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祥音</p><p class="ql-block">文字:祥音</p><p class="ql-block">照片:手機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號:6094034</p> <p class="ql-block">往昔的手機攝影多是即興而為,實則屬于“被動拍攝”。然而,今年春節前后,我有意識地將“被動”轉為“主動”。年初便確立了一個全新思路,讓自己的攝影既“與時俱進”,又融入“文化元素”,同時兼具一定的“科普”價值。具體而言,便是以全年二十四節氣為線索,每半個月選定一種與節氣相關的小動物或小昆蟲進行拍攝,并按四季順序,分別制作成唱春、吟夏、頌秋、詠冬四篇文章,組構為“隨時令 尋確幸 拍精靈”系列。</p><p class="ql-block">“唱春”,為此系列文章之首篇。蛇年伊始,拍蛇開篇。喜鵲唱春,確幸連連。</p> <p class="ql-block">瓊島的春天,雖偶見枯草落葉,卻掩不住綠意盎然。尤其是春節過后,百花競放,蜂飛蝶舞。對于我這樣一個熱愛拍攝小動物和小昆蟲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大好時光再度降臨。時至當下,已歷經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個節氣,每一節氣都給我帶來別樣的驚喜與靈感,因而拍下了大量照片。但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只好忍痛割愛,每個節氣文字后只選附了3張照片。</p><p class="ql-block">春季拍“春蟲”,讓自己有種強烈的“儀式感”。與“春蟲”和“人”同時有關聯的當屬“人面蝽”了。我拍到的這只人面蝽蟲的背圖,是否像一張威武的中國古代青銅盔甲武士的臉!</p> <p class="ql-block">立春,乃二十四節氣之首,標志著春季的開啟,象征著萬物復蘇與新輪回的開始。“立”者,表示“開始”或“建立”,寓意一個新的起點;“春”者,代表溫暖、生長與生機,象征自然界復蘇與生命勃發。立春不僅宣告冬季的結束與春季的來臨,在傳統文化中,更寓意吉祥與希望。</p><p class="ql-block">在立春節氣,我將鏡頭對準了“荔蝽”,記錄它們特有的玄妙。“立春”拍“荔蝽”,確幸又溫馨。</p> <p class="ql-block">荔蝽,是隸屬于荔蝽科的一種大型蝽蟲,因常寄生于荔枝樹而得名,別稱荔枝蝽蟓、臭屁蟲等。它們偏好棲息于枝條頂端,以嫩芽、嫩枝及幼果的汁液為食。荔蝽的交尾期通常出現在初春時節,成蟲交尾次數頻繁且時間較長,交尾時仍可取食,其卵多產于葉底、樹干或小枝條等處。一只雌性荔蝽一次產卵可達14粒,卵形排列成塊,宛如自然的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荔蝽的生長周期分卵、若蟲與成蟲三個時期,完成一代大約需要一年時間。荔蝽若蟲共經歷五個齡期,初孵化時身體呈橢圓形,顏色從鮮紅漸變為藍黑,前胸背板兩側呈黃色;第二齡時蟲體后半部近似長方形;末齡若蟲體長接近成蟲,頭部、胸部與腹部中央呈深紅色,腹部側面為橙黃色,翅芽逐漸延伸;臨近羽化為成蟲時,腹部明顯膨大,體表覆蓋白色粉層,姿態愈發成熟。</p> <p class="ql-block">雨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標志著春天的正式到來,預示降水的開始,為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水分。雨水節氣不僅象征著新生命的萌發與成長,更寓意生命的頑強與希望。它不僅是一個反映自然現象的節氣,更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在雨水節氣,我將鏡頭對準了“雨蛙”,記錄它們萌萌的憨態。“雨水”拍“雨蛙”,驚遇兩哇哇!</p> <p class="ql-block">雨蛙,隸屬于兩棲綱蛙形目,體形肥胖,皮膚光滑,頭小體寬,整體呈三角形。其背部為綠色,腹部為淡黃色,體側與股前后有黑斑。雄蛙常于雨天鳴叫,聲音洪亮,遠近可聞,因此得名“雨蛙”。全球雨蛙約有300種,中國分布有6種,包括無斑雨蛙、中國雨蛙、華西雨蛙、華南雨蛙等,均屬于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與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p> <p class="ql-block">雨蛙多棲息于灌木叢、蘆葦或池塘邊、稻田及其附近的雜草上,它們白天靜臥于葉片之上,黃昏或黎明活動頻繁,主要以金龜子、葉甲蟲、象鼻蟲、蟻類為食。雨蛙為卵生,體外受精,繁殖方式多樣,壽命較長,能活15年的雨蛙并不罕見。雨蛙科成員大多擁有良好的保護色,與環境融為一體。在繁殖季節,處于正常狀態的雨蛙會縱聲歌唱,展現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意味著天氣轉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不僅是一個自然節氣,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節律的細致觀察與對農耕生活的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在驚蟄節氣,我將鏡頭對準了與“驚雷”密切相關的“海南雷公馬”,記錄它們的變色瞬間。春雷驚百蟲,拍“馬”話“雷公”。</p> <p class="ql-block">海南“雷公馬”,學名“變色樹蜥”。初聽“雷公馬”之名時,感到很好奇,向當地人請教,他們的說法不一。有人說這種動物咬住物體后從不松口,直到天上打雷受驚時才放開。也有人說誰若抓捕食用它,會遭雷劈,稱它是天上雷公下凡或雷公派來的使者,不該招惹。