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萬里長安旅游公司組織這次侗寨旅居真的很用心,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侗族文化,體驗侗族的一些非遺傳承習俗,給我們安排了一些接地氣,有意義的活動。</p> 木槌起落間,糯香染歲月 <p class="ql-block">侗家人喜愛糯米,他們種植了優質的糯米,用糯米制作各種糍粑,各種糯米甜點,釀制糯米酒,用這些款待他們的朋友客人。我們的第一項活動就是學做糍粑。</p><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進糍粑坊,意外的發現教我們做糍粑的小伙子竟然就是蠟染房教我們蠟染的小伙子。呵呵,看來這個侗家小伙子是個全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落座,侗家小伙就拿出做糍粑的工具和一桶熱氣騰騰的糯米飯。他說做糍粑首先要浸泡糯米,把洗好的糯米浸泡到手能把糯米碾碎。然后就是蒸糯米,把糯米放進木桶蒸熟。為了節省各位的時間,前面這兩步我們已經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侗家小伙把木桶的糯米倒進一個船型的木臼里。糯米上蓋著黃色的東西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是啥?草藥嗎?”因為知道侗家有用各種草藥把糯米浸染成不同顏色的習慣,所以自然會認為那就是草藥。</p> <p class="ql-block">侗家小伙掀下那被我們認為是草藥的東西,哇哈,原來是防粘的絲瓜筋。</p> <p class="ql-block">妹夫抓了一點蒸好的糯米,粒粒晶亮亮,散發出濃郁的米香。</p> <p class="ql-block">侗家小伙說:糍粑做的好不好主要是臼打的功夫。他舉起木槌一下一下捶打著木臼里的糯米。其實我們湖北老家也是這樣打糍粑的。每年臘月家家戶戶都土灶前忙碌,大鐵鍋里的糯米咕嘟作響。但此刻眼前的侗家糍粑,多了幾分山野的靈氣。侗家小伙示范著搗米的節奏,搗杵起落間,糯米逐漸化作綿密的米團,像是把侗寨的晨霧、鼓樓的倒影、溪水的叮咚都揉進了這團潔白里。</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團友爭先恐后的學著捶打糍粑。輪到我嘗試時,搗杵并不那么聽話。侗家小伙笑著說:“打糍粑要快、準、穩,兩人配合得像一個人似的。落槌的時候要用力,把糯米的筋道捶出來,但又不能太急,不然會打得不均勻。” 我躍躍欲試,可一拿起木槌才發現,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做起來卻極費力氣。沒捶幾下,手臂就酸得抬不起來,看侗家小伙卻依舊面色如常,槌起槌落間,仿佛在譜寫一曲力量與韻律的贊歌。</p> <p class="ql-block">終于,糍粑打好了。侗家小伙把打好的糍粑倒進一個放著黃豆粉和白糖的竹編子。用沾滿香油的手揪下一團糍粑,迅速地裹上早已備好的熟黃豆粉和白糖,讓我們品嘗。團友們早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團就往嘴里塞。我也急吼吼地咬上一口,溫熱的糍粑軟糯得幾乎要在舌尖化開,黃豆粉的醇厚香氣與白糖的清甜交織在一起,瞬間將味蕾喚醒。那黏黏糯糯的口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溫熱的甜蜜在舌尖化開,</span>仿佛把整個侗寨的溫暖都吃進了肚子里。</p> 長桌宴上,盛滿人間煙火 <p class="ql-block">早就聽說過侗家的長桌宴,在電視劇、抖音里也多次看過。此次到侗寨,對長桌宴也充滿憧憬。到侗寨的第二天,萬里長安為我們安排的長桌宴開場了。日頭偏西時,幾十米的長桌已經鋪開,導游梅子告訴我們長桌宴是侗家待客的最高禮儀,只有最尊貴的客人來了,才會擺起這氣勢恢宏的宴席。</p> <p class="ql-block">菜肴陸續上桌,我卻一點顧不上,一個勁的拍照錄小視頻,想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宴席開始時,一陣清脆的歌聲響起。四位身著盛裝的侗家姑娘手持棕色的土碗,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來。她們的銀飾在夕陽下閃爍,歌聲婉轉悠揚,如同山間清泉流淌。她們唱著敬酒歌開始敬酒。</p> <p class="ql-block">最前方的姑娘將酒碗平端,身后的姑娘依次疊高酒碗,最后一個姑娘將酒倒進最高的酒碗,酒順著傾斜的碗往下流,經過幾個碗后流進游客的嘴里,這就是侗家敬酒的最高形式"高山流水"。