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明山</p><p class="ql-block">永州陽明山,南嶺北峰巒</p><p class="ql-block">奇峰插霄漢,怪石鷹嘴巖</p><p class="ql-block">駱駝伏地態,蛤蟆石靜觀</p><p class="ql-block">仙女臨下凡,隱士弈棋盤</p><p class="ql-block">峰巔隱云煙,帆船逐浪翻</p><p class="ql-block">高山萬和湖,明珠嵌群山</p><p class="ql-block">杜鵑爭斗艷,松濤卷暮寒</p><p class="ql-block">萬壽香煙繞,書院枕流潺</p><p class="ql-block">石篆記滄桑,苔痕浸殘篆</p><p class="ql-block">青牛馱經遠,云外見飛鸞</p><p class="ql-block">憑欄瞰八極,蒼茫接楚寰</p><p class="ql-block">陽明藏大化,文脈隱玄關</p><p class="ql-block">愿攜謫仙筆,重寫舜巡篇</p><p class="ql-block">山河凝浩氣,天地共澄鮮</p><p class="ql-block">寫于二零二五年四月三十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尋幽陽明山,攬勝天地間</p><p class="ql-block"> 在華夏廣袤大地的南端,南嶺北麓,有一座如詩如畫的名山——永州陽明山。它恰似一顆遺世獨立的明珠,隱匿于湘南的山水之間,既有著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致,又蘊藏著源遠流長的人文古韻,仿佛是大自然與歷史共同譜寫的雄渾詩篇,每一頁都滿是令人心醉神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初次聽聞陽明山之名,是在一個微雨的午后,翻開一本泛黃的詩集,明代進士桑日升的《登陽明山》躍入眼簾:“仰面遙看天際平,山回絕壑怒濤生。風高六月吹寒屐,疑是霜林晚照晴。”寥寥數語,陽明山的巍峨、險峻、奇異與壯美便在腦海中徐徐鋪陳開來,從此,一顆向往的種子在心底悄然種下。</p><p class="ql-block"> 當我終于踏上這片土地,第一站便來到了萬和湖。這高山之上的湖泊,宛如一面巨大的寶鏡,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湖水澄澈如鏡,倒映著周邊連綿起伏的山巒,山峰在水中的倒影隨著微風輕輕搖曳,似是一幅流動的水墨畫。湖邊的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引得湖水泛起層層漣漪。遠處,幾艘小船悠然飄蕩在湖面,船上的漁人悠閑地撒著網,好一幅寧靜祥和的山水田園圖。</p><p class="ql-block"> 相傳,這里曾是明代妙竹公主逃婚潛身學道之處。遙想當年,妙竹公主遠離塵世的喧囂,在這清幽的湖邊潛心修行,她是否也曾被這湖光山色所陶醉?又是否在這寧靜的氛圍中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歷史的長河悠悠流淌,妙竹公主的故事早已化作湖邊的一縷清風,與這山水融為一體。漫步湖邊,我仿佛能感受到她曾經的心境,那種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與這萬和湖的靜謐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奇峰怪石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奇峰插霄漢,怪石鷹嘴巖”,陽明山的山峰高聳入云,仿佛要與天際相接。鷹嘴巖更是栩栩如生,那尖銳的“鷹嘴”,仿佛隨時準備捕食獵物,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看那駱駝石,伏地而臥,形態逼真,仿佛在歷經長途跋涉后,在此稍作休憩;蛤蟆石則靜靜地蹲在一旁,像是在默默守護著這片山林。還有那“仙女臨下凡,隱士弈棋盤”的奇妙景觀,讓我不禁聯想到神話傳說中的場景,仙女們身姿輕盈,衣袂飄飄,從云端降臨人間;而隱士們則在棋盤前悠然對弈,沉浸在這山水之間的寧靜與智慧之中。這些奇石怪峰,或雄偉壯觀,或小巧玲瓏,或形態怪異,每一塊都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峰巔云霧繚繞,如夢如幻。“峰巔隱云煙,帆船逐浪翻”,云霧在山峰間繚繞飄蕩,時而如輕紗般輕柔,時而如海浪般洶涌。遠處的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恰似一艘艘帆船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逐浪前行,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置身其中,我仿佛也化作了一朵白云,在這云霧間自由自在地飄蕩,忘卻了塵世的煩惱與喧囂。</p><p class="ql-block"> 春日的陽明山,是杜鵑的世界。