雷公馬的體色,可隨環境的干濕度、光線的強弱而變化。稱其為“變色龍”,亦無不可。雷公馬頭大尾長,鬣鱗頸部較長,形如馬鬃,稱其為“雷公馬”,也許與這一點有關。</p> <p class="ql-block">這種爬行動物,行動迅速敏捷,被追捕時常攀援樹上,能從這一樹枝跳至另一樹枝。遇驚時,可從5米高的樹上跳到地面,鉆進草叢逃逸。雷公馬的習慣動作是,前肢左右支撐,揚頭擺尾。它在人的面前,往往會前肢撐地,頭上下擺動,動作連貫,就象磕頭一樣,憨態可掬。我拍它的時候,這只雷公馬雙眼望著我,不停的給我作揖,似乎在求我放過它。</p> <p class="ql-block">春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幾乎等長,各為12小時。這種平衡狀態一年中僅春分與秋分兩天能達到,因此春分被視為象征陰陽平衡的節氣。春分處于立春至立夏之間,正好平分春季,標志著春天過半,大自然生機勃發。</p><p class="ql-block">在春分節氣,我將鏡頭對準了這個節氣的代表鳥——“春燕”,記錄它們靈動的姿容。春燕,承載著我童年記憶中“這里的春天最美麗”的美好愿景。“春分”拍“春燕”,春戀情無限。</p> <p class="ql-block">春分節氣的代表鳥是燕子?。燕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春分時節,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開始新一年的生活,這一現象被稱為“玄鳥至”?。古人認為燕子是黑色的,因此稱之為“玄鳥”。燕子是典型的候鳥,具有極強的季節性遷徙行為。它們的遷徙路線通常是沿著海岸線或河流等地理標志飛行,數千公里的長途跋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它們依靠敏銳的導航能力和對氣候變化的感知能力,精準地找到遷徙路線和繁殖地?。</p> <p class="ql-block">燕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們象征著溫暖、希望和生機,燕子的到來預示著春天的真正來臨。此外,燕子也預示著農事的開始,提醒農民們抓緊時機進行春耕?。中國古詩詞歌賦中有許多描寫燕子的名句,如“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等,借以表達人們對春天的喜愛和對自己家鄉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清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是祭祀、祭祖與掃墓的重要節日。農歷三月一到,氣清景明,萬物皆顯,這便是“清明”得名的由來。</p><p class="ql-block">在清明節氣,我將鏡頭對準了“蜻蜓”,記錄它們輕盈的倩影。“清明”拍“蜻蜓”,有情又有形。</p> <p class="ql-block">蜻蜓品種繁多,不勝枚舉。其中的紋藍小蜻,隸屬于節肢動物門、蜻科、藍小蜻屬的一種蜻蜓。它們分布于中國、日本、印度,向南至新幾內亞與澳大利亞。紋藍小蜻屬小型種類,體藍色具黑斑,合胸色彩因老幼不同而變化,老熟個體全黑色,腹部基部較膨大,具黑色環狀紋。雌雄體形、色彩與斑紋接近,常見于沼澤、池塘等靜水環境。</p> <p class="ql-block">蜻蜓大家都見過,但長有蝴蝶翅膀的蜻蜓,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它是一種難得一見的異形蜻蜓,屬蜻科,頭部和驅體為蜻蜓,但有蝴蝶的翅膀,體黑并具黃褐斑帶,有藍色金屬光澤,是一類很原始的昆蟲。因其后翅寬大如蝶翅,飛行時具有類似蝴蝶而非蜻蜓通常的飛行方式,故稱為“蝶形蜻蜓”。</p> <p class="ql-block">谷雨,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其名稱源自"雨生百谷"之意,表示此時降水明顯增加。正所謂"春雨貴如油",谷雨不但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節點,還象征著萬物的生長和繁榮,為秋季的"五谷豐登"打下基礎。</p><p class="ql-block">在谷雨節氣,我將鏡頭對準了被稱為“報春使者”的“戴勝鳥”,記錄它們高貴的氣質。“谷雨”拍“戴勝”,今春最榮幸。</p> <p class="ql-block">戴勝,俗名咕咕翅,臭咕鴣,亦稱花蒲扇、山和尚、雞冠鳥等,叫聲類似布谷鳥,為犀鳥目戴勝科屬鳥類。中等體型、色彩鮮艷,以其獨特的肉桂色外觀、黑白相間的翅膀、豎立的羽冠和長而彎曲的喙著稱。飛行時呈現特有的波浪狀,如同巨型蝴蝶。</p> <p class="ql-block">戴勝鳥的羽冠展開時形如扇形或圓形,黑白條紋對比鮮明,宛如古代女性頭飾"華勝",故得名"戴勝"。戴勝鳥因其獨特的外形、習性與特質,在許多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如意、美滿幸福。它不僅是一種美麗的鳥類,還在生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被中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县|
武清区|
横峰县|
灵丘县|
岳阳市|
文山县|
绥芬河市|
四子王旗|
于田县|
富锦市|
廉江市|
安徽省|
巴林右旗|
正镶白旗|
永兴县|
沭阳县|
江城|
中牟县|
武鸣县|
常山县|
墨江|
临洮县|
泰安市|
会泽县|
会同县|
柞水县|
绥棱县|
涟水县|
石首市|
轮台县|
泰州市|
蓝山县|
小金县|
达孜县|
沙雅县|
花莲市|
漳平市|
通化县|
饶阳县|
阿克陶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