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楠舟雜志】乙巳廈門大學幸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高暢教授有贈且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Augustin Holl)世界著名的考古人類學家。2025年4月28日,廈門大學蔡秀英博士熱親協助并擔任翻譯下,筆者會見了訪問廈門大學的法國國家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著名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高暢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年初,在法國的高暢教授微信告知蔡秀英博士,擬夏季訪問中國時,能在廈門大學與《芙蓉湖囊螢》作者相見敘舊。我接到喜訊,聯想起2021年5月13日上午,筆者在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學術報告廳,有幸在翻譯蔡秀英博士的熱情支持下,順利進行了對高暢教授的專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4月28日上午接到會見告知,我提前兩小時趕往廈門大學等候會見時間,高暢教授頭戴大檐禮帽,熱情握手,寒暄著步入會談室,首先,向高暢教授贈送了我寫的“龍吟”書法作品、收藏憑據和新著《芙蓉湖囊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教授說,“我很高興也很感激您讓我感到如此特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暢(Augustin Holl)獲贈“龍吟”與《芙蓉湖囊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蔡秀英博士向高暢教授作了所贈書法作品的說明翻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吟”書法贈品,寫于中國甲辰龍年,龍是中華文化的經典符號,其象征意義至今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精神內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吟”書法贈品,隱喻著名國際文化學者高暢教授之最美奉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吟”書法贈品,隱喻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吟”書法贈品,隱喻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吟”書法贈品的收藏文字說明:澳門新聞社#大灣區時報于2024年12月27日刊發題為《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文化學者走來的書法家楊成棟教授》特稿,博得海內外讀者關注,閱讀量超過38萬人_。背景是2024年11月,澳門媒體向海內外書畫藝術家征集“熱烈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25周年”祝賀作品并在大灣區時報、大灣區新聞社,大灣區傳媒研究院、新青年雜志社,新青年出版社等聯合展示,同時,在美國《美中時報》聯合推出“《大灣區時報》灣美周末海外版”展示,書畫作者的祝賀作品由澳門報社永久收藏_。楊成棟欣然揮毫落紙“龍吟”斗方相贈,澳門《環球華商報》永遠榮譽社長洪藝教授專訪并采寫了圖文并茂的長篇特稿,12月27日,大灣區時報吳總編簽發了該特稿。特存錄權作收藏“龍吟”書法作品之存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蔡秀英博士向高暢教授說明翻譯了所贈新著《芙蓉湖囊螢》,除了介紹題贈鈐印,還逐頁翻閱了反映高暢教授的特稿,即載入P197~205頁的文章二級標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暢(Augustin Holl)廈門大學學術報告廳受訪</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夏季的一天上午,筆者在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學術報告廳,邂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高暢教授,相約中午訪談,得到優秀翻譯、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蔡秀英博士的熱親協助,順利進行了對高暢教授的專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天中午,對高暢教授的訪談在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嘉庚四420學術報告廳進行。筆者擬提出三個問題,即人類文明發生和發展史上,中國的物質和智力成就比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等與世界考古人類學研究的關聯性;關于國際文化人類學研究的新挑戰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個問題,即訪談主題是基于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策劃完成的一項世界文化工程《人類文明史》叢書提出的,該叢書由全球450多位杰出學者合作撰寫而成,力求盡可能多地展現多樣性,尋求世界歷史的最小公倍數。如第一卷按照地區劃分,覆蓋人類科技進步、文化發展、歷史演變的方方面面。時間跨度大,歷史范圍廣,學術專業性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該書編著者中,擔任叢書副主編的中國人僅有張長壽,周一良,紀樹立,陶文釗等四人,他們任其中四卷的副主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筆者的存疑的是《人類文明史》入編中國人類文明史料篇幅非常有限。主要目錄列下:1.中國周口店;2.第三卷四卷五卷錄圖多幅;3.第五卷列中國?明朝和清;第六卷列中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文明發展史未中斷過的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教授堅持站著接受訪談,蔡秀英博士作翻譯。我原以為高教授參與了聯合國的該項文化工程《人類文明史》項目,當聽到高教授是領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九卷的編纂工作時,出于禮貌,改換了訪談主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教授平易近人,有問必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針對“關聯性”提問,高暢教授認為,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也影響世界人類學學科更是邁入了研究發展的新階段,譬如,高暢教授親手參與組建中國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通過體系化的考古與文化遺產課程、田野調查項目、考古實驗室,打造非洲及非洲族裔前沿性研究的重點跨學科研究中心,成為全國范圍內獨樹一幟的以考古人類學切入非洲研究的特色核心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針對研究的新挑戰提問,高暢教授認為,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理念,“現在世界人民的聯系日益加強,人類學關注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開始討論人類學和倫理、道德、社會、環境、性別等問題的關系,這對人類學研究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文化人類學家正在重新確定他們的研究視域和相應的方法論,人類學正在走向綜合研究的方向。當然,這一定離不開全世界科學家們的共同努力與挖掘,以及日后經驗的積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夏季以后的近八個月的時間里,訪談持續下去,斷斷續續通過蔡博士的熱情支持,首先,得到高暢教授精心挑選的10余幅學術、考古活動圖片資料,接著是對高教授從事學術研究方面的筆談。間接的訪談止于2022年1月19日(星期三),獲悉翻譯蔡博士已赴美國進行較長時間的訪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歸蔡秀英老師,自2017年9月入職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此前為國家公派赴美博士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攻讀教育學博士,專修全球化與教育政策研究,以哲學、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跨學科視角研究不同教育文化與可持續發展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蔡博士這次赴美訪學期間,曾邀請我適當的時候通過線上講座,向伊利諾伊大學的老師講講孔子,講講司馬遷。