“杜鵑爭斗艷,松濤卷暮寒”,十萬畝高山杜鵑競相綻放,漫山遍野,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將整個陽明山裝點成了一片花的海洋。那一朵朵杜鵑,嬌艷欲滴,花瓣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微風拂過,杜鵑花海泛起層層花浪,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此時,松濤陣陣,仿佛在為這盛大的花事奏響樂章,與杜鵑的嬌艷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剛一柔,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除了自然風光,陽明山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萬壽寺香煙繚繞,這座古老的寺廟始建于宋代,歷經千年風雨,依然香火鼎盛。寺內的七世佛祖和千手觀音聞名于世,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神態莊嚴。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佛教氛圍,聆聽著悠揚的鐘聲和僧人們的誦經聲,心靈也會變得無比寧靜。</p><p class="ql-block"> 陽明山的書院,枕流潺潺,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講學論道的地方,他們在這里留下了無數的墨寶和思想的火花。漫步在書院的小徑上,仿佛能看到那些先賢們在書案前奮筆疾書,在講堂上慷慨激昂地講學,他們對知識的追求和對真理的探索,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山中的石篆,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變遷。“石篆記滄桑,苔痕浸殘篆”,那些古老的石刻,歷經風雨的侵蝕,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依然能從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青苔爬上了石刻,仿佛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它們見證了陽明山的興衰榮辱,也見證了無數的歷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而青牛馱經、云外飛鸞的傳說,更為陽明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傳說中,青牛馱著經書,緩緩走來,將智慧和文明帶到了這片土地;而飛鸞則在云端翱翔,象征著吉祥和美好。這些傳說,口口相傳,成為了陽明山文化的一部分,也讓人們對這座山充滿了敬畏和向往。</p><p class="ql-block"> 登上陽明山的巔峰,憑欄俯瞰,八極盡收眼底。“憑欄瞰八極,蒼茫接楚寰”,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天際相連,一片蒼茫之色。此時,我不禁想起了舜帝南巡的故事。相傳,舜帝曾南巡至此,他的仁德和智慧深受百姓的愛戴。他在這里教民耕種,傳播文明,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繁榮和昌盛。如今,雖然歲月已經流逝,但舜帝的精神依然在這里傳承。我愿如謫仙李白一般,拿起手中的筆,重新書寫這一段舜帝南巡的篇章,讓更多的人了解陽明山的歷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陽明山的時光,每一刻都仿佛是一場心靈的洗禮。這里的山水,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這里的歷史文化,是先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山河凝浩氣,天地共澄鮮,陽明山宛如一座藏在湘南的寶藏,等待著更多的人去探尋、去發現。它的美,不僅在于自然風光的旖旎,更在于人文底蘊的深厚。這片神奇的土地,讓我沉醉,讓我留戀,也讓我對大自然和歷史充滿了敬畏之情。當我離開陽明山的時候,心中滿是不舍,但我知道,它的美麗和魅力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成為了我生命中一段難忘的回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宁河县|
德化县|
沅江市|
新源县|
婺源县|
克什克腾旗|
庄河市|
门源|
即墨市|
瓦房店市|
静宁县|
双流县|
东方市|
凤台县|
台北市|
岳阳县|
甘南县|
澄迈县|
财经|
利津县|
聊城市|
巴中市|
屏东市|
西充县|
托克逊县|
连江县|
青岛市|
响水县|
闸北区|
济南市|
双鸭山市|
庐江县|
嵊泗县|
长乐市|
融水|
家居|
高平市|
阿坝|
杭锦后旗|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