悲傷,只能暗自傷懷,這份情感的細膩與深沉令人動容。</p><p class="ql-block">“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古代習俗中,蜘蛛(喜蛛)和喜鵲都被視為報喜的象征,人們相信它們出現便預示著喜事將至、親人歸來 。然而,在這首詞中,女子卻對它們心生怨恨。因為蜘蛛和喜鵲多次出現,給她帶來希望,可愛人卻始終未歸,一次次的失望讓她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這兩句看似無理的埋怨,實則將女子內心的失望與無奈推向了高潮 。她不再相信這些虛無的預兆,轉而將怨恨發泄在蜘蛛和喜鵲身上,從側面反映出她對愛人歸來的極度渴望以及長久等待后的絕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質樸語言,真摯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首詞最大的藝術特色在于其語言淺近質樸,卻能將思婦的情感表現得曲折動人 。歐陽修沒有運用華麗的辭藻和生僻的典故,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如“去時”“不覺”“何事”“偷”等,將女子的心理和行為真實地描繪出來,讓讀者仿佛能看到那個在閨中獨自等待、黯然神傷的女子形象 。這種質樸的語言風格,使情感表達更加直接、真摯,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表現手法上,上闋以景襯情,通過描寫梅花、小桃、梨花的凋零,烘托出女子閨思的加深;下闋則通過人物的行為和心理描寫,如“闌干倚遍”“淚粉偷將紅袖印”“蜘蛛喜鵲誤人多”等,將女子的相思、哀怨之情刻畫得細膩入微 。上下闋相互呼應,共同塑造了一個深情、執著又充滿哀怨的思婦形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是歐陽修閨情詞中的佳作,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流傳千古。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代女子在離別中的痛苦與無奈,也讓我們領略到了歐陽修高超的文學創作技巧 。這首詞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中最柔軟、最真摯的情感,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能引發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海兴县|
韶山市|
新郑市|
濉溪县|
运城市|
台山市|
边坝县|
太仆寺旗|
富顺县|
吉隆县|
苗栗县|
乌鲁木齐县|
弥渡县|
天镇县|
鄂尔多斯市|
海门市|
兴宁市|
湖南省|
南漳县|
登封市|
通化市|
张北县|
五原县|
宁夏|
新乡县|
东乡县|
金门县|
吉林省|
康马县|
伊金霍洛旗|
苏尼特右旗|
马尔康县|
鹤山市|
兴安盟|
澄迈县|
湖口县|
永和县|
贡嘎县|
吉林省|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