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日落長沙秋色遠</b></p><p class="ql-block"> 文/西友</p><p class="ql-block"><b>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長沙,是毛主席詩詞中唯一提到的省會級大城市。他老人家在另一首詩詞中,寫出了同普通人一樣濃郁的鄉愁:“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七律答友人》</b></p><p class="ql-block"><b> 古代傳說中,位于湖南永州市寧遠縣的九嶷山,有娥皇峰和女瑛峰。娥皇、女瑛是堯的女兒,二人皆為舜的妻子,故而被稱作“帝子”。舜南巡未歸,病死于江南,葬于九嶷山。娥皇、女瑛姐妹二人得知噩耗,趕往湖南。她們的淚水滴在青竹上,竹子上呈現出紅色的斑點。八百里洞庭湖波濤連天,橘子洲上人聲鼎沸,歌聲連天。湘江長沙段上有一長形小島,長島,就是橘子洲。五代時的詩人譚用之在《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一句,芙蓉國即湖南省。</b></p><p class="ql-block"><b> 1953年,我進入小學開始認字。解放初期,小孩子接觸到的兒童讀物只有連環畫,也稱“小人書”。如今的兒童,手機、電視、電腦一應俱全;那時候得到一本小人書,就反復觀看,愛不釋手。記得有一本連環畫《戰長沙》,說的是關云長義釋黃漢升的故事。趙云、張飛各領軍三</b></p> <p class="ql-block"><b>千,分別攻下桂陽、武陵。生性高傲的關公,只帶五百刀斧手,去戰長沙。關公與長沙老將黃忠正在酣戰之時,黃忠馬失前蹄,跌落在地。關公不殺黃忠,讓他換馬再戰。次日,二人再戰,黃忠拈弓搭箭,要射關公,但念及關公仁義,稍一抬手,僅射中關公頭盔上的團櫻。長沙太守要殺黃忠,被魏延救下,獻出城池,投靠關公。</b></p><p class="ql-block"><b> 如今的長沙城,古代的城墻只留下了一小部分,長沙人民稱之為天心閣的地方。天心閣位于長沙城墻的拐角處。長沙城墻始建于西漢。劉邦建立西漢,分封諸侯王,如齊王韓信(后貶為淮陰侯)、九江王英布,長沙王吳芮。長沙王吳芮都長沙,開始修建城墻。城墻建成時,鑒于當時的經濟條件,城墻僅為土城。在我的河南老家,稍微大一點兒的村子,都有土寨墻,河南人叫它為“寨”。估計長沙王吳芮的長沙城,也就相當于河南農村比較大的土寨墻,后來才逐漸形成堅固的磚石結構。</b></p><p class="ql-block"><b> 清朝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長沙城墻的東南角城墻上,建起了一座三層高的樓閣天心閣。閣名來自于《尚書》中的“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取名為天心閣。古代的城墻,都在城門的正上方建有城樓,而天心閣下并無城門。奇怪的是,天心閣下,盡管沒有城門,但還修筑了一座甕城,稱作月城。不知道的人看到上面的城樓,下面的月城,都以為里面有城門。公元1852年,太</b></p> <p class="ql-block"><b>平軍兵發長沙,見城頭上的天心閣那么高大,下面肯定有城門,便將主攻方向集中于此,白費了不少力氣,西王蕭朝貴戰死在長沙城下。</b></p><p class="ql-block"><b> 我和老伴兒是從下榻的賓館步行前往的,一路打聽,來到了天心閣下。一段呈拐角狀的古城墻,估計有五百米長度。1924年,長沙市政府為了修建環城馬路,拆除了古長沙城墻,只保留了處于東南角的這段。也許是天心閣是長沙城頭上最高、最有名氣的城樓,且造型奇特,是古城防建筑中的奇葩,才免于拆除的緣故,這才保留下這一段城墻與城樓。如今,天心閣城墻下,已開辟為一處公園。市民們在這里跳舞,練劍,憑吊古人,發思古之幽情。</b></p><p class="ql-block"><b> 城頭上有幾處建筑,呈弧形排列,其中尤以天心閣最為高大,飛檐挑梁,傲然屹立。在如今高樓林立之前,天心閣曾是長沙城海拔最高的地方。登此閣也,放眼四望,岳麓山、橘子洲,湘江北去,楚天遼闊,氣象萬千。天心閣與黃鶴樓、滕王閣、鸛雀樓、岳陽樓、大觀樓等為中國十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在此揮毫潑墨,留下了許多詩句。如明代李東陽的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再如清朝黃兆梅的四面云山皆入眼,萬家燈火總關心。等,堪稱千古絕唱。</b></p><p class="ql-block"><b> 天心閣上有一電影廳,定點放映《戰長沙》。我們戴上眼鏡,電影中士兵放箭,好像沖我們而</b></p> <p class="ql-block"><b>來;戰馬奔馳,我們的座椅也隨之前仰后合。關羽、黃忠縱馬揮刀,就如朝我們砍來。