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騎車到松訌佘山國家森林公園登山。</p><p class="ql-block">華發(fā)英姿,丹鳳朝陽。</p><p class="ql-block">不是春光,勝似春光。</p><p class="ql-block">登高望遠,天寬地廣。</p><p class="ql-block">寶刀未老,幸福久長!</p><p class="ql-block">(找到“華陽”二字的都是才俊哦[偷笑])作者:冬日陽光</p> <p class="ql-block">湯姐,老程。</p> <p class="ql-block">近80歲了,上山扶著安全點。</p> <p class="ql-block">老隊員今也參加登山活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秀道者塔筒歷</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與初期修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據(jù)《松江區(qū)志》記載,秀道者塔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西佘山東坡,又稱“月影塔”。相傳山上有潮音庵,修道者名“秀”結(jié)廬山麓,親自參與筑塔,塔成后引火自焚,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歷史變遷與損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宋淳熙年間,許尚在《華亭百詠》的《秀道者塔》中描述,當(dāng)時此塔已只剩碑銘。實際上當(dāng)時消失的是真正的秀道者塔,而現(xiàn)存的聰?shù)廊怂_始被誤傳為秀道者塔。此后塔檐、平座、圍廊等逐漸毀壞,塔剎也發(fā)生歪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修繕與保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7年,經(jīng)過專家論證,松江縣人民政府批準(zhǔn)修復(fù)此塔,采用傳統(tǒng)材料與傳統(tǒng)工藝,恢復(fù)了塔的圍廊、各層塔檐、平座,修復(fù)了塔剎,1998年12月竣工。</p><p class="ql-block">- 2020年,秀道者塔進行了保護性修繕,為塔柱刷上了防蛀性的桐油。</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視頻</p> <p class="ql-block">再上一個層次</p> <p class="ql-block">即將到頂了,留張集體合照。</p> <p class="ql-block">佘山天文臺的歷史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始建與早期發(fā)展: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始建佘山觀象臺,首任臺長為羅馬教廷科學(xué)院院士、法國人蔡尚質(zhì)神父。1900年,佘山觀象臺建成,并安裝1899年法國巴黎制造的40厘米口徑雙筒折射望遠鏡,配有彗星照相儀、太陽黑子照相儀、太陽分光儀等。</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的變遷:1950年12月,佘山天文臺由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954年,佘山天文臺歸屬中國科學(xué)院紫金山天文臺。1962年8月14日,佘山天文臺與徐家匯天文臺合并成立中國科學(xué)院上海天文臺。</p><p class="ql-block">- 后續(xù)發(fā)展與保護:2003年,佘山天文臺文物建筑進行修繕。2004年,以佘山天文臺為基礎(chǔ),建成了中國第一家天文行業(yè)博物館——上海天文博物館。2005年,40厘米口徑雙筒折射望遠鏡因故障無法再用于天文觀測。2002年,佘山天文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佘山天文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29日,佘山天文臺被中國文物學(xué)會、中國建筑學(xué)會聯(lián)合公布為首批中國20世紀(jì)建筑遺產(chǎn)。2023年12月,佘山天文臺保護修繕工程入選第四屆“上海市建筑遺產(chǎn)保護利用示范項目”。</p> <p class="ql-block">冬日陽光,小康。</p> <p class="ql-block">老楊,老唐。</p> <p class="ql-block">佘山進教之佑圣母大殿,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山頂,以下是關(guān)于它的介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早期籌備:1844年,法籍傳教士南格祿到佘山勘測地形。1863年,繼任的法籍耶穌會會長鄂爾璧在半山建造五間供神父休養(yǎng)的平房,內(nèi)設(shè)小堂。1864年,松江總鐸杜若蘭神父在山頂建造六角亭,供奉圣母像。</p><p class="ql-block">- 首次建造:1868年,江南代牧區(qū)耶穌會會長谷振聲神甫許愿建造大教堂,1871年由馬歷耀輔理修士負責(zé)設(shè)計,舉行奠基典禮,1873年希臘式的山頂大堂建成。</p><p class="ql-block">- 重建與發(fā)展:1925年山頂大堂開始拆除重建,1935年竣工。1942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將其冊封為宗座乙級圣殿,1946年,教廷準(zhǔn)許佘山圣母行加冕禮。“文革”中大殿遭嚴重破壞,1981年歸還給上海教區(qū),經(jīng)大修后于1985年舉行復(fù)祝圣典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風(fēng)格獨特:建筑風(fēng)格模仿羅曼建筑,又融合了歐洲巴洛克風(fēng)格和中國傳統(tǒng)建筑手法,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是不對稱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結(jié)構(gòu)精巧:采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梁的四無結(jié)構(gòu),樁基打到巖石上,磚砌定質(zhì)定量。</p><p class="ql-block">- 裝飾精美:教堂西南角方形鐘樓高38米,頂部為16根柱子支撐的橄欖形穹頂,上立一尊高4.8米、1.8噸重的“進教之佑圣母托小耶穌”銅像。教堂立面四周紅磚墻上有尖拱形彩色玻璃窗,頂屋脊鋪碧綠色琉璃瓦,大堂內(nèi)部大祭臺用鑲金嵌玉的大理石雕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宗教地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是中國天主教著名的圣母朝圣地,與法國羅德圣母大殿齊名,從20世紀(jì)40年代起即為世界聞名的天主教圣地,也是中國境內(nèi)唯一仍然活躍的全國性天主教朝圣中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朝圣活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年5月的“圣母月”,數(shù)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和全國的天主教信徒會來佘山朝圣,形成了先到中山堂念經(jīng)祈禱,再列隊沿經(jīng)折路公拜苦路上山,拜苦路畢進大堂望彌撒,最后回到“三圣亭”念經(jīng)祈禱的傳統(tǒng)固定程序。</p> <p class="ql-block">在佘山頂看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佘山出口大門</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遇新農(nóng)村一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淡季,沒游人,有多艘小船顏色鮮艷,打個卡吧!</p> <p class="ql-block">好開心</p> <p class="ql-block">老李騎友我第一次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虎林市|
岳普湖县|
朔州市|
防城港市|
无棣县|
深水埗区|
宝应县|
贵港市|
天全县|
盱眙县|
通许县|
永川市|
柳林县|
逊克县|
贵溪市|
新泰市|
繁昌县|
宁远县|
平南县|
营山县|
米脂县|
隆回县|
衡南县|
新野县|
汝南县|
乐陵市|
焦作市|
肇州县|
哈巴河县|
玛沁县|
宕昌县|
留坝县|
古浪县|
仲巴县|
同江市|
永宁县|
淳化县|
芦山县|
大石桥市|
乌拉特前旗|