</p> <p class="ql-block">有酒量的團友們紛紛毛遂自薦,妹夫也不甘示弱,站出來接受挑戰。"喝高山流水酒是有規矩的。“隔聲不斷就不斷”當酒液順著層層疊疊的酒杯傾瀉而下,與歌聲交織,幾位老同志漲紅著臉仰頭接酒,引得滿堂歡笑。我舉著手機拍攝,鏡頭里晃動的不僅是美酒,更是侗家人滾燙的熱情。妹夫大膽嘗試仰頭暢飲,臉上洋溢著豪邁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敬完酒,更有趣的環節來了。一位姑娘夾起一筷子菜,笑意盈盈地走到客人面前,眼看就要喂進嘴里,卻突然手腕一抖,菜掉了回去。惹得眾人一陣哄笑,接著姑娘又穩穩地將菜喂進客人嘴里,這便是侗家獨特的“逗客”習俗,用這樣俏皮的方式,讓客人感受到侗家人的熱情與幽默。</p> 篝火映星空,歌舞醉人心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鼓樓前的空地上,人們漸漸聚集起來。我們的又一項侗家習俗文化體驗開始了—侗家的篝火晚會。</p> <p class="ql-block">一位游客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小心翼翼地走到侗家有威望的漢子身邊。漢子神情莊重,雙手捧著神圣的火種,與游客一起緩緩繞場一周。那一刻,仿佛時間都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隨著,心中滿是敬畏。隨著火種點燃篝火,熊熊火焰騰空而起,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也點燃了整個侗寨的熱情。</p> <p class="ql-block">侗家大歌在火光中響起,第一首《歡迎你到侗家來》,沒有伴奏,純粹的人聲卻震撼人心。多聲部的和聲此起彼伏,時而如高山巍峨,時而如溪流潺潺,仿佛把侗寨的青山綠水都唱進了歌里。歌聲剛落,侗族姑娘小伙們就熱情地拉起游客的手,邀請大家一起跳舞。我們的團友跟著他們的步伐,學跳“多耶舞”,手拉手圍成圓圈,邊唱邊跳,笑聲與歌聲交織在一起,歡樂的氣氛瞬間拉滿。</p> <p class="ql-block">緊接著,敬酒歌又響了起來。姑娘們端著盛滿糯米酒的碗,一邊唱歌一邊走向游客。那糯米酒清澈透亮,還未入口,就能聞到淡淡的糯香。接過酒碗的游客們,幾乎都一飲而盡。我們到侗寨第一天就品嘗了這樣的糯米酒,酒液入口清甜,帶著微微的酒香,度數不高,十分順口。妹夫常說:“這酒喝到微醺,看這侗寨的夜景,聽著大歌,才是最愜意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隨后,幾個侗家傳統節目輪番上演。</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當屬婚俗表演。一位漂亮的游客小姑娘被邀請做“新娘”,從議親時雙方家長的“討價還價”,到搶親時小伙子們的“你追我趕”,再到接親時的熱鬧場面,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趣味。兩位“新人”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給大家發糖,仿佛真的走進了一場甜蜜的婚禮。</p> <p class="ql-block">最后,大家又手拉手圍成圈,在歌舞中結束了這場難忘的篝火晚會。</p> <p class="ql-block">夜深回房時,月光為鼓樓鍍上一層銀邊。窗欞外,不知誰家傳來侗族大歌的余韻,多聲部的和聲在夜空中流淌,像溪水漫過青石。這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讓我不再是走馬觀花的游客,而是有幸觸摸到侗寨文化肌理的旅人。那些糯香四溢的糍粑、銀浪翻涌的高山流水、火光躍動的多耶舞,都化作了打開侗寨文化之門的鑰匙,讓我得以窺見這個古老民族的靈魂與溫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左云县|
环江|
武乡县|
洛南县|
武川县|
济南市|
佛冈县|
杭锦后旗|
富裕县|
泸州市|
浦城县|
肥城市|
松桃|
治县。|
东城区|
神农架林区|
枝江市|
黔江区|
河曲县|
乳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商河县|
任丘市|
锡林郭勒盟|
灌云县|
东港市|
城固县|
天津市|
聂拉木县|
宝鸡市|
沁源县|
土默特左旗|
临澧县|
个旧市|
西安市|
泸西县|
翁源县|
天峨县|
贞丰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