觀此短片,我們好像穿越到了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親臨冷兵器時代的古戰場。</b></p><p class="ql-block"><b> 窗中岳麓分明見,閣外江聲空自流。四面云山,萬家燈火,俯瞰湘江橘子洲,遙望岳麓青山秀,山似屏風,江如玉帶。岳,三山五岳;麓,山腳。岳麓山,南岳七十二峰中最北邊的一座山峰。岳麓山,南岳的邊沿,山腳下的山峰。</b></p><p class="ql-block"><b> 岳麓山有我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四大名亭分別是;北京的陶然亭、安徽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和長沙的愛晚亭。</b></p><p class="ql-block"><b> 愛晚亭原名紅葉亭。清朝乾隆年間,有位叫羅典的學者,在岳麓書院任山長(院長)。羅典學問高深,性情高傲。他把書院建設得如一處園林,又在對面的山坡上建成了紅葉亭。一年秋天,江南才子袁枚來到長沙,拜會羅典。自恃清高的羅典閉門不見。袁枚無奈,只得到對面的紅葉亭游玩一番。袁枚在長沙住了幾天,寫下了幾首詩。但是在《紅葉亭》題目下,只抄錄了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這首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奇怪的是,他抄錄的這首詩中偏偏落掉了愛和晚兩個字,意思是山長羅典不愛護晚輩。羅典看到后感到十分慚愧,吩咐學</b></p> <p class="ql-block"><b>生們取下紅葉亭匾額,親手書寫愛晚亭掛了上去。</b></p><p class="ql-block"><b>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離開韶山沖的小山村,到省會長沙求學,就讀于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他經常與二三好友來到愛晚亭,評論時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探討救國救民之路。1920年,毛澤東與楊開慧相識相愛,二人閑暇時,常到愛晚亭游玩。解放后,湖南大學校長李達,請求毛主席為愛晚亭題寫亭名。主席在百忙之中,為此亭書寫愛晚亭三字。如今,我們見到的匾額,即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手書。愛晚亭前人流如織,相機的“咔咔…”聲不絕于耳。</b></p><p class="ql-block"><b> 愛晚亭與岳麓書院相距不遠,同處于清風峽中,三面環山,風景優美。岳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我們老兩口先到愛晚亭,拾級而上,后到岳麓書院。書院大門口有副對聯。上聯是:惟楚有才;下聯是;于斯為盛。上聯為清代嘉慶年間書院山長袁名曜所出;下聯為貢士張中階所對。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御筆親書“岳麓書院”四個大字)。</b></p><p class="ql-block"><b> 岳麓書院兩邊山坡上,古木參天,枝繁葉茂。書院內回廊曲折,沿山壁有一向下延伸的走廊。書院的建筑為明清樣式,顯得古色古香。此書院曾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人才。如力挽狂瀾,救大清大廈于傾倒,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再如抬棺入疆,平定叛亂,維護祖國統一的左宗</b></p> <p class="ql-block"><b>棠。大將西征尚未還,瀟湘子弟滿天山。再如著名思想家魏源等。他們都是岳麓書院的學生。他們在此學到了安邦定國的學問,繼承并發揚了中華國學的精髓。</b></p><p class="ql-block"><b> 古代書院的培養目標是科舉高中,因此,書院所傳授的皆為經史子集。不少外國人,曾對我國的科舉制度,亦即文官選拔辦法,也包括部分武將,贊賞有加,認為這是最公平、最公開、也是最科學的。但是,我們的祖輩故步自封,沒有與時俱進,只滿足于傳授人文哲學,沒有將西方的自然科學,如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知識納入其中,因此從頂峰跌落,導致了科舉制度的廢除。</b></p><p class="ql-block"><b> 岳麓書院往下,是湖南大學。書院是湖南大學的一部分,是湖南大學的源頭。湖南大學是211大學,即21世紀全國要辦好的100所大學??v觀全國的古代書院,唯有岳麓書院繼往開來,是唯一將古代與現代一脈相承,兼收并蓄的典范。其它的書院,或湮沒于荒郊野外,或淪落為一處旅游景點,喪失了它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b></p><p class="ql-block"><b> 長沙市內的另一處著名景點是橘子洲。