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4日上午從紹興出發來到杭州,這次到杭州主要目的地是二個從沒去過的地方,一個是西冷印社,一個是浙江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午睡后打車去西冷印社,臨近西湖車堵得厲害,20多分鐘的車程開到一個來小時,的的司機說這一單虧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圖為著名的西湖斷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位于西湖西泠橋畔的蘇小小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秋瑾墓</b></p><p class="ql-block">是近代著名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墓地,位于西湖白堤盡頭西泠橋畔。墓正面有大理石墓碑,上刻孫中山親筆題詞“巾幗英雄”四字。背面立有吳芝瑛、徐自華所書的墓志銘原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西泠印社</b></p><p class="ql-block">社址坐落于西湖景區孤山西麓,社址內包括多處明清古建筑,園林精雅,景致幽絕,人文景觀薈萃,摩崖題刻隨處可見,有“湖山最勝”之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西泠印社</b></p><p class="ql-block">創建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召集同人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p> <p class="ql-block">華嚴經塔</p><p class="ql-block">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點,為西泠印社的標志性建筑。此處原為古四照閣舊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遷四照閣于涼堂之上,于原址建華嚴經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p> <p class="ql-block">東漢建武年間“漢三老諱字忌日碑”,為浙江現存最古老的漢文石質碑刻,譽為“浙東第一石”。全碑217字,書體介于篆隸之間,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字價值。</p> <p class="ql-block">從西冷印社出來,路過著名的樓外樓酒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清行宮遺址</b></p><p class="ql-block">清行宮遺址是西湖文化景觀中的重大歷史事件代表性史跡之一,曾為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時的居住之地,咸豐十一年K1861)毀于兵燹,僅存遺址。</p><p class="ql-block">1927年,改稱中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西湖景色</b></p> <p class="ql-block">船游西湖</p> <p class="ql-block">4月15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六和塔</b></p><p class="ql-block">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南果園。錢弘俶舍園建塔原為鎮壓江潮</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莊嚴而又雄偉,遠望有拔地參天之勢,為杭州古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它標志南宋時期的建筑科技與藝術水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浙江省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浙江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及標本十萬余件,文物品類豐富,年代序列完整。其中,河姆渡文化遺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遺存,越窯、龍泉窯青瓷,五代吳越國及宋代佛教文物,漢代會稽鏡,宋代湖州鏡,南宋金銀貨幣,歷代書畫和金石拓本,歷代漆器,革命文物等,都是極具地域特色及學術價值的珍貴歷史文物。</p><p class="ql-block">浙江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豬紋陶缽</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代河姆 文化(距今7000~5300年)</p><p class="ql-block">?1973-1977年河姆遺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雙鳥紋象牙蝶形器</p><p class="ql-block">? 新石弱時代河姆洩文化(距今7000~5300年)</p><p class="ql-block">? 1973-1977年河姆波遺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銅鳩杖杖鐓</p><p class="ql-block">春秋(前770一前476年)</p><p class="ql-block">?湖州埭溪出土</p> <p class="ql-block">越王者旨於晹晹劍</p> <p class="ql-block">伎樂銅屋模型</p><p class="ql-block">?春秋(前770-前476年)</p><p class="ql-block">?紹興獅子山306號墓出出</p> <p class="ql-block">從博物館出來己過了中午,就近市場買點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下午來到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b></p><p class="ql-block">這是位于運河大關橋至江漲橋一段東岸,保留著香積寺石塔、國家廠絲儲備倉庫、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是杭州老城歷史風貌尚存的街區之一。</p> <p class="ql-block">4月16日就要離開杭州,起得早,查高德導航,往靈穩寺不塞車,臨時決定上靈穩寺。一路暢通,6點半到了靈穩寺,停車也很方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靈隱寺</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p> <p class="ql-block">飛來峰</p><p class="ql-block">作為禪宗五山之首,飛來峰石刻造像是中國南方石窟藝術的重要作品,這些雕琢于石灰巖上的佛像時代跨度從五代十國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莊嚴,彌足珍貴。</p> <p class="ql-block">布袋彌勒佛</p><p class="ql-block">雕鑿于南宋(1127-1279),造像龕呈弧形,為飛來峰造像中最大佛像龕,亦為此時期造像的代表作,其笑容已成飛來峰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建于10世紀的靈隱寺兩經幢是江浙吳越時期重要的歷史遺存,它們和靈隱寺兩石塔共同見證了靈隱寺悠久而輝煌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原稱覺皇殿,單層三疊重檐,長約24米,重檐高33.6米,為第二重大殿。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釋迦牟尼蓮花坐像,造像“妙相莊嚴”、“氣韻生動”,頷首俯視,令人景仰,這是中國最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藝術精品。</p> <p class="ql-block">藥師殿是靈隱寺的第三重大殿,長約20米,寬約12米,供奉的是“東方三圣”:藥師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p> <p class="ql-block">華嚴殿</p><p class="ql-block">供奉“華嚴三圣”,中間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是法、報、化三身佛中的法身像。左右為文殊:警賢二位菩薩,分別代表智慧與理德。三尊佛像的佛身均以緬甸進口的直徑2.06米,高8.1米的楠木雕塑,衣飾、蓮臺等則為香樟木雕。</p> <p class="ql-block">靈隱寺兩石塔位于靈隱寺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相距42米,為八面九層仿木樓閣式實心石塔,塔基為盤石與須彌座,上雕刻“九山八海”。須彌座之上雕仰蓮,束腰八面滿刻《大佛頂陀羅尼經》。再上每層均由平座、塔身和塔檐三部份組成,完全依照木塔形制分段雕鑿砌筑,并逐層收分。塔剎部份已殘毀,兩塔現存均為11.49米高。</p> <p class="ql-block">翠微亭</p><p class="ql-block">位于飛來峰北坡山腰,是南宋抗金名將韓世思為悼念岳飛而建,取密飛《登池州翠微亭》詩中“翠微”二字而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廁所潮汕稱為“東司”,靈穩寺稱“西司”</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杭州最后一站到良渚古城遺址公園</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良渚古城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良渚文化對其后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擁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可實證中華文明的發展特征—多元一體,并真實、完整地保存下來,它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東亞地區史前大型聚落遺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兴山县|
临澧县|
历史|
甘南县|
开平市|
桂林市|
潍坊市|
江都市|
崇州市|
仙游县|
曲水县|
绥宁县|
神农架林区|
康保县|
镇平县|
额敏县|
垣曲县|
大方县|
长子县|
怀宁县|
修文县|
大港区|
霍州市|
昌宁县|
神木县|
章丘市|
大新县|
丰原市|
原平市|
康马县|
老河口市|
南丹县|
拉萨市|
平江县|
潜江市|
巫山县|
阿尔山市|
双鸭山市|
沂南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