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稱:今聲</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99795609</p><p class="ql-block">圖 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在澳頭村斑駁的小石磨前,我久久矗立,思緒萬千。磨盤邊緣的凹痕里流淌著歲月的沉香,恍惚間感到,豆瓣醬塊跳動的身影與石磨轉動的沉吟交織成曲,一個現在的我,一個童年的我,還有那個永遠轉動著的時光之磨,時光之磨里映射出我那雙萬能的小手。</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七歲的我每天晚上都爭搶著聽劉大爺講故事,那天他給我們這群孩子講了朱德的故事:為保衛井岡山,朱德響應黨中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號召,帶頭挑糧上山,他白天翻山越嶺運糧,夜晚伏案批文,扁擔都磨出了深深的凹痕,戰士們深受感動,紛紛加入挑糧隊伍。這故事深深震撼了我。回家后第一次主動幫助母親磨醬。</p><p class="ql-block"> 每到春夏交替時節,磨醬是家里的頭等大事,父親每天上班,這活就落在了母親單薄的肩上。“媽,今年我來幫你磨醬!”我忽然喊道,聲音比平時高了八度。母親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小胳膊小腿的,能行嗎?“朱德爺爺能挑糧上山,我就能磨醬!”我挺起胸膛,仿佛這樣就能顯得高大些。</p> <p class="ql-block"> 母親拗不過我,便應允了。次日天剛蒙蒙亮,我和母親同時起床,來到灶前石磨旁。母親教我如何推磨,不能太快,也不能大慢,不能太用力,也不能不用力。我踮起腳尖,揮動著我那雙萬能的小手,開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勞動。</p><p class="ql-block"> 起初的新鮮感很快就被疲憊取代,才推了十幾圈,我的胳膊就又酸又疼,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癢癢的,我也顧不上擦。石磨發出“吱呀吱呀”的響聲,像是在嘲笑我的不自量力。“歇會吧。”母親說。“不歇!”我咬著牙,想起朱德爺爺翻山越嶺挑糧,比起那個,我這算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太陽漸漸升高,照在院子里明晃晃的,我的影子從長變短,又從短變長,母親不時往磨眼里添醬塊子,細膩的醬汁從磨縫里滲出來,順著磨盤流進下面的大鍋里,一股特有的醬香味鉆進我的鼻孔,心里涌起說不出的歡喜。</p> <p class="ql-block"> 中午,母親做了高粱米飯和燜炒黃豆,我餓極了,連吃兩碗飯,平時我的碗里總會剩下幾顆飯粒,今天碗內干干凈凈。吃完飯,我又立刻跑去推磨,生怕母親不讓我干了,到了傍晚,所有的醬塊子都磨完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手掌心磨出了兩個水泡,母親給我涂上紫藥水,心疼中帶有鼓勵和贊賞:“我娃長大了。”母親撫摸著我的頭,她的眼睛里閃動著晶瑩的淚花。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體驗到了勞動帶給我的光榮和成就感。想起母親在繁重活計前總愛念叨的一句口頭禪:“眼睛是懶蛋,手才是好漢。”</p><p class="ql-block"> 這時母親用筷子蘸了點醬,輕輕抹在我的舌尖,一股特有的咸香頓時在口中炸開,醇厚里透出一絲說不清的甜味,這滋味與往日不同,因為我知道,這里不僅有母親的汗水也有我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 這段記憶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家里磨醬的小石磨早已不在了。每當五一勞動節來臨,看到街頭巷尾歡慶的彩旗,聽到此起彼伏的歡笑聲,我的思緒總會被拉回到那個難忘的童年,拉回我第一次揮起萬能的小手,幫助母親磨醬的情景,心想,那口小石磨能保存到今天該有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真是應了那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今年五一前夕,我在廈門澳頭村尋幽探勝時,竟在村內一個角落里,邂逅了與童年中一模一樣的小石磨。它仿佛穿越時空而來,孩子舉起相機,為我拍下了這三張珍貴的影像,我題了詞:“石磨轉動的童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富平县|
会同县|
英吉沙县|
新宾|
措美县|
七台河市|
股票|
府谷县|
苍南县|
双牌县|
巴青县|
冀州市|
德清县|
新宁县|
昭通市|
嫩江县|
嘉鱼县|
竹山县|
江津市|
鲁甸县|
新津县|
山西省|
大石桥市|
肥城市|
金坛市|
济宁市|
乌苏市|
凤台县|
闵行区|
安徽省|
新田县|
云林县|
鲜城|
乌拉特前旗|
师宗县|
平凉市|
呼和浩特市|
瑞昌市|
讷河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