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卻喜歡過獨來獨往的生活,整天從仙游往莆田來回地跑,自我感覺也“不合群”了,不熱衷于湊飯局,不跟人隨風飄蕩,甚至對平時的作協采風活動也不感興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從我單位工作退下來之后,就有人說我有自悲感,還有人說我是自持清高,但不管他們什么評價,我都不會去理會,給他們最多的表情只是淡然一笑。因為,他們都不知道曾經的我都經歷了什么?如果真的換成是他們經歷過挫敗人生,也不一定有我現在這么灑脫和淡然的心態,還依然保持堅強的意志。所以,我覺得自己內心藏的不是傲慢,而是一種清醒的人生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今天我就以這個“合群”為內容之題,談談我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一、合群,有用嗎?</p><p class="ql-block">曾經,我在工作崗位的時候,有權的時候,有利用價值的時候,我跟大家合群,大家也喜歡跟我合群。可后來呢,我退了,沒有利用價值,大家都跑了,還有的跑得比兔子還快,那么,自然就沒有合群的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這個社會很現實,我認為成年人的社交真相就是:你沒價值時,認識誰都沒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說,人一扎堆就容易犯糊涂。就像醫藥店門口,常常站著很多圍觀群眾爭搶打折藥物,明明自己不一定需要,但看別人搶就不自覺的也跟著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心理學早就發現,只要超過三個人以上合群,人就會不自覺地放棄自己想法——因為跟風沒思考太多,就會慢慢把自己變成別人思想的復讀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結交那么多無關痛癢的“朋友”,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學學如何更好地獨處,豐富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二、獨處,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獨處并不是狐獨,也不是躲起來不合群,而是給自己騰出升級空間,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比如拿我自己來說,如果整天跟人家合群,走出去跟那些閑人喝茶聊天,聽一些沒用的話題,或參與一些無關緊要的飯局,不是喝酒就是吹牛皮,這不浪費了我好多時間。反之,我利用獨處時間,關閉在安靜的書房里,沉下心情去寫作或畫畫,做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還可以用寫作來賺錢,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想變厲害,想要賺錢,就得有本事把熱鬧關在門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p> <p class="ql-block">三、獨處,才能更清醒認識自己。</p><p class="ql-block">獨處能幫我們守住內心,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諦,用心去總結癲狂嘈雜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啟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樂于獨處的人,才懂得在靜寂中觀察、分析、思考,才能從平凡中看到獨特,從麻亂中理出頭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在獨處之下,反而能摒除一切雜念,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全面地觀察周圍環境變幻,讓自己獲得更優質的提升和機會。</p> <p class="ql-block">四、獨處也要講究方法。</p><p class="ql-block">我在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法,僅供參考:</p><p class="ql-block">(一),要心靜。心靜,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心靜一切靜,心燥一切燥,安靜的心是一種高貴品質,是立世的最高精神境界。心靜的人,身居鬧市如深林,專注自己,不為外界所動,回歸心靈,放牧身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之所靜,人之所達。心靜則清,心清則明。人只有心靜了,才能聆聽內心的聲音,心在靜不在境,心靜則神悅,神悅則安生。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心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的浮躁,才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要給社交做減法</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隨著社會人際關系的復雜化,人性的道德淪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顯現出利益最大化,已沒有傳統的人情味。所以,也沒必要參與一些無用的社交活動,應該給社交做減法,把一些無用群直接屏蔽或退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我們整理衣柜,過時的衣服該扔的就扔掉。也如書上寫得“斷舍離”一詞,斷什么離什么?我認為不光是實物層面,還應該是人際關系的圈子、朋友、社交,也都需要做減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要社交,而是要會挑場合。真正的人脈不是喝酒喝出來的,而是你變厲害后自動吸引來的。</p> <p class="ql-block">(三)、要培養個人興趣愛好</p><p class="ql-block">在獨處時培養個人興趣愛好,比如練字、畫畫、寫文章、學習剪輯做短視頻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獨處并不是煎熬,當你做的事情不斷的得到正能量反饋時,這種感覺和狀態,后來會上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說,時間不會說謊,你把時間花在哪里,哪里就能開花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最后用一句話共勉:牛羊才要扎堆吃草,老虎從來獨來獨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隨筆2025.4.30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筆名筆耕,《金榜頭條》文學顧問兼認證編輯,《燈下心靈文學創作》社長,《中國金榜作家》主編,《金榜頭條》和《當代華語文學》簽約作家詩人,興趣墨竹國畫與寫作,常在靜夜里祈求心靈之燈,用拙筆記錄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滋味,用經歷詮釋人生,有許多文章發表于報刊和文學平臺上。</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扎赉特旗|
普安县|
邵东县|
维西|
广元市|
金溪县|
白山市|
正定县|
永州市|
晋城|
平远县|
辽中县|
安宁市|
锡林郭勒盟|
宜春市|
潼关县|
长海县|
东阳市|
灌阳县|
巴里|
江都市|
青川县|
马龙县|
盈江县|
兰溪市|
伊宁县|
华宁县|
九寨沟县|
天气|
大宁县|
利津县|
南澳县|
姜堰市|
通许县|
灯塔市|
辽宁省|
临夏市|
石林|
巴马|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