湘江從衡陽流來,從長沙市區穿過。湘江中有一長形的島嶼,四面環水,是湘江中面積最大的沙洲,被譽為“中國第一沙洲”。1925年,毛主席重游橘子洲,寫下了《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b></p> <p class="ql-block"><b>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繑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主席善游泳,寫這首詞時,他是游到橘子洲的。七十多歲時,他老人家還能在武漢暢游長江。</b></p><p class="ql-block"><b> 到橘子洲如今非常方便,坐地鐵即可登上這座島嶼。橘子洲四周砌石護坡,繞島人行步道,游人一邊散步,一邊欣賞如畫景色。人行步道往上,是繞島的電瓶車道,老弱婦幼可乘坐電瓶車游覽。江面上,不時有江輪駛過。島上有一碼頭,碼頭上有游艇,有興趣的游人可登船繞島一周。島中有一噴泉,每當噴水時,水柱可達數十米高。</b></p><p class="ql-block"><b> 2007年,為紀念毛主席在橘子洲的革命活動,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在橘子洲頭,建起了青年毛澤東塑像。塑像高32米,長83米,寬41米,以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形象為基礎,鋼筋混凝土為底座,表面鑲嵌花崗巖石材。塑像寬大的底座,其實是一處展覽館,館中展出了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的豐功偉績。</b></p><p class="ql-block"><b> 站在主席塑像前,游人們無不浮想聯翩。您看,這腳下長長的橘子洲,像不像一艘巨大的航船?我把這艘船理解為中國,船上的乘客就是全中國的人民。站立在船頭的毛主席,高瞻遠矚,力挽狂瀾,克服千難萬險,正指引著這艘航船,劈風斬浪,化險</b></p> <p class="ql-block"><b>為夷,越過多少激流險灘,帶領全中國人民到達幸福的彼岸。</b></p><p class="ql-block"><b> 常德山山有德,長沙水水無沙。長沙除了歷史底蘊深厚,文化氣質濃郁,山水風光秀麗之外,她還是一座不畏強暴、奮勇抗敵的英雄城市。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化;1938年,由李宗仁指揮的國軍與日軍在山東臺兒莊展開激戰,殲滅日軍2萬余人。這是抗日戰爭中取得的較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信心。而長沙保衛戰則是對日作戰的又一次大勝利。</b></p><p class="ql-block"><b> 侵華日軍為了打通南北交通線,集中優勢兵力進攻長沙??谷彰麑⒀υ廊蔚诰艖饏^司令官,保衛長沙。他率領將士們從1939年開始,一直堅持到1944年。四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11萬余人,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雖然第四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撤出長沙,但堅持焦土抗戰的中國軍隊留下的只是一片焦土,且堅持了近五年之久。第二年,薛岳將軍在南昌主持了日軍的投降儀式??谷彰麑⒌靡蚤L壽,去世時高達103歲。</b></p><p class="ql-block"><b>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長沙城高樓林立,萬家燈火,一派繁榮景象。長沙從一片廢墟中早已浴火重生,華麗轉身。秋高氣爽,景象萬千,欣欣向榮。芙蓉國里,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遍地英雄下夕煙!</b></p> <p class="ql-block">【注】圖片均來于網絡。向拍攝者表示衷心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石市|
蓝山县|
广西|
兴隆县|
北辰区|
衡水市|
治县。|
水城县|
富锦市|
西充县|
宁海县|
当阳市|
六枝特区|
故城县|
长白|
新乐市|
刚察县|
云林县|
城市|
井陉县|
沿河|
博客|
阜康市|
长子县|
栾城县|
桃园市|
观塘区|
迭部县|
通海县|
大埔县|
芦山县|
鸡西市|
女性|
湘潭县|
莆田市|
买车|
武功县|
罗定市|
永安市|
达日县|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