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昵稱:空心木頭</font><div><font color="#ed2308">美篇號;22900783</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文字:敘事散文</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圖片:手機拍攝</font></div> 出生于70后的我,童年許多事,早已忘記了。只記得家境貧困,住在破舊的老屋中,長年累月跟著父親和母親勞作在田園間,面朝黃土背朝天,不怕累不怕苦。童年的回憶總是幸福和溫暖的,即便是食不果腹衣衫襤褸,總覺得童年歲月那樣快樂那樣開心。 長大了的我,眷戀著故鄉的田園生活。春夏之交,昔年的同學和好友,歡聚一堂,奔走在田園間,相約來到故鄉老屋叩窯,引起我對童年往事的記憶,我們總是這樣天真無邪,歡聲笑語,其樂融融。<div> 我是的農村長大的。許多年過去了,至今,我仍忘不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是孩子,在故鄉叩窯的情景。那時,在鄉村叩窯成了我們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光,我們平日里燒化做飯,稀里糊涂地,而吃著叩窯中帶著泥土味道的美食,真的是樂翻了天。</div> 如今,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次跟著親人和朋友叩窯,已經能吃到香噴噴的窯雞和美味的肉食。而我童年時代的叩窯,必須用地瓜。<div> 而那時候的地瓜,是鄉親們賴以填飽肚子的主糧。在那樣饑不擇食的日子,肚子都填不飽,哪里有地瓜可以拿到野外叩窯。因此,叩窯是孩子們瞞著父親和母親悄悄做的事情。</div> 回想起我童年歲月在故鄉的野外叩窯,往往是選擇有月亮的夜晚,相約鄰居幾位好友,各自從家里偷偷拿出一兩個地瓜,來到野外某一地方。<div> 選好場地取好土,用手把不規則的土塊加工成可壘窯用的若干小土塊。然后開始壘窯。窯,壘多大、多高?根據地瓜多少而定。地瓜帶的多,窯自然壘的高些、大些。</div> 壘窯時,先壘好窯基、留好灶門,然后塔狀壘進。手氣順,一氣呵成。否則,壘到一半或快要封頂時,“嘩啦”一聲倒下,只好清場重來。<div> 當柴草把窯土燒至通紅時,用一細木棍,從窯頂往窯里輕輕揭下幾層燒紅的土塊,再用粗木棍把它輕輕搗碎。窯底溫度較高,投放地瓜也得有個規矩:依照地瓜大小,先大后小,有序投放,以免重疊影響燒熟。</div> 每投下幾個地瓜,便輕揭下一層燒紅了的窯土。最后,把剩余的窯土全部依次推下,輕輕拍碎壓密,覆蓋一層約五寸厚的新鮮沙土,并在這新鮮沙土二寸深處埋上一節連根帶葉的翠綠地瓜藤。 大約一個多小時后,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扒開沙土層,見埋下的翠綠地瓜藤被熱氣透過新鮮沙土烤成深褐色,立即宣告窯里的地瓜已經熟透,可以開吃了。<div> 燒熟的地瓜,一個個地瓜皮鄒巴巴、香味撲鼻。扒開地瓜皮露出地瓜肉,香味更濃。送進口里,滿口生香,特別好吃。</div> 不夸張,那時候,雖然在野外,但是,二十步之內的人,仍可以聞到有人在吃叩窯的地瓜呢!要是有風吹來,聞到香味的距離就更遠了。<div> 如今,我們經常約上好友一起到野外叩窯,我們每次都能吃著香噴噴的雞肉,也總是吃著香噴噴的地瓜。只是,我們總覺得,童年歲月一起去叩窯,吃到的地瓜更好吃。</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达拉特旗|
娄底市|
新龙县|
通江县|
德安县|
炉霍县|
云和县|
温宿县|
江安县|
宝清县|
民权县|
明星|
荥阳市|
乌苏市|
兴业县|
吴桥县|
远安县|
宁海县|
金堂县|
景东|
新乡市|
赫章县|
宜兴市|
万宁市|
福鼎市|
永和县|
永城市|
仁寿县|
波密县|
藁城市|
鹤岗市|
正镶白旗|
女性|
桐庐县|
汤阴县|
海宁市|
沈阳市|
延寿县|
旌德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