我說這是一個有趣且有意思的文化交流意向,但近幾年時間中,我除了完成一部書稿外,主要安排有廈門大學人文大講堂和文化講堂的講座,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暢(Augustin Holl)廈門大學人類學系特聘教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教授回憶自己來廈門大學任教的經歷時說:“這是一段奇妙的緣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年高暢教授來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訪問廈門大學時,被這所大學人類學學科優良的學術傳統和厚實的學術積淀所吸引,愉快地與人類學系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客座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2月,鐘愛中國廈門大學的高暢教授,毅然決然辭去法國國家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的職務,正式加盟廈門大學人類學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2月,至愛中國廈門大學的高暢教授,情有獨鐘,將他數十年遴選的寶貝——約92箱珍貴的個人考古文物收藏捐贈于廈門大學,新建立了專業的考古人類學實驗室。高暢教授填補了廈門大學非洲人類學研究領域的空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0年,高暢教授主動參與廈門大學線上教學《疫情防控的歷史回望與現實思考》專題系列講座,2月3日,在廈大學生公寓專用錄播室,他以飽滿的精神完成了長達三個小時的主講《人類起源與遷徙》全英文講座的錄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說:“作為廈門大學的一名外籍教師,我愿意和千千萬萬的中國學者一起,做好科研,講好每一堂課,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暢(Augustin Holl):有趣是科研工作者最核心的素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興趣——與考古人類學結緣。他從非洲喀麥隆的雅溫得大學本科畢業后,高暢老師成功申請到政府獎學金,到法國就讀研究生,偶然的機會,他從歷史學轉向了考古人類學的研究。從此,與考古人類學結緣,且研究成果驕人。他先后在考古學國際學界核心期刊發表研究論文50余篇、書評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0余本,編著、合著及章節寫作50余本,為業內權威百科全書撰寫專業詞條10余條,在國際學界產生重大影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教授以國際化視野,有重點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享受研究的樂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教授認為,任何學術研究都有高要求,它的魅力在于永無止境的探索,它需要探索者始終保持對事物的熱情和想象力。學術研究提出問題、組織材料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很有趣。但研究過程的確很艱辛,必須要有敏銳的頭腦,一個科研工作者最核心的素養,是將普通的事物變成有意義的知識,這本身就很有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教授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從哪里而來,那你一定很難向前邁進。考古人類學始終以研究過去的方式走向未來。研究人類使我們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幫助我們思考自己想去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轉下一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b style="font-size:20px;">接上一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b style="font-size:22px;">高暢(Augustin Holl):主持西非古人類學田野課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教授是人類學家的典范。他是中國廈門大學人類學系在暑假期間開設的薩魯姆河三角洲Oudierin水道貝丘遺址挖掘分析的實踐課程的導師,2019年6月25日~2019年8月5日,他親自帶領廈門大學考古的10名同學前往塞內加爾進行考古實踐學習,一位學生回憶說:“非常榮幸能夠跟隨高暢老師前往塞內加爾考古發掘一個月。在現場發掘的時候,老師也跟同學們一起在探方里拿著挖掘工具,跪在泥土中,頂著高溫,細細清理泥土。高老師上課、作業、發掘報告、樣本清理等方面,他都一絲不茍,踐行著人類學的學科旨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暢教授通過非洲研究中心推進薩魯姆三角洲考古項目和其他項目,從考古人類學的角度看,研究最先需要建立的是堅實的自然科學和材料科學基礎,而后遵守嚴格的研究規程。他希望中國的廈門大學人類學在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道路上揚帆遠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檢索高暢(Augustin Holl)國外英文官網披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2月1日,中國人歡度春節的農歷正月初一上午,我攜手兒子驅車前往廈門市集美新城區圖書館古籍文獻館校對反映高暢教授的特稿,兒子通過網上檢索非洲、歐洲和美國等官方網站有關高暢教授(Augustin Holl)的主要信息,我通過兒子翻譯的數千字的介紹資料中,作摘要,高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的人類學家、非洲研究專家,兼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九卷國際科學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巴黎第十大學副校長、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非洲語言與傳統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達喀爾大學特邀教授;雅溫得第一大學講座教授;法國國家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田野博物館研究員等職務;榮任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高暢(Augustin Holl)目前任職與主要曾任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6-,廈門大學特聘教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5-,達喀爾大學特邀教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雅溫得第一大學講座教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非洲語言與傳統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九卷國際科學委員會主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1-,美國國家自然歷史田野博物館研究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1-2016,巴黎第十大學 一級教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2014,法國巴黎第十大學 孔子學院 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2014,法國巴黎第十大學 副校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0-2008,美國密歇根大學 人類學博物館教授/館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4-2006,美國密歇根大學 人類學博物館副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學術兼職及專業團體會員:</b><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美國考古協會 /非洲學者考古協會 /非洲考古及文化遺產國際論壇執行委員會/撒哈拉巖石藝術之友協會 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性學術專著(第一作者或合著)與主要課題: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已出版專著10本,第一作者合著1本,編輯2本,章節47本,文章,書評50余篇,百科全書專業詞條5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后主持National Geographical Society Research Grant #3715-87 美國國家地理社會研究基金(編號3715-87) ;UNESCO Grant (with Dr Hamadi Bocoum)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金(與Hamadi Bocoum博士聯合獲得),共八項課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文旨在向國內外友人與熱心讀者,披露一位世界著名的考古人類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高暢教授的最美生命狀態與生命厚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是為乙巳廈門大學幸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高暢教授有贈且憶</b><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版權聲明】《美篇·楠舟雜志》歡迎海內外讀者整體性分享。凡《美篇·楠舟雜志》刊載“原創”作品(含標題),未經本刊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篡改或以其它改變或違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楠舟雜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楊成棟隨記于廈門大學逸夫樓,4月28日@編輯、制作《美篇·楠舟雜志》[總第612期]于鷺島達觀閣,2025.04.29~30晨,歲次乙巳孟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楠舟雜志》[總第612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品:楠舟雜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顧問:周建昌(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編:芙蓉湖(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終審:林博導(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復審:Augustin Holl(法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審:蔡博士(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責編:陽 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審:柳 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編:官家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對:隴 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投稿郵箱:839799240@qq.com</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下圖為2025年4月28日下午,高暢教授與楊成棟合影于廈門大學會見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圖片來源:廈門大學蔡秀英博士拍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下圖為2025年4月28日下午,高暢教授與楊成棟合影于廈門大學會見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圖片來源:廈門大學蔡秀英博士拍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國際著名的人類學家、非洲研究專家,兼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九卷國際科學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巴黎第十大學副校長、巴黎第十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非洲語言與傳統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達喀爾大學特邀教授;雅溫得第一大學講座教授;法國國家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田野博物館研究員等職務;現榮任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暢(Augustin Holl)作學術報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高暢</b><span style="font-size:22px;">(Augustin Holl)</span><b style="font-size:22px;">教授工作室提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一圖二為2025年4月28日下午,高暢教授、蔡秀英博士于廈門大學會見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楊成棟拍攝于廈門大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2021年5月13日上午,高暢教授、蔡秀英助理教授參加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舉辦的學術報告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楊成棟拍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一至圖五為國際著名的人類學家、非洲研究專家,兼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通史第九卷國際科學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巴黎第十大學副校長、巴黎第十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非洲語言與傳統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達喀爾大學特邀教授;雅溫得第一大學講座教授;法國國家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田野博物館研究員等職務;現榮任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暢(Augustin Holl)作學術報告、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高暢(Augustin Holl)教授工作室提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一圖二為2021年5月13日上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 、博導王日根老師于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舉辦的學術報告會作演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高暢教授,蔡秀英博士等參加報告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楊成棟拍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2021年5月13日上午,高暢教授、蔡秀英博士參加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舉辦的學術報告會,中午進行訪談時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楊成棟拍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2021年5月13日中午,高暢教授、蔡秀英博士于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學術報告廳接受楊成棟專訪時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陳博士拍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2021年5月13日中午,高暢教授、蔡秀英博士于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學術報告廳接受楊成棟專訪時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廈門大學蔡秀英博士拍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一至圖十三為海內外13位書畫名家題賀《楠舟雜志》十八周年(以題贈時間先后為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自:《楠舟雜志》編輯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廈門大學文化講堂#廈門大學文化講堂主管兼主持人周建昌研究員#圖為楊成棟作主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自:《楠舟雜志》編輯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楊成棟于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市社科聯、廈門市圖書館主辦的“鷺江講壇”作專題講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來源:廈門大學學術講座報告人楊端慶拍攝</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定结县|
永德县|
炉霍县|
祁门县|
仙桃市|
斗六市|
呼伦贝尔市|
蛟河市|
井研县|
静乐县|
满洲里市|
土默特右旗|
清水河县|
集安市|
定西市|
石棉县|
鹤峰县|
静海县|
综艺|
桐城市|
望都县|
宜州市|
南昌县|
鸡泽县|
惠来县|
庐江县|
石柱|
连州市|
大宁县|
将乐县|
景谷|
梧州市|
寿阳县|
太康县|
临漳县|
德兴市|
昌吉市|
福鼎市|
陇西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